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海外疫情的蔓延依旧呈上升态势,医疗物资缺口大得惊人,小到口罩、手套、防护服,大到呼吸机、ecomo…

特别是呼吸机

在美国,纽约州州长科莫不止一次为呼吸机同联邦政府打嘴仗;在意大利、西班牙,医生不得不做“选择题”——这台呼吸机给谁用?在英国,已确诊的首相约翰逊和美国总统通电话,开口就是“我们需要呼吸机”(现在,就连约翰逊自己也进了ICU)……由此可见呼吸机的缺口有多大。

呼吸机排行榜十强都是哪个国家(ICU的呼吸机到底多贵)(1)

呼吸机排行榜十强都是哪个国家(ICU的呼吸机到底多贵)(2)

目前,呼吸苦难是新冠患者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在无特效药的情况下,唯有用呼吸机辅助或替代呼吸,才能保证患者血氧含量。随着重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多,呼吸机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

目前,呼吸机这种设备普通医院只有在重症监护室(ICU)才会配备,这使得原本为数不多的呼吸机变得极为紧缺。

那么一台呼吸机要多少钱呢?

如今,海外疫情的蔓延依旧呈上升态势,医疗物资缺口大得惊人,小到口罩、手套、防护服,大到呼吸机、ecomo…

核心技术决定了呼吸机的“档次”。以医用有创呼吸机来看,一般来说,中高档呼吸机使用空压机供气、芯片技术水平高、核心算法运行可靠;而低档有创呼吸机涡轮供气、芯片技术水平较低。高档有创呼吸机价格约为35-40万元;中档价格约为20-24万元;低档价格在15万以下。

呼吸机排行榜十强都是哪个国家(ICU的呼吸机到底多贵)(3)

像ECMO这类有创呼吸机中最为精尖昂贵的产品,国内ECMO设备价格区间从100万元到300万元,均价为165万元,移动ECMO价格约300万元/台。

同时在呼吸机应用的过程中,是要定期检修和维修更换配件的,这些费用也不低,动不动就上万。而呼吸机的寿命大约在5年左右。

同时在呼吸机应用的过程中,是要定期检修和维修更换配件的,这些费用也不低,动不动就上万。而呼吸机的寿命大约在5年左右。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中低端医用呼吸机平均单价为9.82万,而高端医用呼吸机平均单价为35.79万。

生产一台呼吸机有多难?

各国为应对呼吸机缺口,纷纷号召企业转产,通用、福特、特斯拉、劳斯莱斯以及戴森等各界巨头纷纷表示将转产呼吸机。除此之外,中国呼吸机厂家接到多国政府订单,国产呼吸机巨头迈瑞医疗表示,现有订单已排至六月。

呼吸机排行榜十强都是哪个国家(ICU的呼吸机到底多贵)(4)

就算是全球巨头德尔格、哈美顿等龙头呼吸机生产企业,平时的月产能也仅为1000台左右。在中国,北京谊安自1月底开始增产,1月至3月两个月时间里也仅为国内市场交付了2000余台呼吸机。

调查发现,作为高端医疗设备的一种,呼吸机的生产需要依靠全球供应链共同努力,但疫情之下部分上游工厂停工,加之国际航班大幅缩减,核心部件的进口变得困难。此外,由于呼吸机的生产具有较高技术门槛,跨界生产也面临着质量难关。

呼吸机排行榜十强都是哪个国家(ICU的呼吸机到底多贵)(5)

事实上,无论是无创呼吸机还是有创呼吸机,都在生产中面临着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问题。呼吸机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和软件芯片供应商、中游本体制造企业以及下游流通和应用场景。其中,上游呼吸机组成部件包括涡轮压缩机、风机、传感器、电路板、过滤器和阀门等。软件、芯片则是呼吸机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所在。

中国能补上呼吸机缺口吗?

从全球市场看,目前全球一半呼吸机制造商位于欧盟,其他主要产地分布在美国和中国。其中,瑞士哈美顿,在全球呼吸机市场市占率达到四分之一,为全球最大。此外还有德国德尔格、瑞典Getinge集团以及中国的北京谊安等头部占据半数以上的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2017 年国内呼吸类设备市场仍是以外资主导,其中德尔格、美敦力、迈柯唯分别占据了 35.8%、19.2%和 15.8%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迈瑞医疗和谊安医疗分别占据 1.5%和 1.4%的市场份额。

呼吸机排行榜十强都是哪个国家(ICU的呼吸机到底多贵)(6)

雷神山ICU的呼吸机已经闲置下来了

目前我国有21家有创呼吸机生产企业,其中8家产品取得欧盟强制性CE认证,约占全球产能1/5。目前已签订订单量2万台,同时还有大量国际意向订单在洽谈。3月19日以来,在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已紧急向国外提供有创呼吸机1700多台,达到了今年以来提供国内总量的一半。

对中国来说,确保所有出口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尤其重要,但这也需要国外合作,比如国外企业应该就购买渠道等和中方进行沟通,确保出口货物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虽然全世界都在抢购中国呼吸机,但问题是,我们能多快的生产这些呼吸机。据产业链透露,相应的订单已经拍到六七月份,加上核心部件进口,受疫情影响交货期不定。

呼吸机排行榜十强都是哪个国家(ICU的呼吸机到底多贵)(7)

现在,几乎全球所有的商家都在争分夺秒释放产能,海外各国也在学习中国动员企业转型生产呼吸机。对中国来说,确保所有出口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尤其重要,但这也需要国外合作,比如国外企业应该就购买渠道等和中方进行沟通,确保出口货物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但是在严峻的形式情况下,短期扩容是很大的难度的。当务之急还是加大防控,从源头上将病毒隔离,只有这样才能打赢这场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