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视频:《滕王阁序》详解13·典故与注释5紫电清霜·古代0-140岁年龄称谓上期视频:《滕王阁序》详解18·互文之妙·即冈峦之体势?列冈峦之体势?

滕王阁序中的46个典故简单解析(滕王阁序详解13文字版)(1)

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注释】紫电:宝剑名,孙权的六把宝剑之一。青霜:宝剑名,也作“霜”,刘邦曾用其斩白蛇。王将军:名字不详。武库:指杜预。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干练多能。

【直译】像武库那样的王将军,(文韬武略)犹如紫电青霜宝剑(那样光彩夺目)。

【不同版本】紫电霜。如果有学生读到此文,请以现行课本为准。

《文苑英华》、《中华活叶文选》、《古文观止》(人民文学2021)、《古文观止鉴赏辞典》(上海辞书2006)等,版本为“紫电霜”。

滕王阁序中的46个典故简单解析(滕王阁序详解13文字版)(2)

《文苑英华》:紫电青霜

【争议】1.有人说“王将军”指南朝梁名将王僧辩,我认为是不对的。王将军和上句的孟学士都应该指宴会上在座的人。王勃生卒年为649年—676年,而王僧辩生年不详,卒于555年,去世94年以后王勃才出生。所以这里的王将军不应该是王僧辩。

2.“紫电青霜”和“武库”的意思。“武库”本意是储藏兵器的仓库,或者掌管兵器的官署。曾有课本对这两句解释为:王将军的兵器库里藏有锋利的宝剑,意在显示王将军的勇武和韬略。紫电,宝剑名。清霜,也指剑。《西京杂记》卷一:“高祖(汉高祖)斩白蛇剑,……刃上常若霜雪。”

这就是把“武库”解释为“兵器库”了,同时也认为紫电、清霜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那两把宝剑。我认为这个解释不太合乎实际。王将军在历史上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来,也不会是什么有影响的大人物。孙权、刘邦,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们的传家宝,流落到王将军手上的概率比较小。当然历史也会开玩笑,我在这里也只是基于概率来推测,没有更多证据。

有人说“紫电青霜是称誉他的侍从之雄武,戈戟闪闪有光”,这个解释也同样不太合理。因为把紫电青霜解释为“戈戟”,就意味着把“武库”理解为兵器库了。而且,王将军参加都督的盛大宴会,不大可能连侍从也带着一同入座,侍从极有可能被安排在旁厅。就算带上了,王勃也不大可能拐弯抹角地通过夸侍从来夸王将军。再说,紫电、青霜是历史有名的两把宝剑,王将军再不知名,能当上将军也非等闲之辈,不至于那么不识货吧,舍得让侍从佩戴紫电青霜吗?

我认为“紫电青霜”本意是指两把宝剑的说法没问题,但在这里应该取其引申意“宝剑的光芒”。同时,“武库”应该指杜预。理由有两个:

1.《晋书·卷三十四·列传第四·杜预》记载:预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意思为:杜预在朝中七年,斟酌处理各种政务,数都数不过来,朝野上下都赞美他,称他为“杜武库”,就是说他(文韬武略多得就像武器库的兵器一样)无所不有。

由此,“武库”代指杜预是有理由的。

另外,此言一出,“武库”又有了借此典故称誉人的学识渊博、干练多能的意思。比如清·赵翼《赠春农同年》诗:“春农先生我老友,武库胸中无不有。”

2.“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与“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修辞方法完全相同,对仗工整。“词宗”在这里指一代词宗沈约,所以这里“武库”也应是一个人的代称,那就是杜预。“王将军之武库”的语义顺序是“武库王将军”,意思就是像武库(杜预)那样(学识渊博、干练多能)的王将军。或者干脆说“当代武库”、“当代杜预”,犹如说“当代诗仙”、“当代李白”。

滕王阁序中的46个典故简单解析(滕王阁序详解13文字版)(3)

杜预

杜预(222年-285年 ):字元凯,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中国魏晋时期军事家、经学家、律学家,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 。他因政绩好而被百姓称为“杜父”,又因博学多通被称为“杜武库”。

当然,无论是把“词宗”理解为沈约,还是把“武库”理解为杜预,我也都是基于很有限的资料推测的。在没有更多相关史料的情况下,只能作为一家之言,与大家交流。

【创造成语】紫电

【典故】紫电

【出处】晋·崔豹 《古今注·舆服》记载:“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刀三,宝剑六。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bì xié),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典故】剑光射人

青霜,源自典故“剑光射人”中的“刃上常若霜雪”。

【出处】《西京杂记·剑光射人》:

原文:汉帝相传,以秦王子婴所奉白玉玺,高祖斫(zhuó,砍,削。)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通“侧”:旁边。)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匣:装剑与剑鞘的盒子。不同于剑鞘。)。剑在室(剑鞘)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开匣拔鞘,辄有风气,光彩射人。

译文:汉代皇帝将秦王子婴进献的白玉玺和高祖(刘邦)斩杀白蛇的剑代代相传。剑上有彩色的珠、华美的玉作装饰,剑盒侧面掺杂了各种天然璃琉宝石。剑在鞘内,光芒仍能照到外面,与拔出鞘的剑没有两样。十二年磨炼一次,剑刃上常常像霜雪那样白亮。打开剑盒,拔出剑鞘,马上扑来一股寒风剑气,光彩射人。

