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作为民间流传的一种智慧,是古人对先前经验的总结,世世代代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更是在现当下成为了考证民风民俗的一大关键,是本土人们生活中的“百科全书”。但是一句俗语,经过不同时代的演变,其意思有可能就截然相反。
例如古人常说的“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原意是用来形容人在不同阶段的特征,但是现在却成了人们的一句玩笑之语,用来形容女人。而这样的一句话从古至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意呢?这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
三十如狼,桀骜不驯
其实这句简单的俗语,古人想要点出的是如狼似虎般的品格,最早在寻常百姓那里,是用来告诫人在三四十岁的不同阶段应该如何去做,用这样的方法才能更好的把握人生。
“三十如狼”,当人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这时褪去了年少的青涩与无知,在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为家庭和事业打拼。此时有学识、有精力、不怕羞,是最好的向上改变命运的时机,所以要学会像“狼”一样有野心,敢于战斗,在逆境中不屈服,对生存执着追求。
“狼”一生中最重要的品格就是“桀骜善战”,在三十岁这样的大好年华,应该找到能够施展自己野心的舞台,在世人面前大展拳脚。而不是无所事事,在人生最该努力筑高楼的阶段一无所成,最终也只能眼看他人高楼起,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而自己只能饥寒交迫,藏身于瓦舍之间。
四十如虎,不怒自威
“四十如虎”,迈入四十岁的门槛,此时的人生已经过半,家业也应该趋于稳定,人应该经过三十岁像“狼”一样的桀骜不驯,而慢慢呈现如“虎”一般的威严与成熟。老虎在万兽之中,可以做主人,四十岁的人也应该能在家庭与事业中做得了主。
老虎是森林中的王者,不怒自威,一旦出现问题就能够及时压制,行走步路之间不急躁但却尽显风气。四十岁的人守着自己的小家,能够波澜不惊地处理生活中的变故,看似沉默寡言但却是老成持重,能得到家中与社会之人的尊重。
有着“晚清第一硬汉”之称的左宗棠,在四十岁的时候凭借着如虎一般的气势促使自己的事业走上了巅峰。左宗棠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落魄书生,家中清贫,三次进京赶考都无奈落榜。但是他却不甘于走向低谷,而是转变悲观的人生态度,将自己的格局放得更大,处变不惊地去应对挫折。后来左宗棠便从一介布衣慢慢地成为一品大官,带兵出征,为清朝挽回了不少失地。
时至今日,成熟女子
随着时代的流转,这样一句有着警醒作用的名言却变了味,在今天已经转变为形容成熟女子的语句,以表示她们对生理需求的渴望,但其实对于女人来说,并不是这么简单。
世人都说女子最好的年纪是年方二八,但是当女人度过青春靓丽的二十几岁,由原来的天真活泼变得深谙世道,到三十岁的年纪会更加成熟与刚强,没有了当年的柔弱与娇嫩,面对这样的转变,家庭中的男子一时之间无法接受,便用“如狼似虎”这样凶猛的动物来形容女人。
其次“为母则刚”,女人在三四十岁的年纪,一般都已经成家有孩子。无论是出于保护的目的还是严格教育的准则,母亲都必须变得勇敢与刚强,只有不再唯唯诺诺才能守护好自己的家庭,让孩子像期望的那样成为良才。
小结
这样一句“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在无形之中改变了原有的深意,并产生了对于女子的偏见,这其中的转变是需要我们去深思的。对于思想浅薄的人来说,他所听见什么就会认定为什么,而对于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讲,他们能够透过现象去研究最深刻的本质,从而得到自己的见解。
古人所流传下来的俗语,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着深刻的寓意的。对于这样的文化民俗,我们应该更好地去尊重与学习,体会其深意,而不是随波逐流,忘却他们的告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