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是诸体皆擅的大诗人,他的七律七绝自不必是,就是不是那么耀眼的五绝,也有《登乐游原》这样的千古名篇传世。

今天我选四首李商隐的五绝,分享给大家。《登乐游原》太过熟悉,也就不再选入。

一、《天涯》

天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李商隐最美的四句诗(李商隐最经典的四首五绝)(1)

《天涯》是一情感极深沉哀婉,意境极艳丽凄美的五绝。

春日在天涯,第一句以乐景写哀情,开篇便将人拉入极怅惘的情绪之中。春天是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然而美好的事物得有人共赏,对于身在天涯的人来说,风光再美好,不过徒惹伤情罢了。

第二句将内心的伤感之情再推进一层,人在天涯,遭逢春光,本就让人伤感,偏又再遇黄昏。黄昏之时,是归家之时,往往引人思乡,对天身在天涯的人来说,黄错时内心的悲凉更是让人不堪忍受。

第一二句,用“天涯”二字顶真,读起来有连续不断之感,使诗人内心的伤感悲凉层层蓄积,直至奔溃。

三四句移情于物,写如果莺的啼哭有眼泪,那就为我洒向在开得最高的花吧。

莺的啼叫,本是很好听的,但在漂泊天涯的李商隐耳中,仿佛是在啼哭。

莺啼哭,泪湿花,意境凄美至极,李商隐用一个如此凄绝的意境结束全诗,读来令人不能自持。

二、《微雨》

微雨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李商隐最美的四句诗(李商隐最经典的四首五绝)(2)

咏物诗,是李商隐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大类作品,这首《微雨》,便将雨写得极有神韵。

微雨因其“微”,刚开始时,随着林霭飘动,难以区分,入夜之后,与夜同凉,渐渐的,才区分出来不是夜凉,而是微雨带来的凉意。

夜里,即使离窗很远,微雨的寒意依然侵入进来,连孤灯都仿佛带了一层凉意。

空旷的庭院靠近水池,池水上传过来了微雨落在上面的声音。

这首《微雨》,写微雨由难以觉察,到渐渐可感,再到寒侵入身,声闻于耳,写得细致入神,就像一种心绪,若有若无,到渐入心头,再到湮没身心。

三、《细雨》

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上一首《微雨》,是描写微雨给人带来的感受,“微”是感受,“细”则是形状,《细雨》,重在抒写由细雨触发的美好联想。

第一句用比喻的手法来写细雨,雨之细密飘洒,如同天宫白玉堂挂着的帷幕。

第二句由比喻接入联想,眼前之雨如仙宫之帷幕,于是进而想到了帷幕的碧牙床上,竹簟已经卷走。为什么要卷卷竹簟,因为细雨带来了凉意,已经不适合垫竹簟了。

李商隐最美的四句诗(李商隐最经典的四首五绝)(3)

第三句再进一步,由碧牙床再联想到巫山神女,而这个巫山神女,可能映射着李商隐现实生活中的曾经的某个女人,让他想到了当时二人的情意。

这种情意,李商隐用触觉来表达,他心底难忘的感觉,是那披散的秀发上那微微的寒意。

这些联想看起来很跳跃,实际上全在诗的神理之中,并没有脱离“雨”字,第一句是比喻写雨之状,第二句是以事写雨带来的秋凉,第三句巫山神女本就是与云雨相关的神女,第四句“发”可喻雨之状,“凉”可传雨之感,通篇仍在细雨二字中。

四、《忆梅》

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李商隐最美的四句诗(李商隐最经典的四首五绝)(4)

第一句“定定在天涯”写诗人李商隐滞留异乡,难以脱身归家。“定定”,是俚语,意即牢牢地,死死地。

第二句“依依向物华”,写诗人不能归家,便想去欣赏美好的春天景物,寻求慰藉。“依依”二字,写诗人仿佛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但从与第一句的对比之中,我们便可明白,诗人这是无可奈何之举,是自我排遣之举。

诗人本来是去欣赏盛开的百花的,然而他却回忆起了已经凋谢的梅花,这梅花最让人怨恨了,因为她开得太早,所以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诗人忆梅恨梅,实是梅花的境遇与他太相似。梅花开得早,就像早慧的李商隐,他们都太早经历风雨寒霜,最终,温暖的春光还没到来,梅花便已经凋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