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494平方公里的武汉

我们迈着不同步伐

走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

但总有那么几个交点

印证着我们共同的足迹

比如那家红底白字招牌的

「新华书店」

我想,80、90后的武汉人,应该没有几个会说“我从未踏进过新华书店一步”吧?在曾经并不算发达的武汉,这家大型连锁书店,是人们购买书籍的首选去处。

少年一代代成长着,时代也换上了崭新的面貌。网络成了人们优先级的知识获取渠道,网购代替了去一趟书店的路程,哪怕是偶有人闲下心来,各式各样的新潮书店也让人眼花缭乱。

新华书店也紧跟时代步伐,一批改头换面化身新容貌,一批干脆拆了。好在红钢城还有家原滋原味的,安静地承载着我们的童年记忆。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1)

记忆中的寒暑假

必去一趟新华书店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样

/

随手抓起一个25 的武汉人,问:“以前寒暑假的时候你一定会去哪个地方?”答案里绝对少不了新华书店。

毕竟大部分武汉人的小学语文作业里,都离不开“练字”,于是去新华书店寻觅一本心仪的字帖,就成了寒暑假必干的事情之一。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2)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3)

曾经都很不情愿地,一手按着透明临摹纸,一手仔细地照着标准字迹一笔一划地描,生怕歪了一笔。

当然也有不少人想着法子偷懒,随意乱写一通,或者用辣条雇帮手,再面不改色地假装是自己的练习成果坐等家长表扬。

毕竟完成一本厚厚的字帖,真的很需要恒心毅力。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4)

不过,武汉伢和新华书店的交集,可不仅仅停留在寒暑假。各式各样的真题试卷,比字帖陪伴我们更久。

从小学到高中,老师们对让我们做卷子的劲头可谓逐年增高,我们进新华书店的频率自然就跟着稳步增长。

最后也不记得有哪些题真的考到了,只记得在新华书店买卷子花的钱真是不少。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5)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6)

不过,我们和新华书店连接最深的,还是那一本本「教辅」。

课本 教辅,是武汉伢当时读书的标配,每次一开学,必定要拉着家长到新华书店找“学霸同款”,坚信有了它就能赶上学霸的步伐。

最后配套齐全了,在分数榜上却还是和学霸隔了一张A4纸的距离。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7)

“应付”功课之余,武汉伢也有主动去新华书店买的东西,就是人手一本的「新华字典」。当时总觉得,什么书都可以没有,但没有新华字典就“不是中国人”。

现在翻遍家里却再也找不到了,变得更依赖输入法和百度。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8)

当然,武汉伢对好好学习可没有那么深的执念,谁小时候又没有以“买课外书”为由到新华书店蹭过小说呢?

当时最流行《哈利波特》《鬼吹灯》《盗墓笔记》,没看过都没法加入同龄人群聊。还有各种狗血言情文,小女生们也是看得不亦乐乎,成天做着“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美梦。

和同学相约一起到新华书店“消遣”,有时候激动地讨论剧情,就会被店员一声呵斥。和同学相视一笑后,再继续偷摸着放低音量聊。

心甘情愿地“浪费”一整天后,再被店员一个个赶走,浑身却好像充足了电。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9)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10)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11)

当时每天只有一块零花钱的我们,要是发现一本很喜欢的书,也能狠下心一个月不吃辣条。如果碰到喜欢的作家办签售会,更是翘课都要挤进人潮。

没有发达网络的年代,这里就是武汉伢的娱乐天堂。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12)

早已阔别学生时代的我们,很久没再进过新华书店了。如今猛然想起来,才发现记忆中的它,似乎消失了一般。

从2012年55岁的“武汉总店武胜路店”拆除,到后来一家家新华书店或关闭或重修,那个红底白字的大招牌就慢慢退出了我们的视野。

发展进步固然有它的好,只是偶尔我们也会怀恋老味道。于是打开手机搜索,还好,它还在呢!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13)

在最大“原版新华书店”

