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价技巧之一 —— 当买方占优势时,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采购谈判经典案例:采购谈判杀招实施?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采购谈判经典案例:采购谈判杀招实施

采购谈判经典案例:采购谈判杀招实施

议价技巧之一 —— 当买方占优势时

(一)借刀杀人

通常询价之后,可能有数个厂商报价。经过报价分析与审查,然后按报价之高低次序排列(比价)。议价究竟先从报价最高者着手,还是从最低者开始?是否只找报价最低者来议价?是否与报价的每一厂商分别议价?事实上,这并没有标准答案,应视状况而定。

一般采购人员工作均相当忙碌,若逐一与报价厂商议价,恐怕“时不我与”。且议价的厂商愈多,通常将来决定的时候困扰就愈多。若仅从报价最低的厂商开始议价,则此厂商可能倨傲不训,降价的意愿与幅度可能不高。故所谓“借刀杀人”,即从报价并非最低者开始。若时间有限,先找比价结果排行第三低者来议价,探知其降低的限度后,再找第二低者来议价,经过这两次议价,“底价”可能就浮现出来。若此一“底价”比原来报价最低者还低,表示第三、第二低者承做的意愿相当高,则可再找原来报价最低者来议价。以前述第三、第二低者降价后的“底价”,要求最低者降至“底价”以下来承做,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若原来报价最低者不愿降价,则可交予第二或第三低者按议价后的最低价格成交。若原来最低价者刚好降至第二或第三低者的最低价格,则以交给原来报价最低者为原则。

“借刀杀人”达到合理的降价目的,应即见好就收,免得造成报价厂商之间的“割颈竞争”,致延误时效。此外,摒除原来报价偏高的厂商之议价机会,可以鼓舞竞争厂商勇于提出较低的报价。

(二)过关斩将

所谓“过关斩将”,即采购人员应善用上级主管的议价能力。

通常供应商不会自动降,必须采购人员据理力争,但是,供应商之降价意愿与幅度,视议价的对象而定。因此,如果采购人员对议价的结果不太满意,此时应要求上级主管(课长)来和供应商(业务员或课长)议价,当买方提高议价者的层次,卖方有受到敬重的感觉,可能同意提高降价的幅度。若采购金额巨大,采购人员甚至进而请求更高的主管(如采购经理,甚至副总经理或总经理)邀约卖方的业务主管(如业务经理等)面谈,或直接由买方的高阶主管与对方的高阶主管直接对话,此举通常效果不错。因为,高阶主管不但议价技巧与谈判能力高超,且社会关系及地位崇高,甚至与卖方的经营者有相互投资或事业合作的关系,因此,通常只要招呼一声,就可获令人料想不到的议价效果。

由于,业务人员若为回避“过关斩将”而直接与采购经理或高阶主管洽谈,势必会得罪采购人员,将来有丧失询价机会之虞,所以通常会接受此种逐次提高议价者层级的安排。

(三)化整为零

采购人员为获得最合理的价格,必须深入了解供应商的“底价”究竟是多少?若是仅获得供应商笼统的报价,据此与其议价,则吃亏上当的机会相当大。若能要求供应商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表,则“杀价”才不至于发生错误。因为真正的成本或底价,只有供应商心理明白,任凭采购人员乱砍乱杀,最后恐怕还是占不了便宜。因此,特别是拟购之物品是由几个不同的零件组合或装配而成时,宜要求供应商“化整为零”,列示各项零件并逐一报价,并另洽制造此等零件的专业厂商独立报价,藉此寻求最低的单项报价或总价,作为议价的依据。如此做法,也会面临以完成品买进或以个别零件买进自行组装的采购决策问题。

(四)压迫降价

所谓压迫降价,是买方占优势的情况下,以胁迫的方式要求供应商降低价格,并不征询供应商的意见。这通常是在买方处于产品销路欠佳,或竞争十分激烈,致发生亏损或利润微薄的情况下,为改善其获利能力而使出的杀手锏。由于市场不景气,故供应商亦有存货积压,急于出脱产品换取周转资金的现象。因此,这时候形成买方市场。采购人员通常遵照公司的紧急措施,通知供应商自特定日期起降价若干;若原来供应商缺乏配合意愿,即行更换来源,当然,此种激烈的降价手段,会破坏供需双方的和谐关系;当市场好转时,原来委曲求全的供应商,不是“以牙还牙”抬高售价,就是另谋发展,供需关系难能维持良久。

