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企业“传家宝”,致敬百年风华!

5月11日起,央视财经频道重磅上线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由百年兴业以来,百家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出镜,他们将各自企业的“传家宝”带到演播室现场,以企业掌门人的身份,讲述信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红色财经印记、探寻中国经济脉络。

今日第六集为您讲述“拨通移动时代的首部手机”

喂喂听见你的喂喂声(喂喂听得见吗)(1)

信物名称:“大哥大”

信物传承者:中国移动

信物年代:1987年

信物印迹:拨通中国移动时代的首部手机

信物讲述人:中国移动党组书记 董事长 杨杰

“喂~喂~喂,听得见吗”

“听见了!打通啦!”

“太神奇了,这电话连线都不用接!”

这段对白,对于已经进入智能通信时代的你是否有些久远和不可思议?在你的记忆里,是否有过一个像砖头一样厚重的黑色手机的印象?那个时候,它被称为“大哥大”。

喂喂听见你的喂喂声(喂喂听得见吗)(2)

1973年4月3日,世界上第一部手机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摩托罗拉实验室中诞生,1983年,摩托罗拉公司就推出了第一部商业手机,大小和半个砖头差不多,重量更是超过1公斤。在智能手机还没出现之前,通信行业的江湖是“大哥大”的,虽然机身现在看起来太庞大,信号偶尔也不好,但当时夹一个公文包再装一部手机就是地位的象征。那个时候这款手机的售价高达3995美元,在美国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那它又是何时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的呢?这源于时任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局长的李轶圣的一次跨国出差。

1984年,李轶圣出差去到瑞典,那也是他平生第一次见到“没有线的电话”,他盯着大拇指一样大小的屏幕和一堆数字按键出了神,他当下的第一反应是这个设备只能用于国内应急通信。

喂喂听见你的喂喂声(喂喂听得见吗)(3)

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一年,香港就有了移动电话。当大量港商来到广东洽谈业务时,带过来的“大哥大”却不能用,这严重影响了内地商业发展的速度。为了内地贸易发展能够更加顺畅,李轶圣立即组织人开始进行“大哥大”的成本核算,不算不知道,计算结果出来吓了所有人一跳,设备加终端手机,平均每个用户要支付五六万元。而当时,中国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一百多元,就算不吃不喝,使用这样一部手机的花费得是十几年的工资,这么贵的东西怎么可能用得起呢?

那个年代,固定电话还没有得到普及,“大哥大”的到来对市场有些拔苗助长的意思,所以推广它的难度可想而知。这时,一个被戏称为“借钱买鸡,下蛋还钱”的模式被提出,即贷款发展移动通信。可是,“万一养的不是母鸡是公鸡,生不出蛋怎么办?”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

喂喂听见你的喂喂声(喂喂听得见吗)(4)

得知计算结果的李轶圣并没有退缩,快马加鞭地将方案于1986年汇报到邮电部,并找到了广东省政府寻求到1000万美元的贷款支持。1987年11月18日,原邮电部部长杨泰芳在移动电话网的首期工程开通仪式上,向远在北京的同事拨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喂~喂~能听见吗~”如此简短的一通电话令在场的人个个热血沸腾,这一天,意味着中国正式步入移动通信时代。

喂喂听见你的喂喂声(喂喂听得见吗)(5)

后来,“大哥大”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徐峰在购买手机后得到了一张纸,上面手抄了一百个号码。工作人员说:“手机号都在这了,你随便挑。”徐峰最后果断选择了“901088”这个号码,其中“9010”是广东省的区号,“88”号则是作为生意人的徐峰讨的一个彩头。那个时候购买手机都是带着支票支付,而此时的工作人员又犯了难,虽然大哥大已经进入了市场,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给大哥大定价。于是对徐峰说“要不然这样,你把手机先拿回去,过几天我们有定价了,再把那个钱填上。”就这样,一脸疑惑的徐峰压下了支票,带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手机。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办公室,马上用手机给办公室的座机拨通了电话,真切的感受到了无线电话在空中传播的声音。在此后的几十年,“大哥大”的普及速度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作为中国第一个使用手机的人,便捷的通信帮助徐峰在生意上稳固不少,同时期还有很多像徐峰一样的人,早早用上了“大哥大”,成为了当时经济发展的第一批受益者。

喂喂听见你的喂喂声(喂喂听得见吗)(6)

回望这一段历史,正是老一代通信人的远见和坚持,让广东乃至中国的移动电话业务幸运地早降生了几年,也为我国移动通信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十年来,中国通信业成就瞩目,在移动通信领域,经历了1G时代的空白、2G时代跟随国际标准前行,到3G时代肩负使命进行突破,终于有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标准,再到4G时代,用户数占全球50%以上。今天的5G时代更是拥有话语权,引领世界,中国通信业正在向着“网络强国”的目标迈进。这一切的背后,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是时代的变迁。

喂喂听见你的喂喂声(喂喂听得见吗)(7)

来源:央视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