滕王阁序中的46个典故简单解析(滕王阁序详解13文字版)(4)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注释】家君:家父。宰,地方长官,这里指交趾县的县令。交趾:古县名。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西北。西汉时交趾郡曾治于此,唐初曾为慈州及南慈州治所,唐末废除。出:过。名区:著名的地方,这里指南昌。

童子:未成年的人。古代男子20岁行冠(guàn)礼,带上帽子,以示成年,称为“弱冠(guàn)”。有人据此说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年龄应该是20岁以前,有的说13岁,有的说14岁。我看不一定,很多人说二十五六岁写的。具体多大年龄写的,这是一个不小的话题,咱们以后找时间专门说说。这里的“童子”,我认为不能生套概念,其实就是一个夸张的自谦说法,意思跟“毛头小子”差不多。这与“何知”相呼应。

何,宾语前置,“何知”的语意顺序为“知何”,知道什么,懂得什么。以王勃的才华,无论怎样也不能说“何知”吧?所以“童子”也就是个自谦的说法。压低自己,也就变相地抬高了对方。

饯:本为动词,用酒食送行。这里作名词,宴会。

【直译】家父任(交趾县的)县令,我(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创造成语】躬逢其盛、恭逢其盛

【拓展】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

初生——婴儿

不满周岁——襁褓

2至3岁——孩提

成年男子统称——须眉

成年女子统称——巾帼

女:

3-7岁——垂髫(tiáo)、垂龆(tiáo)

7岁——髫年、始龀(chèn,儿童换呀)

12岁——金钗之年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jī)之年、既笄之年

成年待嫁——待年、待字、待字闺中

16岁——碧玉年华、风信之年

20岁——桃李年华

24岁——花信年华

出嫁年龄——梅之年,摽(biào)梅之年

男:

3-8岁——垂髫(tiáo)、垂龆(tiáo)

8岁——龆(tiáo)年、始龀(chèn)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束发、志学

15-20岁——舞象之年

20岁——弱冠(guàn)之年、及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壮年、有室

40岁——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知命之年、知非之年、年逾半百、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

60岁——花甲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平头甲子、下寿、耆(qí)

70岁——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耋(dié)

80岁——杖朝之年、中寿

80-90岁——耄耋(mào dié)之年

90岁——鲐(tái)背之年、耇(gǒu)

100岁——期颐之年、上寿

120岁——花甲重开

140岁——古稀双庆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千叟(sǒu)宴,以及乾隆和纪晓岚,为长寿王者作的千古名联。

乾隆出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您能算出此老人的年龄是多少吗?

乾隆的上联:花甲重开为120岁,三七岁月为3×7为21岁,所以年龄是120 21=141岁。

纪晓岚的下联:古稀双庆为140岁,一个春秋为1岁,所以年龄是140 1=141岁。

此联抑扬顿挫,对仗工整,非常喜庆,堪称绝妙!

至于千叟宴的场面到底有多壮观,我不跟你说。某不才,凑诗一首,告诉诸位其中的秘密。

题乾隆五十年千宴

作者:冰雕火焰

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日。

喜添五世元孙,敬老皇恩浩荡。

八百席满座,三千人花甲。

退臣当朝文官武将,皇亲国戚雅士平民。

四海升平,一醉方休;

天下富足,狼吞虎饮。

乾清宫里气势如虹,

郭钟岳领长寿之星。

千年一对,喜映天伦之乐,

列位神仙,叹无人间自由。

御笔题诗,记载盛世繁华,

醉人梦语,共舞双庆重开。

千叟宴,一二三四;

百岁翁,七八九十。

归否?归否?但愿人长久;

忘忧,忘忧,此生最堪留。

【注】

1.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适逢乾隆喜添五世元孙,正月初六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

2.“八百席”几句:自宗室王贝勒以下,内外文武大臣官员、致仕大臣官员、受封文武官阶过60者约有3000余人,计800席之多。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

3.郭钟岳:当时在座最长寿的百岁老人,据说已有141岁。

4.千年一对:乾隆和纪晓岚为郭钟岳作了一个对子:

乾隆出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5. 御笔题诗:乾隆按康熙《千叟宴》诗原韵又赋诗《千叟宴》。

6.双庆重开:“双庆”即“古稀双庆”,140岁。“重开”即“花甲重开”,120岁。

7.一二三四:千叟宴在清代共举办过4次

8.七八九十:非实指。大概是说在座的百岁老人有好几位。

推荐视频:

《滕王阁序》详解01~原创诗词《颂王勃<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详解04~原创诗词《王勃颂》《渔家傲·颂王勃》

《滕王阁序》详解03~50个地点,跨越半个中国,海陆空全覆盖

《滕王阁序》详解05~把45个成语完美融入773字,除王勃还有谁·上

《滕王阁序》详解09~典故与注释1·“豫章”与“南昌”版本探究

……持续更新中……

知识分享是我乐于做的事情,您能看到并喜欢是我的荣幸。如果您愿意支持我,可以多点赞、评论、分享、关注,不胜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