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河微澜

洪凤鸣征兵(九旬防化老兵洪凤林)(1)

94岁洪凤林老人近照

“洪凤林同志:来信收到,关于你要求办学历的事,经查证,你提供的情况基本属实。根据总部(83)参联字5号文件有关精神规定,经研究,学院同意给你办理大专学历证明书。按规定,请寄来邮资和工本费叁元,以便办理证书用。此致,敬礼。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学历办。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六日。”

这是一封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的回信。信中的收件人洪凤林是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化学兵学校的第二期学员。

此前,洪凤林老人在自己的简历中,一直填写初中毕业,对于自己曾经上过两年半学的化学兵学校,到底按什么学历对待,老人写信问询后得到了上述答复。

老八路新使命

洪凤林,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吴桥县洪家寨村。1945年5月,16岁的他便加入八路军武工队,后长达6年时间担任通讯兵,经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30多次战役、战斗。到了1951年,洪凤林已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2军(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三纵改编)66师190团3营机枪连排长。当时,他们这支部队因为不断南下追击敌人,驻扎在属于浙江省舟山群岛的岱山岛。

岱山岛位于舟山本岛东北方向,地处杭州湾口外。岱山历史悠久。据岛上出土文物考证,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岛上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有文字记载的也有二千多年历史。

此前,国民党驻舟山的残余部队看到大势已去,借机悄然全部撤往台湾岛。

1952年6月的一天,团卫生队长来到洪凤林所在的三营,找到营长王广福说:“王营长,上面要每个营选一名党员干部,而且有文化、身体好的去学习,你看推荐谁?”

对自己的手下官兵了如指掌的王广福随即回答:“你看小洪行不?”

团卫生队长本来就是从这个三营调到团部的,对三营的人员情况也有所了解,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接着,王广福找到洪凤林说:“小洪,经过研究,营部推荐你出去学习,你准备一下,等团里尧参谋带着你们走。”

至于去哪里,学什么,学多久,营长没说,洪凤林没问,作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既是纪律,也是素养。

当天傍晚,包括洪凤林和尧参谋在内,他们6个人,带着自己的档案,乘着一艘木质机帆船,直奔宁波而去。

这艘木质机帆船是部队的装备,是水战和攻岛战斗所必须配备的。以前,和敌军交战期间,这些木船白天供官兵们练习水战,晚上则转移到有水的山坳里,挖沙成坑埋起来,一来,防止潮起潮落被海水带回海里,二来防止敌机偷袭炸毁。

夜色降临,这艘机帆船在浩渺的海面上,像是一支离弦的箭,乘风破浪,冲向远方;海风拂面,凉飕飕的感觉,可是大家心里都热乎乎的。他们知道,每个人都面临新的使命,必须像打仗一样去完成。

在“突突突”的机器声中,经过五六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100公里外的宁波,部队师部驻在这里。尧参谋带着大家下船,找到师部所在地,连同其他学员集合在一起,乘坐火车直奔北京而去。

石鹰山下

在前门火车站,洪凤林第一次看到了天安门,看到了天南门城楼上的领袖像。自从8年前加入人民军队,除了打仗就是行军,当伟大领袖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消息传遍全中国时,洪凤林和战友们欢呼雀跃,认为经过艰苦征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经过转车,一行人又乘坐火车到了北京北的昌平站,向西走,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阳坊镇石鹰山下。

学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多年后,洪风林回忆说:“当时,学校建成一座看起来很是壮观的实验大楼,其余都在施工中,大家只能寄居在农村民房里。”

也只是在报到时,洪凤林和其他学员们才知道上的这个学校叫“化学兵学校”。言谈话语之间,大家终于明白了,这个学校是学习“防毒”的。他们是第二批学员。

立时间,洪风林的脑海里联想起了曾经遇到看到和遇到的“有毒”事件。

在南方,时常可以看到深受日本鬼子细菌“毒”害的人们——肚子肿得老大锃亮,肚皮几乎透明,甚至能把内脏透视出来;还有的腿部肿的老高,走路困难。部队严禁战士们在野外水沟水湾取水喝,告诫大家:“日本鬼子投放的细菌、化学品等毒物,很容易通过水流传播,一旦随便喝水,就有可能中招。”

还有一次,淮海战役期间,洪凤林和两名警卫员骑马跟随师政委王六生去前线督战,走着走着,可是能嗅到了异味,王六生政委突然喊道:“注意,有毒,赶紧湿毛巾捂嘴!”洪凤林和警卫员们手忙脚乱地从地上用毛巾搓一把雪,捂在嘴和鼻子上。那时,黄维兵团为挽回败局,曾经对我军使用过催泪瓦斯,所以,大家对此还是有一定的防范常识,并且知道对于细菌,可以通过清淤、挖草、撒石灰和使用“666”进行消毒。

