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徐海锋,来源:招商宏观静思录,原标题:《招商宏观徐海锋 | 海外能源、电价上涨或助力我国全年出口超预期》

2020年疫情以来,各国为刺激经济实行宽松货币财政政策,同时经济复苏叠加地缘政治因素导 致大宗商品供需错配,当前即便是美联储、欧央行开启加息,能源价格仍然居高不下。从能源结构上来看,欧盟、美国等经济体已大范围使用天然气发电,随着煤炭和天然气价格上涨,电力价格也快速上涨。

根据投入产出表核算各国制造业对能源、电力的投入的技术经济关系,为了衡量制造业成本的上升,我们假设生产效率、技术水平等保持不变,“能源、电力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之间是线性关系,我们就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如果能源类价格上涨,金属制品、化学、焦炭、精炼石油和核燃料、运输设备等行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具体而言,能源类价格上涨50%,中国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和化学品和化学产品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投入成本将会分别上涨13.5%和13.1%。德国的运输设备、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电子和光学设备等投入成本将会分别上涨38.8%、12.4%和10%。

针对能源价格明显上涨,我国通过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等措施减轻海外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目前国内动力煤、天然气、电价等均明显低于海外。2022年8月,欧盟动力煤均价达到了233.96美元/吨,同比增长94.43%,按人民币折算后2022年欧盟动力煤价格约为中国的1.67倍,欧盟的天然气均价达到7.36元/立方米。8月底,德国、法国、英国等国电价高达600,630,600欧元/兆瓦时,换算成人名币每度电需要约4.1、4.3、4.1元。

我国哪些行业出口或受益?有两条线索,一是,欧盟哪些出口在快速下降?二是,我国哪些出口商品有竞争力?一方面,随着下半年用电高峰来临,欧盟高耗能行业或将出现停工减产。数据显示,欧盟的化学和石化、食品、饮料和烟草、机械、纸制品、钢铁等行业耗电量排在前列,基本与当前欧盟停工减产的行业对应。欧盟的船舶及浮动结构体、 铁道车辆轨道装置、金属制品、纸制品、化工和化学产品、杂项制品等出口正在快速下降。另一方面,除外需外,对内而言决定出口的根本因素还是产品贸易竞争力,我国的杂项制品、纺织制品、非金属制品、机电及零部件等行业贸易竞争力仍然突出,塑料制品、运输设备等行业贸易竞争力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正文

一、能源、电力价格上涨提升制造业成本

疫情以来各国为刺激经济实行宽松货币财政政策,同时经济复苏结合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大宗商品供需错配,目前即便是美联储、欧央行开启加息,能源价格仍然居高不下。自2021年以来,煤、石油、天然气价格一路走高,其中天然气、动力煤价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原油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趋势。截止2022年7月底,英国布伦特原油现货价较2020年底价格上涨112%, 欧洲ARA港动力煤价格上涨423%,纽卡斯尔NEWC动力煤价格上涨403%。

上海国际能源调整(招商宏观徐海锋)(1)

欧盟、美国等经济体已大范围使用天然气发电,煤炭和天然气价格上涨进一步推动电力价格上涨。以美国为例,发电部门是美国能源消费的最大部门,2019年该部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6.9%,2020年比重提升至38.5%。从电力部门的能源消耗结构来看,1949年到2018年,煤炭一直是美国发电用能的主要来源,但从2019年起天然气成为第一大发电用能源, 2020年天然气所占比重 33.6%,煤炭占比23.2%。数据显示,2007年至2020年,电力部门对煤炭的消耗减少了60.3%,与此同时,对天然气的消耗增长了70.9%。

上海国际能源调整(招商宏观徐海锋)(2)

