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刊号



湖北十堰郧县胡家营木瓜沟历史(郧阳明代大丰仓)(1)

郧阳明代大丰仓在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北门社区,汉水北岸的北坡岗地西部。大丰仓是湖北现存较为完好的古代官方储粮仓,是一处专门储备朝廷粮食的古建筑群,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清代县志记载,大丰仓早先为6栋粮仓,分主仓、副仓、前仓、后仓等,建筑规模约5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是由主建筑、建筑外场地,以及围墙基址组成。现存一座主仓和两座副仓,三座仓是三栋黑瓦青砖古式建筑式样的房屋,呈“丁”字形排列,每栋房屋之间相距20多米,每座粮仓高约15米、面积800平方米左右。粮仓内全部是由直径20厘米左右的木柱搭成的框架结构,紧贴着青砖墙体有一个30厘米厚的木制防潮层,实木地板离地面有1米多高。主体建筑为九脊歇山重檐顶式、土窑灰瓦屋面,顶部有一排可开可关的通风窗,脚基有很规整的排水沟。

湖北十堰郧县胡家营木瓜沟历史(郧阳明代大丰仓)(2)

大丰仓近看结构精致,远看气势恢宏,保存至今,实属罕见,为研究古代粮仓的形制结构、布局和仓储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大丰仓设计独具匠心,就粮仓通风、防潮的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且外形不失美观古朴,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据史料记载,大丰仓始建于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即郧阳府开设的第二年,位于郧阳府署(今郧阳区)西,可储谷米2270担2斗,折合为90多万斤。明朝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汉水发大水,洪水入城,大丰仓全部被冲毁。此后,移址重建于府城小西门内的高岗上,即为现今大丰仓旧址。新建大丰仓占地面积50亩,仓储用房53间,面积1500平方米,可储存粮食200万斤。

清朝同治元年十月初九(1862年11月30日),太平军扶王陈德才率军由河南淅川经琵琶滩直逼郧阳府治(今郧阳区城关镇),攻势甚猛。官府预先得知消息,为巩固防御体系,便将大丰仓梁柱拆下,堆码在城墙上,以作滚木抵御来犯之敌。大丰仓又一次被毁。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秋,郧阳知府李督楚在大丰仓旧址上重建,光绪九年(1883年)竣工并立碑石记之。占地面积53亩。民国时期,官府税收政策改变,以征银取代了征粮,故而大丰仓被闲置弃用,随后长年失修,日见萧索破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丰仓被确定为国有粮仓。1950年政府拨款修缮、还新建砖木结构合库5栋。大丰仓又恢复了在日的列用。邓阳专署迁往今之十堰市市区之后,大丰仓交郧县(今郧阳区)管埋。以单开放后,粮食经营走向市场,大丰仓再度闲置为县食用油公司仓库。如今地方政府将大丰仓资产整体收回,统一规划,保护修缮,建成郧阳农耕文化博物馆。

湖北十堰郧县胡家营木瓜沟历史(郧阳明代大丰仓)(3)

2004年,大丰仓被郧县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请加关注@秦楚刊号随时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