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文化频道近日推出#书中人物知多少#第二季征文活动,让大家聊聊著名古典文学中难以忘怀的人物。

上中学的七十年代初,还没有电视、手机。读小说和偶尔看场重复的电影,就是业余时间的最大快乐。

这期间,东寻西借,偷偷摸摸把四大古典名著粗略看了一通。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自然是记住了不少。

只是没有好好看完《聊斋志异》和“三言二拍”等古典短篇小说集,觉得短篇小说不太过瘾,留下一些未先睹为快的遗憾。

聊斋民间故事黄泉路(家中这段难忘往事)(1)

尽管如此,要说起《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一篇,却一直让我念念不忘。

“崂山道士”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是说古时候有一个王姓官宦子弟仰慕道术,异想天开要拜师学些法术。他在崂山遇见了一个道士,便请求道士收他为徒。道士说,恐怕你娇气懒惰惯了,不能吃苦。王生则表示能吃苦。道士只好同意他留在道观中。

自此,王生随众道徒一起去参加砍柴等劳动,手脚都磨出了老茧,仅一个多月就忍受不住苦累,暗生退意。这时,道士以法术暗示他,他依然不知领悟。最终央求道士传授他一招穿墙术,结果回家卖弄时,却不灵验了···。

这篇小说虽篇幅短小,但亮点却不少。尤其是道士在会客时表演的月亮法术,足够美轮美奂。故事寓意,是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能沉得下心,吃得了苦,才能有所成就。

1981年,“崂山道士”被改编成木偶剧动画片,成了大人孩子喜爱的影视艺术佳作。

也正是这部“崂山道士”动画片,在我家引发一段小插曲,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忆犹新。

记得是1984年春天,我儿子当时还不到4岁。

家里新买了一台上海牌18寸彩色电视机,每天傍晚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成了儿子必看的节目。

一天,电视中播放木偶动画片“崂山道士”,儿子看得格外认真。

特别是片子结尾的王生学道回家表演“穿墙而过”失败那一幕,王生的头被墙壁上磕起一个大包,加上动画片夸张的画面和配音,把儿子吓得掉了眼泪。

晚饭后,我给儿子讲述了“崂山道士”这篇小说。

不满4岁的儿子听的很专注。他天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王生在道士那里可以穿墙而过,回到家里就穿不过去了?”

聊斋民间故事黄泉路(家中这段难忘往事)(2)

(动画片剧照)

我想了想,告诉他,书中说“归宜洁持,否则不验。”意思是“回去后要洁持自爱,否则法术就不灵验了。接着哄他说:“就是听话、不撒谎,干干净净讲卫生···”

我说过就忘了,小孩子倒时记在了心里。

过了些天,电视里又重播这部动画片,儿子眼都不眨也重新看了一遍。

看完动画片,儿子对他妈妈说:“妈妈来证明一下,我这几天是不是很讲卫生又听话?”

他妈妈说,“是呀,我儿子这几天很乖,特别讲卫生,非常听话”。

这时,儿子站在床上,面对墙壁退后几步,嘴里说“爸爸,看我的----穿墙而过!”

我还在愣神,只见儿子踉跄几步冲向墙壁。“咚!”的一声,磕坐在床上。

这一幕,把我和妻子着实下了一大跳。

急忙上前抱起儿子,只见他额头已经磕紫了一大块。

孩子一边哭着一边说:“爸爸讲的,只要听话、讲卫生,就能穿墙而过···”

好在磕的不重,抱去街道卫生所处置了一下,并无大碍。

聊斋民间故事黄泉路(家中这段难忘往事)(3)

过后,我给儿子讲,“崂山道士”是《聊斋》书中编写的鬼怪故事,穿墙而过并不是真能做到的。这个故事是教育人们学习要不怕吃苦,持之以恒,不能刚学一点本领就去显摆。还警告他再也不许模仿动画片去做傻事了。

这个生活小插曲,儿子也一直没有忘记。稍大懂事后,要求我和他妈妈不许对别人讲他这段“英雄壮举”。

不知是不是受到“崂山道士”故事的启发,儿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习一直十分努力,为参加工作胜任本职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除了“崂山道士”,还有“画皮”、“宁采臣”、“黑山老妖”、“叶生”、“红玉”等名篇,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遥想三百多年前,蒲松龄老先生每天早晨起来,就虔诚地在大道边铺席于地,摆设茶水,坐待过往行人。以一壶茶、一杯水的代价搜集奇闻异事。历时四十余年,终于创作出不朽名著《聊斋志异》,真是不易。

如今,“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则不能不感谢蒲松龄老先生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