由于学校还在施工,加上,从四川江津转移过来的第一批学员,大家分散居住在方圆40里的农村民居里。洪凤林和战友们居住的村子叫前沙涧村,是土改后地主腾出来的房子。后来,在这里,洪凤林还遇到了自己的爱人。

大约等待了一周左右,全国各地的学员到齐。学校组织新学员进行了入学考试,分政治、军事两项,然后,按照学员的文化程度编队,划分了三个大队,洪凤林被编入三大队。

接着是开学典礼,校长张廼更讲话。

张廼更在讲话中说:化学兵学校是经过毛主席批准、周总理关怀建立的,是完善我军兵种,实现军队现代化的需要,是适应现代战争和抗美援朝的需要。他要求大家要好好地学,学好了,要用了,不但当前有用,今后更有用。

张廼更,身材魁伟,相貌堂堂,讲话干脆利索,给洪凤林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得知,1951年春天,担任第10兵团政治部秘书长的张廼更接到总政治部通知,要他出任化学兵学校校长。

他是当时我军高级将领中,少有的懂化学的高材生——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本来他做着入朝作战的打算,没想到接到了新任务。

洪凤鸣征兵(九旬防化老兵洪凤林)(2)

毕业证

开学了,由于条件所限,都是露天教学。老师讲课时,由4个学员轮流给老师抬架黑板,每个人除了发给教材、笔记本外,每个人还有一个马扎用于坐着听讲。

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16门课程,洪凤林都取得优良成绩。期间,由于读书太少,他和大部分学员一样,学起来很是费劲儿,但是,凭着一股子战争年代造就的坚强毅力,终于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入朝实习

在圆满完成规定课程后,洪凤林和战友们还在朝鲜呆了半年。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尾声,他和战友们除了指导志愿军战士如何防范各类细菌、化学武器外,主要工作是采集可疑物品。一次,前沿放哨的志愿军战士发现,大冬天的,一颗没有爆炸的炸弹里,爬出了蚊子、苍蝇和老鼠,赶紧报告了后方,洪凤林和战友们穿戴好防护面具,利用学习到的知识,把可疑物品和那些爬行飞行的东西捕捉住,通过上级带回国内交由专家研究去了。半年后,洪凤林结束了在朝鲜的实习,回到学校。

期间,校舍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设计,到1954年上半年,一所教学、生活设施比较配套,公用设备自成体系,绿树成荫的防化专业军事学校,在一个砂石弥漫和荒草丛生的山洼里建成了。然而,洪凤林和同期战友们却毕业离开了。他被分配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2军,驻地浙江江山。

防化主任

1960年5月10日,第12军军长李德生、政委史景班签署任命书:任命洪凤林为炮兵第三百一十四团司令部防化主任。

洪凤鸣征兵(九旬防化老兵洪凤林)(3)

李德生、史景班签署的任命书

这一时期,全军的防化业务部门也陆续组建起来。1953年4月中央军委颁发的编制方案中,规定陆军的军、师、团均设化学主任,营设化学指导员。1954年5月,又规定将各级化学主任(化学指导员)和化学防御连、排,改称防化学主任(防化学指导员)和防化学连、排。各一级军区的司令部均下设防化学兵处,二级军区设防化学兵主任。至1955年底,陆军各师均组建了直属的独立防化连、防化排,部分军区组建了独立防化学营。同一时期,海军、空军和志愿军中的各级防化部门和防化分队也相继组建起来,并广泛开展专业训练和“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武器)训练,在执行演习训练和作战任务中不断提高部队作战能力。

1964年,洪凤林转业到了乐陵市,结束了20年的军人生涯。现在,老人身体健康,每天通过看电视,关心着军队建设和国家大事。他还教育子女,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永不褪色,做一名合格党员。

附:中国人民解放军化学兵学校沿革

1950年12月11日,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所化学兵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化学兵学校。

1958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兵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从1960年开始分建与扩建:将刚刚新建的防化兵工程系调出,交给有关兵种,扩建为单独的兵种工程技术学院——防化兵指挥工程学院。

1969年,防化学兵工程学院、防化学兵学校合并,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技术学校。

1975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校。

1978年,升格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

1986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2011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

2015年,改隶新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作者简介:玉河微澜,本名宫玉河,男,1965年出生,山东省平原县人;高级政工师、经济师;银行总行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