在能源价格和电力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各经济体制造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从景气度来看,欧美日制造业PMI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欧盟的PMI降幅最为明显,2022年8月收录49.7(1月收录58.7)。边际需求走弱的原因之一就是高通胀抑制需求,并进一步反馈到生产端冲击。从产能利用率来看,欧盟自2021年底来各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工停产现象,产能利用率从2021年Q4开始下降,截至2022年Q2收录82.1(去年同期82.9)。

上海国际能源调整(招商宏观徐海锋)(3)

欧洲无疑是此次能源危机的重灾区,俄乌冲突加剧欧洲的能源供应紧缺,金属、化工、造纸等行业对电力的需求巨大,大部分企业只能选择暂时关闭工厂。CPEI(欧洲造纸工业联合会)宣布暂时停止整个欧洲的生产,而CEPI拥有欧盟18个成员国共计约895家纸浆、造纸和纸板厂的会员。海德鲁公司计划于9月关闭位于斯洛伐克的铝冶炼厂,并表示,关闭工厂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短期内没有改善迹象的超高电价”等不利因素。德国工商联合会(DIHK)发布研究报告称,在接受调查的3500家德国工业企业,约16%的企业认为自身有必要减少生产或放弃部分业务领域。这些企业中,近四分之一已减产停产,另有四分之一在减产过程中,剩下的一半企业正在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

上海国际能源调整(招商宏观徐海锋)(4)

二、从投入产出表看各国制造业对能源的依赖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有直接的生产联系外,还有间接联系,这使得各种产品间的相互消耗除了直接消耗外,还有间接消耗。 完全消耗系数是全部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 我们通过计算完全消耗系数来判断,行业每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电力供水 的投入量。 其中,亚洲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来自亚洲开发银行( ADB ),欧美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 两种来源的投入产出表行业分类基本一致,将制造业统一 为十二个行业,分别属于四大类别,分别为轻纺类制造业: 食品、饮料和烟草,纺织、皮革和鞋类,木材和木制品及软木,造纸、印刷和出版; 资源加工类制造业: 焦炭、精炼石油和核燃料,化学品和化学产品,橡胶和塑料,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其他非金属矿产品; 典型制造业: 机械、零件,电子和光学设备,运输设备; 以及其他制造业: 回收加工、其他制造业。

各国制造业对焦炭、精炼石油、核燃料等投入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在资源加工类行业,包括焦炭、精炼石油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品和化学产品制造业、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橡胶和塑料等。分国家看,中国在焦炭、精炼石油、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品和化学产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行业对焦炭、精炼石油、核燃料类产品的投入较高,行业单位产出需要投入的焦炭、精炼石油、核燃料类产品分别为0.14、0.15和0.08,其次为日本,分别需要投入0.11、0.16、0.07。

上海国际能源调整(招商宏观徐海锋)(5)

电力、燃气、水等投入在行业间较为平均,但化学品和化学产品制造业、基本金属、运输设备等加工类行业略微偏高。整体上看中国和德国各行业产出对于电力、天然气和供水的依赖程度相比于其他几个国家更高。其中中国的化学品和化学产品制造业,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出对电力、燃气、水的依赖程度最高,单位产出投入量分别为0.11和0.15;德国的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运输设备、电子和光学设备等完全消耗系数较高,单位产出需要投入0.21、0.73和0.17。

上海国际能源调整(招商宏观徐海锋)(6)

我们将焦炭原油和电力燃气类的完全消耗系数进行合并,作为行业能源大类投入的衡量指标,即某行业的单位产出需要投入的能源量。从行业层面来看,各国的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化学品和化学产品、焦炭、精炼石油和核燃料、运输设备、电子和光学设备等行业的产出更依赖能源类的投入,比如我国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和化学品的单位产出投入需要0.27和0.26,德国运输设备和电子和光学设备的单位产出投入需要0.78和0.20。

上海国际能源调整(招商宏观徐海锋)(7)