总之,在采取“压迫降价”时,必须注意切勿“杀鸡取卵”,以免危害长期的供应商关系或激起对抗的行动。

议价技巧之二——当买卖双方势均力敌时

在买卖双方势均力敌时,采购人员的议价技巧有下列二种:

(一)欲擒故纵

由于买卖双方势力均衡,任何一方无法以力取胜,因此必须斗智;买方应该设法掩藏购买之意愿,不要明显表露非买不可的心态,否则若被卖方识破非买不可的处境,将使买方落居劣势。所以,此时买方应采取“若即若离”的姿态,以试探性的询价着手。若能判断卖方有强烈的销售意思,再要求更低的价格,并作出不答应即行放弃或另行寻求其他来源的表示。通常,若买方出价太低,卖方无销售之意思,则不会要求买方加价;若卖方虽想销售,但利润太低,即要求买方酌予加价。此时,买方的需求若相当急迫,应可同意略加价格,迅速成交;若买方并非迫切需求,可表明绝不加价之意思,卖方极可能同意买方的低价要求。

(二)差额均摊

由于买卖双方议价的结果,存在着差距,若双方各不相让,则交易告吹;买方无法取得必须的物资,卖方丧失了谋利的机会,双方都输家。因此,为了促使双方的交易,最好的方式就是采取“中庸”之道,即将双方议价的差额,各承担一半,结果双方都是赢家。

议价技巧之三——当买方处于劣势时

兹将在卖方占优势的情况下,特别是单一来源或独家代理,买方寻求突破议价困境的技巧,分述如次:

(一)迂回战术

由于卖方占优势,正面议价通常效果不彰,采取迂回战术才能奏功。

(二)直捣黄龙

有些单一来源的总代理商,对采购人员的议价要求置之不理,一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姿态,使采购人员有被侮辱的感觉,真是“斯可忍,孰不可忍”?此时,若能摆脱总代理商,寻求原厂的报价将是良策。

(三)哀兵姿态

在买方居于劣势下,应以“哀兵”姿态争取卖方的同情与支持。由于买方没有能力与卖方议价,有时会以预算不足作藉口,请求卖方同意在其有限的费用下,勉为其难的将货品卖给他,而达到减价的目的。一方面买方必须施展“动之以情”的议价功夫,另一方面则口头承诺将来“感恩图报”,换取卖方“来日方长”的打算。此时,若卖方并非血本无归,只是削减原来过高的利润,则双方可能成交。若买方的预算距离卖方的底价太远,卖方将因无利可图,不为买方的诉求所动。

(四)釜底抽薪

为了避免卖方处于优势下攫取暴利,采购人员只好同意卖方有“合理”利润,否则胡乱杀价,仍然给予卖方可乘之机。因此,通常由买方要求卖方提供所有成本资料。以国外货品而言,则请总代理商提供一切进口单据,藉以查核真实的成本,然后加计合理的利润作为采购的价格。

议价技巧之四——当供应商要提高价格时

由于外在环境的快速变迁,如国际局势动荡、原料的匮乏(例如稀少金属钴等之取得困难)等,往往造成供应商有机可乘,占有优势,形成卖方市场,并进而提高售价。此时采购部门责任更为重大,若能发挥议价协商的技巧,则能针对卖方所提高之售价,予以协议商谈,达成降价的目的。在议价协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直接方式或间接方式,对价格进行谈判。兹说明如下:

(一)直接议价协商

即使面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时候,直接议价仍能达到降低价格的功能。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四种技巧来进行协商。

1.面临售价的提高,采购人员仍以原价订购

当卖方提高售价时,往往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重复议价的交涉上,因此若为其原有之顾客,则可利用此点,要求沿用原来价格购买。

2.采购人员直接说明预设底价

在议价过程中,采购人员可直接表明预设的底价,如此可促使卖方提出较接近该底价之价格,进而要求对方降价。

3.不干拉倒

此技巧是一个较邀进的议价方式,此法虽有造成火爆场面的可能,但在特定情况下仍不

失为一个好的议价技巧,此法使用于:

