新生儿溶血症,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从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其中,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是最常见的。新生儿溶血病仅发生在胎儿期与新生儿早期,及早预防和确诊并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那么该如何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呢?怀孕期间应该怎样预防呢?

新生儿溶血病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1)

比较常见的新生儿溶血症,有这几种情况:

1、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A型血,宝宝是A型血;

2、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B型血,宝宝是B型血;

3、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AB型血,宝宝是AB型血。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都可引发ABO溶血症。第一胎时就可以发病,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加,发病率也随着增加,而且情况会一次比一次严重。

新生儿溶血病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2)

除了O型血的孕妈,容易出现新生儿溶血症之外。还有一种血型的孕妈,也可能会出现新生儿溶血症,那就是RH型的。如果妈妈是RH阴性血型,而爸爸是RH阳性血型时,宝宝也很容易患新生儿溶血症。

由此可以得知,新生儿溶血症,往往是因为夫妻血型不合所引起的。那么,是不是说夫妻血型不合,就不能怀孕呢?其实不是。夫妻血型不合,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虽然新生儿发生溶血症的几率较大,但是症状能够很快治愈,对宝宝的健康危害并不是特别大。因此,即使夫妻双方血型不合,也不必太过紧张。

新生儿溶血病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3)

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呢?

1、做好孕前检查

在备孕时,就应该到医院检查血型。如果是ABO不合的夫妻,就应该测定女方血液中的抗体和其滴度。

2、做好产前检查

如果曾经有输血史、流产史,以及分娩重度黄疸患儿的孕妈,在分娩前要进行产前血型以及抗体的检查。这样当新生儿有异常时,才能早发现,做出更好的应对方法。

3、做好产前治疗

母亲为O型血,父亲为非O型血时,母亲应该进行血清抗体效价检测。如果产前血清Ig效价检查结果≥1:64,则发生ABO溶血病的可能性较大。Rh溶血病一般第一胎不发病,随怀孕次数增多,发病几率也大大增加。

新生儿溶血病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4)

如果胎宝宝被确诊为溶血症,那么孕妈可以通过血浆置换术和提前分娩等方式,来及时的做出处理。对怀孕次数较多、年龄较大或有不良生育史的Rh血型孕妇也应进行血清学检查。一旦血清学检查证实有发生溶血病的可能,准妈妈在整个孕期应定期检查,进行产前预防性综合治疗,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溶血病的发病率。

一般来说,ABO溶血症在二胎出现的几率,会更大一些。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在一胎时就出现这种情况。而且,虽然说ABO血型的孕妈更容易出现溶血症,但是RH血型的同样有可能。因此,属于这两种血型的孕妈,一定要珍惜第一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