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春秋时期,孔孟文化盛行,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掀起了一场文化盛宴,也留给了后世不少璀璨辉煌的文化建筑瑰宝。为了纪念孔子的杰出贡献,我国有很多地方设立了孔庙,比如北京孔庙、云南建水文庙、山东曲阜的孔庙等,而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陕西洛南纪念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洛南文庙,它被称为“陕南第一文庙”,比西安钟楼早修建14年,成为很多游客争相拜访的文化艺术圣地。

洛南博物馆风光(为什么会成为洛南县博物馆)(1)

洛南文庙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城的西街,属于城中心位置,根据州志县志的记载,洛南文庙是在明朝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建造的,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占地总面积是3115平方米,是洛南县城保护最完整的纵轴式的古建筑群,也是目前洛南县博物馆的所在地,里面有珍贵的收藏文物大约3400件,可见有多值钱,难怪会成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也受到了五湖四海去商洛旅游的必去景点之一。

洛南博物馆风光(为什么会成为洛南县博物馆)(2)

近两年,随着研学游热度得增高,作为华夏文明诞生地,三秦大地自然首当其冲,成为众多研学试点的重点省市,而洛南文庙作为祭祀孔子的庙宇,自然受到了很多关注。很多家长、老师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前来观赏,了解我国古建筑的艺术魅力和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而现在秋高气爽,正是游玩的好时机。自驾游从商洛出发,途中经过环城北路、沪陕高速到然后到达洛南县城。洛南县城其实不大,文庙也很好找,当你来到它的门前时,你会被它古老沧桑,浑厚古朴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打动,朱红色的庙门看起来古色古香,上面的雕梁画栋也巧夺天工。蓝底金字的牌匾上写着“道冠古今”,此刻就想立马冲进去探个究竟。

洛南博物馆风光(为什么会成为洛南县博物馆)(3)

为了让更多的人继承并发扬孔子文化,洛南文庙是不需要门票的。从大门进去后,便是前院。前院的正中方向是木牌楼,名叫“棂星门”,高大雄伟的竖立在前方,给人一种肃穆之感,也是文庙里的主要建筑。大门高度大约是25.2米,进深是4.95米,面部轮廓是17.6米,总占地面积是89平方米。它是由四个柱子撑起的三层楼,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正楼。

洛南博物馆风光(为什么会成为洛南县博物馆)(4)

正楼给人一种雄厚之气,上檐的花脊上绘有六兽,色彩鲜艳,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透着股壮丽之感。檐下的斗拱微微翘起,形成上下12角檐牙高啄,再搭配四周的花鸟,相得益彰,分外耀眼。另外,4个柱子的左右有8个石鼓,紧紧地依靠在柱根旁,呈守卫者姿势,威武雄壮。

洛南博物馆风光(为什么会成为洛南县博物馆)(5)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中门,中门的院子中央有三间戟门,两边的叫月亮门,从门中进去,首先便能看到一个泮池,上面架了两座石桥,两旁有栏杆,这样加强了安保设施。其中,西边有忠义祠和乡贤祠,东边有尊经阁和宦祠,顾名思义,便能想到这些祠堂的作用,甚至于也有人会来这里缅怀先人,以此激励自己。

洛南博物馆风光(为什么会成为洛南县博物馆)(6)

洛南博物馆风光(为什么会成为洛南县博物馆)(7)

再往后走,便是后院。后院的正中方向是大成殿,大殿的前面是月台,两边是厢房,东西各七间,明七暗五,是单檐歇山顶的建筑风格。大成殿通长14.85米,进深是11米,构成部分是台基、屋顶和屋架。屋顶是五脊罗列,花纹里秀有藏龙,脊首的方向看着好像一座塔,并在屋顶上铺有桔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就好像孔子思想在照亮人生。大成殿前的月台长度是15.2米,宽度是8.1米,总面积是113.1平方米,在中间的斜面台阶上雕刻蟠螭翔凤,栩栩如生,华丽壮观,让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现代很多人总喜欢用高楼大厦来评判一个地方到底发达不发达,我想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估计才是价值连城的。

洛南博物馆风光(为什么会成为洛南县博物馆)(8)

洛南博物馆风光(为什么会成为洛南县博物馆)(9)

观赏了古建筑的优雅风姿,再来欣赏这里的文物典藏,让人对古代先贤的智慧钦佩不已,也带给人一番终生难忘的视觉享受。也是洛南县的教育、文化、政治、活动、事业的中心,经常会举办一些博物馆的活动,让世界各地的游客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将这些儒家思想的精华传递给下一代。参观完了后,出来吃一下当地的美食,比如寺坡橡子凉粉、洛源豆腐干等,顺便感受当地的人文风情。

洛南博物馆风光(为什么会成为洛南县博物馆)(10)

另外因为这里属于半湿润的季风性气候,所以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干燥,夏天湿润多雨,最适宜游玩的时间便是春秋。所以,趁着时间正好,找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来洛南文庙转转,让你感受一下我国古建筑的特有魅力,参观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找寻那个年代的踪迹,给心情放个假,让自己以更好地激情投入到生活、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