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格局改变孩子的一生(藏着让孩子成才的秘密)(1)

要说成年人之间最能聊开的话题,孩子的教育必然是其中之一。

只要说到这个话题,总能引来围观,呼声一片,众多讨论最后大多归结成一句话:现在的孩子,难教难管!

孩子为什么不服父母的管教呢?如何才能让孩子积极好学?又如何才能打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成才的秘密》这本书告诉我们: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任何问题,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只有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形成良性的亲子互动,打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本书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寂静法师,是一位僧人。

他曾用独到的佛法智慧和通俗易懂的道理,解决了无数家长在教育中的燃眉之急,被称为“最有办法的老师”

本文根据寂静法师关于家庭教育的开示整理而成。

父母的格局改变孩子的一生(藏着让孩子成才的秘密)(2)

父母,孩子人生的雕刻师

相信你或多或少听到过类似这样的话:你看看人家孩子,什么都会,你怎么就不会?

似乎很多父母,总觉得孩子的表现,达不到自己的期望,于是横加指责。结果孩子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表现越来越差,父母越来越恼怒,最终形成了孩子不爱学习的恶性循环。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寂静法师告诉我们:孩子所有的问题,100%是父母的问题!

研究发现:

“孩子幼年阶段通过感官,接收到的各种外部信息,将全部进入大脑潜意识,伴随孩子的一生。而在孩子生命初期,家长是带给孩子最多初始信息的人。”

所以家长初始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只空瓶子。

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听到的多数是消极负面的话语,看到的大多是父母焦虑愤怒的姿态,这些负面信息就会不断进入孩子的大脑,就像持续往一个洁净的空瓶子里,注入浑浊的污水,这样必然给孩子的人生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潜意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也许你要说,那我天生资质平平,是不是就注定,不可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呢?

寂静法师认为:真正要培养孩子,就必须和孩子一起成长。

如果在一间房子里,种一棵树苗,随着自然生长,它必然会顶到房子。

实际上,孩子就像一棵树苗,随着不断成长,他对外界的认识逐渐增加,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自己的想法会越来越多。

如果父母一直用对待婴儿的态度,去对待成长中的孩子,便会遭到孩子的反抗。而此时,没有反省意识的父母便会说:孩子开始逆反,顶撞我了。

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孩子的成长,则很可能用权威粗暴的方式压制孩子。这种教导方式,即使能让孩子表面上服从,也没法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孩子会不断想办法反抗我们的权威。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断恶性循环的亲子关系。

也许你会问:那我怎么做到不限制孩子的成长呢?

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对孩子足够尊重和理解,和孩子一起,体验他的乐趣,就能实现顺畅的亲子沟通,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

父母的格局改变孩子的一生(藏着让孩子成才的秘密)(3)

父母虽然站得高,但是直接命令孩子是不行的。必须进入孩子的世界,和他打成一片,然后带领他进入自己的世界。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尊雕塑产品,而父母正是孩子人生的雕刻师。

为人父母者,只有将焦点回归到自身,勇于承担责任,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断完善自己的雕刻技能,才能将孩子塑造成精美的艺术品。

父母的格局改变孩子的一生(藏着让孩子成才的秘密)(4)

梦想,点燃生命的发动机

如果说,父母的教导方式,决定孩子能走得多远,那么能否点燃孩子的梦想,决定孩子能飞得多高。

寂静法师发现,孩子80%的问题,正是源于没有梦想,强迫一个没有梦想的孩子前行,就好比全家人,使劲去推没松手刹的汽车,越使劲,汽车磨损越严重。

点燃孩子的梦想,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犹如给汽车松手刹,并启动发动机,孩子自然能在人生道路上,驰骋千里。

也许你会说,梦想谁都有呀,比如想当医生、想当老板、想赚很多钱。然而在作者看来,这些都只是目标,算不上梦想,梦想必须是伟大、美好、无私的。

正如明星女孩郑桂桂,没有右手手指,却凭借美妙的琴声,登上2011中国达人秀年度盛典梦想之巅,并在人民大会堂演出。

郑桂桂说:“一开始我的梦想是当一名钢琴老师,不管什么样的孩子,只要肯学,我都愿意教。现在我的梦想就是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正是这份驻满大爱之心的梦想,带给了她坚强的意志,让她重视生命的价值,最终活出别样的优雅人生。

