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耕”新不负春,正是插秧好时节。3月25日,番禺区农科所优质水稻新品种培育基地呈现忙碌的春耕插秧景象。

当天下午,天公作美。记者在番禺区农科所优质水稻新品种培育基地看到,半个月前种植京包菜的30亩旱地现已全部翻耕成水田,田里波光粼粼,8位阿姨戴着斗篷、卷起裤脚、撸起袖子、埋头弓腰在田里忙碌着。她们每个人的身边摆在一只塑料盆,盆里装着秧苗,左手把着从塑料盆里取的秧苗,右手从左手中分出几根秧苗轻轻地插入田间,插过秧苗的田块披上“绿装”。不远处是育秧地,有旱育秧和水育秧,无论是旱育秧地块还是水育秧田块,都插着密密麻麻的标牌,每块标牌上写着不同的水稻品种,插秧的田埂上每隔一段距离也插着不同的水稻品种标牌。插秧的阿姨告诉记者,插的秧苗与标牌上的水稻品种相对应。

山北花海田园春耕忙 万象耕新不负春(1)

水田披上绿装

山北花海田园春耕忙 万象耕新不负春(2)

嫩嫩的旱育秧苗

山北花海田园春耕忙 万象耕新不负春(3)

农艺师观察记录秧苗的生长状况

据区农科所高级农艺师成太辉介绍,今年春季,优质水稻新品种培育基地种植水稻共38亩,其中,表证示范试验品种38个(指比较稳定的品种,含区农科所自己培育和引进的新品种),育种材料近千份(还需经过培育、改良的品种),表证示范试验品种经过示范种植后将向农户推广。当天,刚好是春耕插秧的第一天。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王汉文 阮汉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