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1)

山西稷山飞云洞,位于该县 化峪镇四合庄村北紫金山后顶端,是隋代教育家王通教书育人之处。 王通,字仲淹,道号文中子,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 584年)一说生于580年,现无考证。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617年) 隋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山西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2)

准备上山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3)

沿路山景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4)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5)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6)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7)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8)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9)

导游背着水和食物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10)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11)

天梯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12)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13)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14)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15)

飞云洞附近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16)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17)

飞云洞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18)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19)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20)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21)

飞云洞内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22)

继续前行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23)

无人机开始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24)

王通庙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25)

绩溪飞云洞(巡游稷山飞云洞)(26)

据说在隋文帝仁寿三年( 603),王通曾经“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但没有受到重用。大约是由于同乡薛道衡的推荐,才被授以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郎。王通并不满意,所以不久就“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

王通弃官归乡后,便潜心钻研孔子的“六经”,据说曾经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典,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经过潜心研究后,王通觉得学问有成,便模仿孔子,作《王氏六经》,或称《续六经》。并开始在家乡的白牛溪聚徒讲学,“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余人为俊颖,而以姚义慷慨,方之仲由;薛收理识,方之庄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