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讲述了一个无法走出痛苦的悲伤故事,全片利用故事内容的建构和视听语言的技巧为整部片子铺设了层层交错的忧郁面纱。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受(海边的曼彻斯特豆瓣8.6)(1)

在故事建构方面,利用塑造人物外表麻木、内心孤独的形象和对现实琐碎生活的细节刻画,展示出故事内容本身的悲剧情怀。在视听方面,空镜、色调巧妙地结合剧情为影片打造出缓缓嵌入到背景中的苦涩观感。

片中主角李受创伤于自己意外导致的火灾,事后他无法再回归到以往的正常生活中,产生了对于生活的麻木态度和排斥情绪,这样一种人物形象在镜头下与其他人的对比显得非“常人化”。

01故事建构中的悲伤色彩

影片情节内容围绕李的哥哥去世展开,在处理哥哥后事和安置侄子的过程中,揭示出李的痛苦遭遇。导演在处理剧情的悲伤情绪时,从对李形象的塑造和现实生活的无奈中表达出来,使影片的悲剧“现实化”是本片悲伤色彩渲染成功的因素之一。

1.平静下的悲伤旋涡——悲剧人物的形象展示

李的说话的语气含糊不清,形象是冷漠寡语,情绪低迷贯穿了整部电影,营造出“丧”的感觉。格格不入的孤立个体拒斥融入到大环境中,使常人难以在情感上接受他。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受(海边的曼彻斯特豆瓣8.6)(2)

在极度悲伤和痛苦下人们通常会出现暴力的宣泄方式,而李却永久地陷入了自责中,惩罚自己傀儡般的生活,毫无生气。

李在经历这段创伤的打击之前,拥有一妻三孩的幸福家庭,他的幸福感大多来源于家庭,精神寄托与自信也来自家庭,而当家庭因他毁灭,受到强烈冲击的李自此一蹶不振。

内心受到的无法承受的痛苦是悲剧事实的以各种形式的再现,他逃避海边的曼彻斯特,实际上就是逃避开一切使记忆再现的因素。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受(海边的曼彻斯特豆瓣8.6)(3)

相较于李缠绕在过去的低迷情绪中,帕特里克在父亲去世后表面并无变化,他依旧照常上学、谈恋爱、参与乐队排练,情绪爆发在他从冰箱里看到速冻鸡肉,帕特里克突然崩溃大哭。对于帕特里克来说,父亲是其童年里温暖的唯一依靠,父亲去世对于帕特里克来说是打击强烈的。

2.生活节奏下的无奈——对现实生活的细节刻画

影片对生活的细节进行了着重刻画,即细节真实化,利用其来联结了主观性上的“两情相悦”。片中乐队的两次排练中,鼓手的节奏一次抢拍,一次慢拍,暗喻着生活不如预想的顺利。

如在火灾中兰迪的担架腿出现掉落,这本来是拍戏中的失误,但是导演用到了影片中,结合鼓手的节奏,更像是导演刻意的隐喻——生活节奏会乱。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受(海边的曼彻斯特豆瓣8.6)(4)

这样一种不合拍更多的也体现在了沟通的障碍上,李带着帕特里克去医院看乔的遗体,帕特里克说“go”,李理解为“不看了”,而帕特里克其实是要下车,二人的沟通失误差点伤害到侄子,这是在表明沟和理解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悲剧高潮的笔墨是在与兰迪再次相遇中,前妻无法理解李内心的痛苦,这也是影片悲伤色彩中的浓重一笔——曾经的枕边人也无法理解李的内心。

现实的琐碎和无奈是一种无法具象化的东西,导演放置在影片背景中很多悲伤元素,不易被察觉,却融入在时间的流逝中进行着缓缓“诉说”。这很好地将悲伤情绪细水长流地传送给观众。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受(海边的曼彻斯特豆瓣8.6)(5)

全片中,李有三次情绪爆发,两次打架和一次赤手捶破玻璃窗。

在捶玻璃窗之前,镜头了给窗外风景的画面——冬日里寂静的曼彻斯特,没有任何波澜的平静,这和李出逃前一样没有任何变化,也象征着李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李用拳头捶向玻璃是想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内心渴望突破这种束缚,但随即疼痛感袭来,还没来得及处理好伤口,电话就响起,他又不得不接听电话,电话的铃声是现实中束缚人们欲望的号令。隐藏在角落里的细节时刻对李毫无准备的混沌生活造成持续创伤,逼迫他一步步走向最初逃避的现实。

结尾处,李和侄子走在林荫路中间的画面格外安逸,而两人也正是走着上坡路,寓意着生活将会好转。李依旧选择回到波士顿并期待侄子的到来,从船上看到侄子游玩下意识露出微笑后,李的心已然在逐渐打开。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受(海边的曼彻斯特豆瓣8.6)(6)

前妻的新生活,哥哥的下葬,侄子走出悲痛,随着时间的流逝,众人的生活告诉他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但是李未能全身而退,痛苦依然在,他见到了阳光却依旧未能鼓起勇气走向春天。

02视听语言的强化表达

影片在视听语言的配合塑造下,创伤后的悲伤情绪缓缓输出,形成贯穿全片的基调铺设。空镜头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一是表现了季节时间,二也结合季节的色调暗喻着李的性格变化。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受(海边的曼彻斯特豆瓣8.6)(7)