(1)当采购人员不想再讨价还价时。

(2)当议价结果已达到买方可以接受的价格上限。

在上述二情形下,采用“不干拉倒”的强硬手段,往往能扭转供应商的态度,进而有所让步。

4.要求说明提高售价原因

供应商提高售价,常常归因原料上涨、工资提高、利润太薄……等原因。采购人员在议价协商时,应对任何不合理之加价提出质疑,如此可掌握要求卖方降价的机会。

(二)间接议价技巧

在议价的过程中,好的开始便可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不需一直采用直接议价方式,有时也可以采用迂回战术,即以间接方式进行议价。我们可用下列三种技巧来进行协商。

1.议价时不要急于进入主题

在开始商谈时,最好先谈一些不相关的话题,藉此熟悉对方周围事物,并使双方放松心情,慢慢再引入主题。

2.运用“低姿势”

在议价协商时,对卖方所提之价格,尽量表示困难,多说“唉!”“没办法!”等等字眼,以低姿势博取对方同情。

3.尽量避免书信或电话议价,而要求面对面接触

面对面的商谈,沟通效果较佳,往往可藉肢体语言、表情来说服对方,进而要求对方妥协,予以降价。

在进行议价协商的过程中,除了上述针对价格所提出的议价技巧外,采购人员亦可利用其他非价格的因素来进行议价。以下列举三项议价协商技巧:

1.在协商议价中要求供应商分担售后服务及其他费用

当卖方决定提高售价,而不愿有所变动时,采购人员不应该放弃谈判,而可改变议价方针,针对其他非价格部分要求获得补偿。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要求供应商提供售后服务,如操作机器训练。在一般的交易中,卖方通常将训练成本加于售价中,因此常使买方忽略此项成本。所以在供应商执意提高售价时,采购人员可要求供应商负担所有训练成本,而不将此项成本进行转嫁。如此也间接达到议价功能。

2.善用“妥协”技巧

在卖方价格居高不下时,买方若坚持继续协商,往往不能达到效果,此时可采取妥协技巧,在少部分不重要的细节,可做让步,再从妥协中要求对方回馈。如此亦可间接达到议价功能但妥协技巧的使用须注意下列:

(1)一次只能做一点点的妥协,如此才能留有再妥协的余地。

(2)妥协时马上要求对方给予回馈补偿。

(3)即使赞同对方所提的意见,亦不要太快答允。

(4)记录每次妥协的地方,以供参考。

3.利用专注的倾听和温和的态度,博得对方好感

在议价协商的过程中,威胁吼叫,咄咄逼人并非制胜的武器。因为即使取得了这次的合作,也难保下次合作的意愿。因此采购人员在协商过程中,应仔细的倾听对方说明,在争取我方权益时,可利用所获对方资料,或法规章程,合理的进行谈判。即“说之以理,动之以情,绳之于法”。

议价技巧之五——杀价绝招六式

一般人购物的杀价绝招,屈指数来计有六式之多:

(一)第一招是“咄咄逼人、开低走高”

即一开始就赶尽杀绝,三百的一杀就是一百五,然后逐档添价,步步进迫,一百六、一百七,并故作大方状;“已添了这么多的价钱,你还好意思不卖?”

(二)第二招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欲擒故纵”

价钱杀不下来,索性不买了,掉头就走,藉此迫使对方让步。人给叫回来,买卖就成交了。

(三)第三招是“疲劳轰炸、死缠不放”

即考验耐力,不断唇枪舌剑磨价,今天不成,明天再来,谁能坚持最后五分钟,谁就是舌战之胜利者。

(四)第四招四“鸡蛋里面挑骨头、百般挑剔”

即把产品数落一番,东说这不好,西说那不好,指出毛病一箩筐,藉此挫低卖方士气,杀价目的或许可得逞。

(五)第五招是“装穷、博人同情”

譬如,逛珠宝店时,可以这样说:“这东西十全十美,中意极了,可惜我的钱不够,买它不起。”只要老板心儿软,价钱就好谈了。

(六)第六招是“施以哄功、做媒”

即循循善诱,希望其算便宜点,保证给其介绍大客户,予以利诱,使其立场软化,降低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