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用什么洗鼻器(冬季易鼻塞怎么办)(1)

漫画/小牛

冬季天气干燥,不少人感冒后出现鼻塞、流鼻涕的症状,洗鼻器因此成为了不少人居家必备的“神器”。不过,医生提醒,鼻腔冲洗主要适用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患者,并不是人人适用,洗鼻器使用不慎可能引发中耳炎。

此外,冬季容易流鼻血也困扰了不少人。医生们教您如何避开护鼻误区,让鼻腔顺利过冬。

鼻塞用什么洗鼻器(冬季易鼻塞怎么办)(2)

案例

使用洗鼻器孩子抗拒有人耳朵疼听力下降

近日,三岁的牛牛(化名)因为耳朵疼痛难忍,哭闹不止,被父母紧急送医。经检查,医生发现他耳道中鼓膜充血,诊断为急性中耳炎。“孩子之前感冒了,反复鼻塞、流鼻涕,我在网上看到有洗鼻‘神器’,就买回来给他通通鼻,没想到给孩子使用洗鼻器后不到两个小时,他就一直喊耳朵痛。”

牛牛妈妈购买的洗鼻壶,是通过手动按压把洗鼻盐水液灌入鼻腔,使用时需要把头侧向一边,洗鼻液从一侧鼻孔中冲入后,会从另一侧流出。“在给孩子洗鼻时,他一直抗拒,不是很配合,结果不仅没帮他减轻鼻子不适,还让他更难受,我很后悔。”牛牛妈妈说。

鼻炎患者晓林(化名)也上网购买了一个洗鼻器,每天清洗鼻子缓解鼻炎产生的不适感。在使用洗鼻器一段时间后,晓林发现耳朵老是疼,听力也有所下降。到医院就诊时,晓林说的一个细节引起了厦门市第五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刘海楼的注意。晓林说,为了确保鼻腔内部清洗干净,他每次捏洗鼻器的时候都会比较用力。刘海楼医生提醒道,使用洗鼻器清洗鼻腔,切勿用力过大,容易引发中耳炎,这也是晓林出现耳朵疼、听力下降的原因所在。

提醒

当心洗鼻器的冲力引发或加重鼻出血

“我在接诊过程中了解到,现在有不少家长会给孩子进行鼻腔清洗。”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康宁提醒道,儿童和老人需慎用洗鼻器。

人的耳鼻喉是相通的,儿童的咽鼓管更短且直,加上儿童在使用洗鼻器上配合度较低,一旦操作不慎,洗鼻液可能会进入耳部,鼻咽部的细菌和病毒就会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感染。因为高血压导致鼻出血的老人也不适合使用洗鼻器,由于老年人鼻腔后段的血管张力不好,洗鼻器的冲力容易使其出现或加重鼻出血症状。康宁表示,儿童和老人若确实需要进行鼻冲洗,可选择较为温和的喷雾式洗鼻器。

冲洗鼻腔的盐水不能使用纯净水

康宁医生提醒,在家自行使用洗鼻器进行鼻清洗时,需确保冲洗鼻腔的盐水清洁干净、温度适宜、浓度适中。使用蒸馏水或者煮沸后的温水,以保证使用的盐水清洁,尽可能地减少造成感染的风险。

鼻腔冲洗的盐水既不能使用纯净水替代,也不能使用浓度过高的盐水。由于渗透压的关系,纯净水可能会加重鼻腔黏膜的肿胀,加重鼻塞症状,而浓度过高的盐水则可能引起疼痛和刺激。

相关新闻

半夜躺在床上鼻出血血液进肺部引起肺炎

进入冬季后,随着气温降低、气候干燥,鼻出血的患者也有所增多。厦门市第五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刘海楼介绍说,近段时间,门诊和急诊均有接诊到鼻出血患者,各年龄段患者均有。引起鼻出血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冬季气候干燥引起鼻腔不适,患者喜欢抠鼻子引起鼻黏膜损伤。

小明(化名)的妈妈最近一天清晨起来,发现孩子的鼻子周边和枕头上有血迹,吓了一跳。到医院检查后,刘海楼判断,小孩子半夜睡觉过程中可能因鼻腔干燥引起不适,无意识地去抠鼻子,导致鼻黏膜损伤,引起出血。所幸出血量不大,并未引起其他病症反应。

刘海楼还曾接诊过一位半夜睡觉出现鼻出血的老年患者老刘(化名),不过,他就没有小明那么幸运了。老刘第二天醒来后,发现自己突然咳得厉害,有时还咳出了血,让老刘不知所措。到医院拍片检查,医生问诊后才发现,老刘半夜出现鼻出血后,没有起身处理,而是依旧躺在床上,鼻腔内的血液流入气管后进入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

提醒

鼻出血时切勿仰头应捏紧鼻翼稍低头

出现鼻出血时,很多人会下意识仰头阻止鼻血往外流,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刘海楼提醒,出血时要低头,而不是仰头。仰头容易使鼻血流到气管等部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流鼻血时应该用手指捏紧鼻翼两侧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两三分钟,并稍微低头。

与此同时,可用冷水或冰块冷敷额头或脖子,使鼻腔血管遇冷收缩,也可以起到辅助止血的作用。如果这样操作止血效果仍不明显,应及时就医查明鼻出血原因。刘海楼提醒,有高血压的老人或血液病患者出现鼻出血后较难止住,应尽早就医。

洗鼻器没那么神不能代替鼻用药

不少商家在广告中标榜,洗鼻器“除了能冲洗黏附于鼻腔内的各种过敏原和有害脏物外,还能治疗和预防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减少支气管及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洗鼻器真有那么神?康宁医生强调,洗鼻器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代替鼻用药物。刘海楼医生表示,有鼻腔干燥、鼻炎等鼻腔症状人群,可以推荐使用。但不建议健康人群使用。这是因为人的鼻腔本身具有自洁功能,用洗鼻器反而会破坏鼻腔的自洁能力,鼻子会变得脆弱,容易“生病”。

厦门晚报记者 叶芷蔚 颜梅丽 通讯员 李晓兰 黄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