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2新变化(欢乐颂2收视大热)(1)

探讨《欢乐颂2》的地位,应该有纵横两条主线,横线是2017热播的剧集,包括《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民的名义》、《大唐荣耀》、《孤芳不自赏》、《白鹿原》,纵线是近年来的年度热播剧,比如《离婚律师》、《盗墓笔记》、《北京爱情故事》、《余罪》、《小别离》。我们可以看到,两季《欢乐颂》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不是那种架空现实的低幼口味剧,也不是带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大剧。它有点像《六人行》这样的喜剧,五个邻居撑起了所有故事;更像是《欲望都市》清心寡欲的中国版——可以说是《节欲都市》,还好,据说安迪即将未婚先孕了。国产剧集对都市女性生活的界定,《欢乐颂》系列可以说是集大成者;包括闺蜜之间对彼此情感生活的探讨,现代女性跟恶婆婆的对峙、原生家庭对当下生活的影响都在剧中有详尽体现。太多女性可以拿出某一集来对照,说一句“樊胜美就是我”,或者“曲筱绡就是我”。这部戏说出了女性生活的一个真相:欢乐大多数时候是名义上的,就跟《欢乐颂2》一样,在偶尔小小的欢愉之外,大部分时间,是每个人都有心灵微恙或情感急诊,而且此女的治愈与彼女的复发总是此起彼伏。

在崩塌和谅解之间

陪五位女主角走了六七十集,她们不时成为话题焦点,尤其安迪在两季《欢乐颂》里人设崩塌,最值得玩味。第一季里安迪还比较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职场高阶战士、金领海归、情场入门级玩家的角色,到了第二季,她突然丢掉了观众的偏爱。坦白说,编剧给她的设定也太奇葩了,天价遗产砸到身上,她欲拒还迎反反复复,背后的理由和心理变化都无法说服站在全知视角的粉丝们。在这个被上司、男友、邻居钟爱的女性身上,看不出有哪点能力、哪点才华甚至没有情商和智商来担当起编剧的疼爱;除了碾压,她没有其他说理的方法。在这一季,安迪活出了本属于曲筱绡的不讲理。

这种观众好感的崩塌,显然隐藏了编剧的意图。随着安迪与小包总感情的进展,这种反转已经就位。安迪身上事业女性的设定,会在她成为未婚妈妈的时刻突然启动,制造更大的冲突。包括曲筱绡的破产、樊胜美继续卖惨,编剧会让看上去无法解开的死结,在生活的残酷真相前找到新的出路——起码赵医生不需要担心收入差距了。实际上,《欢乐颂2》将现实题材剧集推到了一个新的位置:不同于男性社会角色的线性变换,女性角色需要在情场、职场、家庭里不断切换,因而对社会的呈现更加多元。在这一领域形象的崩塌,正是在另一领域形象重建的开端;这也是该剧魅力之所在。

应勤这个名字

就像《渴望》里出现了一个王沪生一样,《欢乐颂2》也成功地打造了一个鄙视链底端人物应勤。 IT圈子里热议“为什么一个程序员会爱上一个咖啡小妹”,这个视角显然过于男性。在女性观众看来,应勤代表了各种负面评价之大成。他本是经济适用男,头脑里残存着封建社会的一套,配置上有个奇葩属性的妈妈,前史又是个拎不清的憨人,等到有了未婚妻后突然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该果断的时候拖沓,该斩乱麻的时候玩暧昧。应该说,应勤的出现,把王柏川从鄙视链里拯救了出来。编剧在这个角色上的用力,使得程序员们在情场的集体形象大受折损。

作为一个话题级的剧集,《欢乐颂2》的意义在于廓清了一些说教无法抵达的领域,把糟粕和现代性展现给观众。其实编剧对赵医生、小包总的演绎也带有女性视角的批评意味。在美剧、日剧里司空见惯的价值取舍,在《欢乐颂2》里被放大成戏剧冲突,让观众看清了每个社会模型之间的理念差异。换言之,《欢乐颂2》难得走在了社会氛围的前列——即使不是最前列,仍然制造了冲突,让本身轻喜剧的剧集超越了闺蜜闲操心的水平。应勤从此成为一个符号,甚至是一个武器,当住在其他楼层的顾念面对奇葩时,应勤成为信手拈来的大杀器。

跟着导演学新词

如果开一个盘口,预估五位女生到底什么时候出嫁,我猜大概得五百集左右。没办法,好男人成长得太慢,等他们长大,才能把应勤、小包总、王柏川之流从婚恋市场顶替出去。重要的不仅是男主角,更是男主角所在的原生家庭——这个新词的普及,应该归功于《欢乐颂》系列的热播。观众们看到,不仅是大观园里的贾母复活,更要命的是贾母还变形了,她穷的时候是樊胜美的老妈,退休的状态是应勤的妈妈,暴富的时候就是小包总的亲妈。原生家庭的影响,让各位头面光鲜的都市才俊,在感情问题面前暴露出半封建半现代的真相。

《欢乐颂》系列的热播,很大程度归功于选角精准。樊胜美、曲筱绡都很传神,杨紫的演技简直爆发,邱莹莹这个角色活灵活现;我唯一不满的是,关关应该找一个颜值更低一点的女生演绎,她扮演文艺女青年颜值太过高配了。安迪让刘涛来演,有一种惫赖的感觉。按照设定,安迪完全可以把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全部解决,结果还要赖在贫民窟里不走。

其他四个人几乎是给她解闷的,她的三个陪衬就住在隔壁,天天哀号“我妈坑我”“我男朋友奇葩”“我没文化好自卑”,还房租自负。这种心理纾解办法,真让我大开眼界。

隔壁台的田小娥

在《欢乐颂2》热播之际,隔壁台的《白鹿原》收视率并不理想。一部严肃的具有史诗雄心的作品,确实很难吸引到需要放松和娱乐的观众;不过拿两部剧里的女性角色对照,也让人颇有收获。不客气地说,田小娥这个角色,是22楼每个女性都没有实现的高度。她的突破性不在于对世俗眼光的冒犯,而在于身处极其被动的人生中,活出了勇气和血性。 22楼每个女性拥有的生活,都是白鹿原上女性们无法企及的;而田小娥式的困局,远超过从安迪到樊胜美的困难。在白家、鹿家两个代表白鹿原旧势力之间,田小娥都不被接受,她挣扎到最后一刻,活出了一个真我出来。尽管黑娃和白孝文先后主宰了白鹿原,这个女性的光芒压倒了匪气和官气,让两位男主角显得渺小而落后。

跟隔壁台相比,《欢乐颂2》里女性的现代性并不够。 22楼里五个女性,各自代表了一方面的缺陷:曲筱绡文化上的自惭、关雎尔女性魅力上的缺乏、邱莹莹大城市立足能力的欠缺、樊胜美原生家庭的羁绊、安迪童年阴影的纠结。这些缺陷的治愈,往往需要持续不断的“猛药”,所以赵医生带小曲听交响乐,关关遇到了独具慧眼的音乐人,安迪更是连续耗尽了两位商界才俊。反观田小娥,基本上人生都是短板,仍然在死水般的白鹿原上活出了色彩。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窑洞里的田小娥和22楼的五朵金花之间,到底把什么丢在了爬楼过程里;有24小时的热水供应,就能代表你比田小娥先进吗?

米荆玉

[编辑: 焦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