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轮胎一直都是汽车厂商与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轮胎的好坏,轻则影响舒适,重则可以影响车辆行驶安全。而庞大的需求加上轮胎本身也属于汽车易损部件催生了不少轮胎制造商,这其中,曾经较为辉煌的锦湖轮胎就是代表之一。

3.15晚会曾榜上有名 连续多年亏损

提起锦湖轮胎,一定会谈起的就是2011年被央视3.15栏目组曝光返炼,存在造假行为的事件,此事件对锦湖轮胎的影响之大,据当时财经新闻报道称,造假事件捅破后,仅上海各大经销商就累计有超过7万条轮胎滞销,并引来经销商的集体维权,讨要说法。而其后,锦湖轮胎也江河日下,连年亏损,到被青岛双星收购时已经有高达1.3万亿韩元债务无法偿还。

不打悲情牌销量全靠实力(经销商举步维艰)(1)

被青岛双星以39亿元收购后,锦湖轮胎得以慢慢恢复,根据其发布的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全年实现营业利润373亿韩元,但实际上锦湖轮胎2019年的销售额同比减少7.4%,而获得盈利主要与降低成本有关,至于是如何降低的,或许又是一个问题。

而在小编看来,2019年的盈利不会是锦湖轮胎向好的开始,反而,可能是其近几年来的一个高峰。

不打悲情牌销量全靠实力(经销商举步维艰)(2)

与经销商买卖合同纠纷众多 问题呼之欲出

首先是2020年市场情况不佳,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很多行业今年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汽车行业尤甚,作为配件的轮胎自然不会太好。而除此之外,更多的是锦湖轮胎与一众经销商的关系,了解过后也是直叫人啧啧称奇。

不打悲情牌销量全靠实力(经销商举步维艰)(3)

小编无意间通过启信宝发现,锦湖轮胎的司法涉诉竟然高达486条,主要问题为与经销商伙伴的买卖合同纠纷。尽管在这些诉讼中锦湖轮胎基本为原告或者申请执行人,但是作为供应商与如此多经销商的关系如此紧张说明锦湖轮胎也并非善辈。

另外一方面,2020年,关于锦湖轮胎作为原告或者申请执行人的裁判文书有九张,其中多张为关于合同卖卖纠纷的判决文书。不得不说,在疫情之下,不少锦湖轮胎的经销商被执行无异于雪上加霜。

不打悲情牌销量全靠实力(经销商举步维艰)(4)

从判决书来说,锦湖轮胎多为胜诉方,如此来说,证明锦湖轮胎应该是有理的一方,但是根据有关经销商的反馈,锦湖轮胎作为供应商存在不按合同发货的违约行为,这导致他们公司堆积90多万元的货物,其中一个名为神州公司的锦湖轮胎经销商如是表明。

实际上,一个问题值得思考,那就是为何锦湖轮胎与经销商有如此多买卖合同的纠纷问题,为何有如此多经销商法人宁愿被列为失信人员也不愿付货款。不排除有为钱不惜一切代价的人存在,但更多应该是因为代理销售锦湖轮胎无盈利可言。

不打悲情牌销量全靠实力(经销商举步维艰)(5)

根据经济观察网的一篇文章指出,2011年以前,锦湖轮胎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五分之一,但自从2011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该公司未按规定配比生产引发爆胎等安全隐患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顿失信心,市场份额跌落至10%-15%。按此数据来说,锦湖轮胎的经销商没有盈利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市场份额下滑,消费者不再信任锦湖轮胎,经销商赚不到钱要么死撑,然后就是拖欠货款,要么退网。所以不出意外,锦湖轮胎的经销商应该比之前高峰时期会减少很多。同时,小编认为,若是以锦湖轮胎当前与经销商的关系来看,未来经销商会越来越少,同时也难以找到新的经销商伙伴,因为不仅有品牌认可度越来越低导致销量下跌,还有锦湖轮胎作为供应商的不人道、不知体恤。

不打悲情牌销量全靠实力(经销商举步维艰)(6)

写在最后

对于实体产业来说,质量是第一生命,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锦湖轮胎应该说是有着不错的历史背景,但确实是将一手好牌打烂了。此外,以小编猜测,今年的3.15晚会应该快了,今年是3.15晚会的三十周年,如果说晚会节目组来一个“回忆过去”的片段的话,不知锦湖轮胎会不会再次被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