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后勤部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军委三总部之一,部长为杨立三。建国初期的总后勤部单位编制为二等方面军级,低于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半级(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为一等方面军级。总后勤部部长与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同级。55年9月共和国实行军衔制时,总后勤部下属各部中除总后勤部司令部、政治部与卫生部共三个二级部为兵团级单位外,其他八个二级部均为正军级单位。从1954年10月军委领导体制从四总部改为实行八总部体制后,总后勤部单位级别上升为一级大军区级,总后勤部部长为一级大军区正职,低于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总部正职一级,而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则为正兵团职,总后勤部参谋长、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与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为副兵团职。根据职级相配与军衔授予标准,总后勤部部长的基准军衔为:上将~大将。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的基准军衔为:中将~上将。总后勤部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与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的基准军衔为:中将~少将。总后勤部其他六个二级部部长的基准军衔为:少将~中将。1955年授衔时总后勤部除下辖九个二级部外,还设立了兽医局和马政局两个直属局,均为正军级单位,总后勤部两个直属局局长的编制军衔基准为少将。

1955年共和国军队实行军衔制,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黄克诚被中央评为大将军衔,三位总后勤部副部长中除军队级别为副兵团级的洪学智授为上将外,另外三位总后勤部副部长则被中央军委评为中将军衔。在总后勤部各二级部部长中,饶正锡、张池明、张贤约、田维新被军委授予中将军衔,其他五位二级部部长按照评衔标准与军队级别授予了少将军衔。关于总后勤部部长、副部长与各二级部部长(含两个直属局局长)的人员构成与授衔统计,现详述如下:

第一部分,1955年授衔时总后勤部部长与总后勤部副部长:黄克诚大将(大军区级):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

历任后勤部长有哪些(解析55年授衔时总后勤部部长)(1)

洪学智上将(副兵团级):总后勤部副部长

历任后勤部长有哪些(解析55年授衔时总后勤部部长)(2)

邱会作中将(准兵团级):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副政委

历任后勤部长有哪些(解析55年授衔时总后勤部部长)(3)

张令彬中将(准兵团级):总后勤部副部长

历任后勤部长有哪些(解析55年授衔时总后勤部部长)(4)

李 耀中将(正军级):总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历任后勤部长有哪些(解析55年授衔时总后勤部部长)(5)

饶正锡中将(准兵团级):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兼政委第二部分,1955年授衔时总后勤部各二级部部长:张池明中将(正军级):总后勤部参谋长张贤约中将(正军级):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田维扬中将(正军级):总后勤部后方工程建筑部部长傅家选少将(正军级):总后勤部军需生产管理部部长喻缦云少将(正军级):总后勤部军需部部长陈远波少将(副军级):总后勤部干部部部长杨尚高少将(副军级):总后勤部学校管理部部长邱国光少将(准军级):总后勤部营房管理部部长第三部分,1955年授衔时总后勤部直属局局长:姜齐贤少将(正军级):总后勤部兽医局局长兼政委杨宗胜大校(准军级):总后勤部马政局局长

杨宗胜:上报中将,评定少将,授衔大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