父母的格局改变孩子的一生(藏着让孩子成才的秘密)(5)

▲郑桂桂在【自然的恩典】夏令营演奏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梦想呢?有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孩子的梦想需要父母的引导。

我们要允许孩子,展开大胆的想象。

比如,你的孩子可能会说,他想当一位音乐家,让天下所有的病人,听到他的音乐就会好起来。就算你觉得这不可能,也不能否定他,否则便扼杀了他的梦想。

当然,梦想还必须要是真实的。孩子的梦想,一定是源自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为我们的面子而生。

有了梦想,还要鼓励孩子,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坚持到底。

第二,父母需要陪同孩子一起学习。

一个12岁的孩子说他的梦想是将来很富有。寂静法师便问他:要有多富有,能不能建立一个超过比尔·盖茨的梦想?孩子欣然应允。

随后,法师便告诉孩子的妈妈,陪同孩子去买比尔·盖茨的传记,和他一块阅读,学习比尔·盖茨的精神。同时生活中,和孩子一起去模仿比尔·盖茨积极向上的品德。

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为他塑造一位偶像,同时和孩子一起去学习他的偶像,相信这样的引导,一定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第三,允许孩子顺其自然地调整梦想。

当我们看到孩子有自己的梦想时,应该为他感到欢喜,哪怕这个梦想在你看来不切实际,你也绝对不能打击他,否则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和迷茫。

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和认知的丰富,他会自动调整他的梦想,并且随着不断改变,他的梦想会越来越接近实际生活。

我们要允许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顺其自然地调整梦想,因为孩子每一个阶段的梦想,都是他相应的年龄段,所需要的成长动力。

梦想是一粒种子,决定了生命大树的高度。

你可能会有疑惑:

“让孩子追逐梦想,他会不会压力太大?如果梦想没有实现,孩子会不会觉得人生有遗憾?”

寂静法师告诉我们:人需要有梦想,但不能被梦想所困。梦想的作用,是给人方向、力量和希望,让短暂的一生过得真实有益,让生命收获喜悦。它可以实现,也可以不用实现。

当孩子有梦想之后,会从中得到力量,感觉到幸福,从而让生命充满希望,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

父母的格局改变孩子的一生(藏着让孩子成才的秘密)(6)

父母的格局改变孩子的一生(藏着让孩子成才的秘密)(7)

成长,创造生命的奇迹

当孩子拥有了梦想,就像点燃了生命的发动机,有了内在的动力,蓄势待发。而要想驰骋千里,欣赏远方的美景,则需要在生活的体验中,不断地成长。

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快速地成长呢?寂静法师为我们分享了快速成长的六大要素,列举其中几个。

寻找优秀的老师。

老师是孩子的启蒙者,所以我们应该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找到最好的老师。还要引导孩子尊师重道,对老师心怀谦卑之心。我们自己则应给孩子做好表率,对老师待之以礼。

当然,有好的老师很重要,但如果自身不努力,也只是徒然。

内求智慧和境界,不断自我提升。

只有不断成长,才能让潜能得到最大的开发。有很多人一毕业,便想着自己能得到多少工资、赚到多少钱,不断追求外在的名利,生怕老板亏待了自己。这就违背了内求的规律,在向外求。

其实,我们应该首先去追求进步,让自己变得值钱。有钱是暂时的,值钱才是长久的,向内求自己的提升,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大不一样。

优化自己的圈子。

什么是圈子呢?简单地说,就是孩子成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好的环境,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把孩子放进特定的、有能量的环境中,能激发出无限的潜能。

一处干净、整洁、舒适的住所,能陶冶身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如果孩子有独立的房间,则可以给孩子搭建具有引导性的环境。

比如,希望孩子大方得体,则房间布置得整洁有序;希望孩子视野开阔,就布置中国地图;希望孩子胸怀天下,就布置世界地图。

除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孩子同样重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古代的孟母三迁,到如今,我们费尽心思地给孩子找学区房,其实都是为了给孩子,觅得一处上好的人文环境。