如空荡的街道,寂静的海面,灰蒙蒙的天空。衔接在一起的大段空镜头突出了冬季萧瑟,也暗示李不得已回家乡的沉重情绪。

在李第一次见到律师拒绝侄子的抚养权时,窗外的树枝干枯映衬着李低沉的心情,李在意外后便否定自己有照顾别人的能力,这是他极度排斥抚养权的原因。

第二次和律师进行抚养权转让时,拉镜头从窗外树枝的新芽开始回拉到内景,象征着春日来临,李也妥善地处理好抚养权问题。

结尾段落中,帕特里克拿树枝试探土壤的松软度,后衔接海面多只帆船的出海、天空中海鸟增多、夜晚球场人群集中等空镜,通过柔和的画面语言告诉观众冬季已去,春日来临,每个人又将开始新的生活。李的变化伴随着空镜中的季节得到了渲染表达。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受(海边的曼彻斯特豆瓣8.6)(8)

色彩在影片中起着叙事和暗喻的作用,影片使用了插叙式的交替剪辑方式,在现实生活的主线里根据所遇的节点指向性的穿插回忆画面,以此揭示出前因后果,色彩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回忆画面中,无论是李的衣着还是居住环境,色彩都明亮且丰富,暖黄色的装潢、满满当当的物件以及孩子们亮色调的衣服和乱糟糟的玩具,都显示出家庭的温馨。在出海游玩和与友喝酒时服饰也都三色彩系为主。

而火灾之后,李便再无彩色衣服。绿色衣服再度出现是在和兰迪遇见以及与侄子谈心时,此时的他再次直面过去。现实主线中色彩基调是灰暗系,李的服饰、居住环境等都以黑色为主。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受(海边的曼彻斯特豆瓣8.6)(9)

当李开车返回曼彻斯特的时候,镜头由车内的李衔接曾经在船上身着黄色衬衫、蓝色牛仔裤的李,与此时一身黑色服饰冷漠开车的他形成鲜明对比。

色彩也有暗喻作用,在波士顿麻木生活的展示段落里,李的内衬变化有暗示其心情变化的细微展示。

给第一个客户维修时,虽然客户有所怨言,但李的情绪还属正常,沟通无碍,此时李的内衬是黄色的。

面对第二个对他感兴趣的女生时李的内衬也是黄色,但是在和第三个顾客发生激烈争执时李的内衬是灰色,暗示他的心情很糟糕。在进入酒吧后,李全部被覆盖到酒吧光线的阴影中,暗示着李即将打架。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受(海边的曼彻斯特豆瓣8.6)(10)

在李的公寓内,几个镜头展示出在夜晚的公寓内有街灯柔和的黄色光线进入,但在电视机光照下,与黑暗中的李形成极大反差,两种色彩的冲突暗合李挣扎的内心,也隐晦地表达出李与社会的背离。暗喻和叙事的双重作用对于人物受到创伤后的心理实现细致刻画。

03意象符号的象征意义

船——快乐的回忆,美好的追溯

出海游玩是李最美好的家乡记忆,他曾对前妻说自己和哥哥、侄子都爱出海,船便是李对于家乡美好记忆的凝缩物像。

在李刚回到曼彻斯特时,冬季的帆船已不便再出海,在影片的后半程,李的心态逐渐变化后,同时也随着天气回暖,海上的帆船便多了起来。对于帕特里克而言,船是父亲的象征,是父亲留给自己的遗物,在这艘船上有着自己与父亲美好的童年回忆。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受(海边的曼彻斯特豆瓣8.6)(11)

对于二人来说,李逃避着家乡所有的记忆,而帕特里克守护着这份记忆。所以当李毫不犹豫提出卖掉船的时候遭到了侄子的强烈反对,二人的矛盾骤然升级。

而当李最终选择卖掉珍贵的枪支给船换上新的发动机时,叔侄二人之间的矛盾消解,船留下且拥有了一个新的发动机,同样代表着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帕特里克的生活仍是明媚的,李对于自己的作为也感到高兴,这次他给了孩子一个有希望的生活。

三个相框——已逝孩子

在李曾返回波士顿收拾行李时,衣物被他胡乱丢进行李箱,而放置三个相框时,他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李虽然逃离了曼彻斯特,但并没有全部忘记过往的日子,这在回忆画面中可以看出,相框和他经常性梦到孩子相关。

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受(海边的曼彻斯特豆瓣8.6)(12)

在李决定转让抚养权之前,侄子看到了李卧室中的三个相框。李也曾再度梦到已逝的孩子们质问他是否发现火灾已在发生,在李的回忆中创伤经历的多次复现也成为他最终实现改变的重要推动因素,包括兰迪对他的二次创伤,使他被迫在短暂的温情过后重新直视自己不愿意愈合的伤口。

体现出他的转变的片段是李和侄子的谈心,他说“我走不出来”,他还是无法留下,但是他接受了以往的伤害,有了面对的勇气,他再次选择离开家乡,但已对生活有了期待。

结语

影片取名“海边的曼彻斯特”而非“冬日的曼彻斯特”,其寓意和影片所表达的内容一致,即“冬日不会一直都在,春天总会到来”,而家乡“海边的曼彻斯特”却一直会等待旅人归来,这也是结尾处哥哥的墓碑上空着一个位置的原因——是李为自己留下的位置。

在创伤理论角度解读本片可以更深切地理解影片中李这种非“肢体宣泄”式的压抑痛苦,影片基调中情感柔和,而在呈现方式上却更加掷地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