根据投入产出表核算各行业对能源、电力的投入的技术经济关系,为了衡量制造业成本的上升,我们假设生产效率、技术水平等保持不变,“能源、电力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之间是线性关系,我们就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如果焦炭和原油价格上涨,相对于轻纺工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焦炭、精炼石油和核燃料和化学产品制造业首先遭遇成本压力,食品、纺织等受影响较小。分行业来看,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涨50%,那么中国和日本焦炭、精炼石油、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品和化学产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行业的投入成本分别上涨7.0%、7.3%、4.0%和5.5%、8.0%、3.4%。中国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行业以及印度非金属矿产品行业投入成本分布上涨5.6%和4.5%,面临较大成本压力,而 韩国、英国、德国受到的影响较小。

如果水电及燃气价格上涨,金属制品、化学、运输设备等行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分行业来看,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50%,中国的化学品和化学产品制造业,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投入成本将会分别上涨5.8%和7.7%。德国的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电子和光学设备、运输设备等投入成本将会分别上涨10.4%、8.5%和36.3%。

总的来看,如果能源类价格上涨,金属制品、化学、焦炭、精炼石油和核燃料、运输设备等行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分行业来看,能源类价格上涨50%,那么中国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和化学品和化学产品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投入成本将会分别上涨13.5%和13.1%。德国的运输设备、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电子和光学设备等投入成本将会分别上涨38.8%、12.4%和10%。

三、能源成本优势下,哪些行业出口将受益?

针对能源价格明显上涨,我国有关部门积极应对,通过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等措施减轻海外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截止目前,中国的动力煤价格略微下降、整体稳定。而欧盟的动力煤价格增长明显, 2022年8月欧盟动力煤均价达到了233.96美元/吨,同比增长94.43%,按人民币折算后2022年欧盟动力煤价格约为中国的1.67倍。

上海国际能源调整(招商宏观徐海锋)(8)

天然气方面,我国的天然气价格稳定在3.5元/立方米上下浮动,近几年的价格变动幅度均不大;美国的天然气价格近四年均为最低,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全球第一,国内基本能够自给自足,而欧盟自2021年开始天然气价格显著上升,同比增长385.7%,2022年同样上涨幅度明显,截止2022年8月增长116.2%,2022年欧盟的天然气均价达到7.36元/立方米。

上海国际能源调整(招商宏观徐海锋)(9)

受能源端价格上涨、极端自然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欧洲工业电价也快速上涨。截至2022年8月,欧盟平均电价高达196.68欧元/兆瓦时,以人名币核算每度电需要近1.4元。其中8月25日欧盟工业用电价格达到388.38欧元/兆瓦时,换算为人名币核算,每度电需要约2.6元;其中,德国、法国、英国等国电价高达600,630,600欧元/兆瓦时,换算成人名币每度电需要约4.1、4.3、4.1元。而近两年我国实行保供稳价等举措,工业电价与2019年水平持平,因此国内企业能够享受更加低廉的生产成本。

上海国际能源调整(招商宏观徐海锋)(10)

我国哪些行业出口或受益?有两条线索,一是,欧盟哪些出口在快速下降?二是,我国哪些出口商品有竞争力?一方面,随着下半年用电高峰来临,欧盟高耗能行业或将出现停工减产。数据显示,2020年欧盟的化学和石化、食品、饮料和烟草、机械、纸制品、钢铁等行业耗电量排在前列,基本与当前欧盟停工减产的行业对应。截止2022年5月,欧盟的船舶及浮动结构体、 铁道车辆轨道装置、金属制品、纸制品、化工和化学产品、杂项制品等出口快速下降。另一方面,除外需外,对内而言决定出口的根本因素还是产品贸易竞争力,我国的杂项制品、纺织制品、非金属制品、机电及零部件等行业贸易竞争力仍然突出,塑料制品、运输设备等行业贸易竞争力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上海国际能源调整(招商宏观徐海锋)(11)

上海国际能源调整(招商宏观徐海锋)(12)

风险提示:

俄乌冲突持续,外需快速走弱。

本文源自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