打开通往童年的任意门

回到10年前,重新做回孩子

/

导航定位“和平大道1534号”,地铁5号线红钢城站C出口步行200来米,看到熟悉的红白色招牌就知道,目的地到了。

走进去,一楼还是熟悉的电子产品售卖区。曾经的武汉伢,哪个不想要一台“步步高点读机”,或者一块“小天才电话手表”呢?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14)

走上贴满了广告语和励志名言的楼梯,看着沿路墙壁上各种书籍推荐,对新华书店的记忆瞬间打开了阀门。

“嗯!和我记得的一模一样。”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15)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16)

△ 紧跟实事的书籍推荐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17)

阿姨坐在楼梯口把关,督促大家扫码入内。即使前来的顾客已经不像十年前络绎不绝,但在工作岗位上一天,就要守护好书店的安全呀~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18)

放眼望去,熟悉的白墙黑柜子,和规整摆放着的一本本书籍,莫名打动人心,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个世界里充斥着书本的时光。

在脑海中进行了一场今昔对比,用目光给书店勾勒出了鲜活模样。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19)

零星的三两读者散落在各个角落,几乎都是中年人。似乎爸妈那辈的人更执著,选定一个地方就会去一辈子。

也好在有他们,让这家书店还保留着人味。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20)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21)

在身旁的「人物评传」处随意看了看,各种书籍记录着毛爷爷、周总理、邓爷爷等重要前辈的精彩生平,看到他们和蔼的脸就能共情那个未曾经历的时代。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22)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23)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24)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25)

比起白纸黑字,图文结合的趣味书籍更吸引我。这里虽老旧,但卖的书一点也不落伍,仔细翻找,到处都是宝藏。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26)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27)

靠窗的「书香咖啡」还是老样子,简朴的木制桌椅,搭配复古桌布,年代感扑面而来。一个人6块钱,就能坐着看一下午书。但小时候还是更喜欢席地而坐,书架一靠就是一片小小天地。

如今空空如也的座位上,不知道曾经都有谁坐过呢。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28)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29)

转角的墙面上,挂着不同种类的地图,那个年代的武汉伢都爱在家里挂上一张,应该大都来自新华书店吧~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30)

没有冬暖夏凉的空调,一如既往的摇头风扇吹着时代的风,伴着一批批武汉人成长。还记得曾经抢不到靠近它的位置,只好流着汗默默“啃字”的自己吗?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31)

未经改造的新华书店,没有江汉路店络绎不绝的人流,但有无可替代的原版风味,总归有人视若珍宝。

经过一叠购物篮,低头看,竟发现来自「武胜路店」。哇!它换了一种方式,“活”在我们身边。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32)

新华书店还能活多久?

放心吧!倒不了

/

印象中的新华书店,总是有数不清的顾客,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书本世界里,不亦乐乎。还经常看到有人拿绳子绑着好几十本书打包买走,当时感叹道真是有钱人家。

那时候觉得,新华书店肯定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书店!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33)

如今看着零星的来访者,不禁心想:这样下去真的不会倒闭吗?

查了查资料,心放下了,这指定倒不了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34)

新华书店,是国家官方书店,八十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国家刊物发行的重要使命。别的不说,就这一点,那也可以说是“铁饭碗”了。

就连招牌上“新华书店”四个大字,都是毛爷爷亲笔写的。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35)

又“老土”又“几乎从不打折”,书也没多少人买,它靠什么赚钱?

想想我们小时候买教材的情况就知道了,即使到现在,新华书店依然在教辅教材领域占据着头号地位。

再加上门面都是自己的,不需要交租金,位置大点的还能租出去一部分,全国1.6万多家,且大部分都开在黄金地段,想不赚钱都难。

图书行业还有行规,卖不出去的书可以退给出版社,愁啥盈利呢?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36)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37)

而且现在大部分新华书店也都重新装修了,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新店和老店相互扶持,继续着新华书店的漫漫征程。

从1949年5月江汉路的第一家武汉新华书店,到如今的30 店铺,新华书店在武汉经历了七十多年,陪伴着无数武汉人成长。

如今仅剩下几家的“原版”,虽然陈旧,也希望能保持原样,让我们能偶尔回味童年。

武汉几个比较大的书店(武汉现存最大的)(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