一个积极正能量的圈子,能唤醒孩子的智慧和爱心,让他成为一个鲜活的人。引导孩子,让他建立一个优秀的圈子,对成长大有裨益。

当然,成长远非书本上的理论,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有所收获。

坚持超常的经历和体验。

丰富的经历和历练,能丰盈孩子的内心,是孩子快速提升的通道。

不少父母,习惯包办孩子的事情,这是害而不是爱。大可放手让孩子尽情去体验,而我们只需要抱以欣赏的姿态,静待花开。

比如孩子过生日,你可以让他自己做主,请同学、买礼物,安排所有事项,而我们只需要旁观,在他需要的时候进行协助即可。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又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当孩子有了梦想,有了老师,有了所有成长的基础条件,我们就要带领孩子,持续不断地坚持,这便是成长的最后一个要素。

正如生命不能停止生长,要持续地积累,才能品尝孩子成长的果实。

父母的格局改变孩子的一生(藏着让孩子成才的秘密)(8)

父母的格局改变孩子的一生(藏着让孩子成才的秘密)(9)

榜样,孩子进步的发射器

成长不只是孩子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也需要不断超越现有的局限,和孩子一起成长,言传身教,给予孩子榜样的力量。

有人说,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次修行。那么,怎么才能功德圆满,修成正果呢?

寂静法师在书中为我们分享了八个巧妙的教子妙方,可归结为三点:言传、身教以及放手。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点:言传,即正面的语言引导。

听觉是很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而孩子听到最多的话语,来自父母。所以语言教导,对孩子尤其重要。

一位母亲曾说让女儿把头发剪短一点,说了无数次,但孩子就是不听,结果法师一说,孩子立马答应了。

为什么呢?

当时法师是这样说的:“你去把头发剪短一点,可以吗?”

可她妈妈是怎么说的?“把头发剪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而不是使用权威,孩子才可能接纳我们的建议。

我们要杜绝打击孩子、给孩子灌输负能量,而应该处处鼓励,给予正面的管教和激励,并给孩子祝福,让孩子在温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从而建立积极乐观的信念。

第二点:身教,即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行动的榜样。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如果只有言教没有身教,不但无效,还会起相反的作用。

就好比多数人,自己是一只老母鸡,却要求小鸡仔必须会游泳;自己是凡人,却要孩子成为神仙;自己不行,却对孩子寄予厚望。当孩子达不到自己期望时,就不停地指责,长此以往,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不再听从我们的教导。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有梦想,那么就要建立自己的梦想;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积极向上,就应该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交好朋友,建立好圈子;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热情礼貌,则自己要做到待人以礼,给孩子示范待人接物的正确方式,而不是命令和控制。

父母的格局改变孩子的一生(藏着让孩子成才的秘密)(10)

第三点,放手。

也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抓大放小。简单说,叫放养而不是圈养。

如果严格的限制孩子的活动,只追求好成绩,而导致孩子身心出了问题,则是本末倒置,就像逐年高发的跳楼、高科技犯罪、反社会等事件,都是孩子没能得到自由成长的结果。

自然界中,圈养动物的智商和敏捷程度,远不及放养的动物。同样地,相对于权威和管控,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为自己,才是明智的选择。

每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就像降落的天使,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带给我们无限的喜悦和感动,我们唯恐不能给他们最好的生命体验。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诸多问题,我们诚惶诚恐,不断寻觅更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我们应该明白,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自身问题的影射。

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而绘画的原料,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建造梦想,这样才能唤醒孩子内在成长的动力;我们需要引领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去积累丰富的人生经历;我们要时刻反省自身,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去成就孩子完整的生命。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句古圣先贤的智慧之语,说出了厚德载物的人生智慧,也道出了教养孩子的根源所在,那就是父母是否足够好,决定了孩子是否优秀。只有做好孩子的榜样,带领孩子共同成长,才能善待这份生命的礼遇。

武志红说: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就让我们用全身心的爱,给孩子打造最温馨的港湾;让我们用智慧的正能量,浇灌孩子茁壮成长;让我们用最大的包容和柔软,为孩子成长的道路,种下慈悲和善良的种子。

愿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能开出奇迹的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