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古都时间排名(四大古都平均定都时长)(1)

根据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作为王朝政治中心的时长和所起作用,我国有四大古都的说法,该说起源于清末民初的史学界,并发展为一种主流定式。“四大古都”分别指洛阳、西安、南京和北京四个曾经做过帝都的古城。

关于四大古都,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即“得关中者盛世统,迁洛阳者天下分;都南京者朝命短,首北京者众卑微”。这是对古代这四个皇城的特点概括,其中“关中”指今西安一带。

但是,概括毕竟只是概括,它只是对某一个突出特点的简单总结,有时候甚至带有文学色彩。

所谓的“分”、“短命”、“卑微”都只是一种相对性词汇,什么样的情况叫“分”?400万平方公里叫分,还是800万叫分?相对于2000万来说,1000万也叫分吧?何又为短呢?20叫短,60就是长,相对于500年来说,300也是短。只是今人的一种偏见式说法,我们就看其中一条,来证明这种说法的荒谬性。

四大古都时间排名(四大古都平均定都时长)(2)

按照史学界对四大古都定都总时长的统计(时间截止于1949年):西安为1032年(14朝);洛阳约1000年(13朝);北京785年(6朝);南京450年(10朝)。则四大古都平均每代定都时长如下:

北京(北方城市) 131年

洛阳(北方城市) 77年

西安(北方城市) 73年

南京(南方城市) 45年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政权更迭的频率在世界来看都是很高的,“最强的帝都”北京平均也不过131年,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帝国来说,古代中华帝国的朝代显得太多了。离我们最近的霓虹,其从古至今居然只有一个王朝,当然,这也和计算方式有关。

我国古代政治中心一直都在北方(除去南北分治时期),位于南方的情况只有明朝最初的53年时间,定都于南京。所以,南京可称为“南方唯一帝都”。第二次南方作为全国性政治中心是在民国北伐以后,仍是定都于南京,但这次统一只是形式上的。

南京作为大古都中唯一的南方城市,其定都时长不能算短,且就同时期政权来说,有时因为其充当了“南方避难所”的角色,时间比同时期政权相对还要长:如东吴(都南京)的时间比同时期的曹魏(都洛阳)、蜀国都长(都成都),东晋(都南京,103年)也长于它的前代西晋(都洛阳,49年)。

四大古都时间排名(四大古都平均定都时长)(3)

总体上看,南京的定都除了明清以后,主要集中在汉唐之间的时期,即六朝时期。六朝的南京,除东吴和东晋之间隔了几十年,从东晋开始,历经南朝的宋、齐、梁、陈,共五代的时间,是连续定都于南京的,所以南京曾经有连续三百年的时间被视作京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北方处于五胡统治之下,南京就是全国汉民心中唯一的“京师”。

为何给人以“长久”印象的西安、洛阳,其平均定都时长并不比南京长多少呢?

主要因为镐、洛两城时间短的朝代真的太短了。南京最短的政权是清末的太平天国,只有11年的时间;而西安最短的朝代是慕容冲的西燕,竟只有1年时间,洛阳的后晋,也只有2年。

四大古都时间排名(四大古都平均定都时长)(4)

西安比较有名的朝代,是西汉和唐,分别是210年和271年,这是西安给人“长久印象”的两个时期。而南京最长的东晋,不过才103年,且只有南方半壁。

四大古都时间排名(四大古都平均定都时长)(5)

不含民国时期

总体来说,就是西安、洛阳长久的朝代很长,短的也就一瞬间,不像南京分散得比较平均,更没有个别较长的印象的朝代,就给人短命古都的印象了。

四大古都时间排名(四大古都平均定都时长)(6)

洛阳、西安等城市定都的时长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国家机器尚不成熟的奴隶制社会时期,总体来看,两者共同充当了华夏文明发源地的重要“文化角色”,至于其所代表疆域的大小,则是次要问题了。

而我们今天的现代首都北京,亦可以说是最优秀的古都,其稳定性在所有古都中是最强的,而且历代其所统辖疆域的面积,都是最大的。

总体而言,无论是古都的何种特点,其都只不过是一种角度的主观描述而已,不应成为该古都的标签。这样,我们就不能真正体会古都所蕴藉的深厚文化魅力,舍本逐末了。

四大古都时间排名(四大古都平均定都时长)(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