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密切相关。所以中医所讲的肾是功能的概念,而不是器官的概念。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记载:“肾见戊已死,是谓真脏见皆死。”,因此无论长寿养生,还是治病调理,都离不开肾。因此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肾气虚?肾气虚后怎么办?

金匮肾气丸治肾虚歌诀(肾气虚百病欺解读补气名方)(1)

那么什么是肾气虚?肾气虚是指肾气不足,推动、调控、防御、固摄等作用减退的病理变化。简而言之就是因能量不够、功能减退。外在表现就是气短自汗、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同时肾气虚患者也表现出固摄和运化液体能力不足,如小便清长、量多、夜尿、遗尿、尿失禁,或尿有余沥,留有余滴等情况。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前段时间 门诊有一患者 男,64岁,患小便不尽已4个月余。伴随耳鸣,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炎,服用2个月的药,没有很大改善,来我中医门诊要求治疗。据其所述尿急不能自禁,患者精神不振,头晕耳鸣、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口干口苦;再看一下舌象,舌头红,苔黄腻,脉细,两尺脉沉细无力。

金匮肾气丸治肾虚歌诀(肾气虚百病欺解读补气名方)(2)

从舌象上看患者肾气虚弱、下元不固、关门失约。根据患者症状患者最近出现耳鸣是因为肾气虚弱导致的,如《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这里所说的意思就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其功能依赖肾精的充养,所以耳从属于肾。腰膝酸软也是肾虚的表现。口干口苦则是由于脾胃失常,肝火太旺,肝胆犯胃,肝胆运作过度,气就上走,导致口苦,反酸水。因此需补肾固涩,助阳益气。

随拟出方子: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八味中药。

该方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温阳化气之效。方中茯苓利湿排浊、泽泻通调水道、丹皮降相火,为“三泻”。搭配温肾固阳的桂枝和附子,可以达到补阴中益阳、补阳中养阴的功效。方中加入了地黄、山药、山茱萸来增补阴精,有了阴精的加持,才保障了阳气化生之源,达到鼓舞肾气、提升肾阳的作用;茯苓、泽泻渗水于下,使水归水脏;牡丹皮凉血活血,清肝胆相火,避免体内过热。

金匮肾气丸治肾虚歌诀(肾气虚百病欺解读补气名方)(3)

因此这个方子既用了温补的药,补肾温阳,蒸腾体内津液滋阴补液,增加体内津液水分,又相对地用了寒药,用来滋阴补液,增加体内津液水分,把药效输送到全身,以达到补中有泻,补阴益阳、补阳养阴的功效。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提醒大家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辨证调理,不要自行抓药。】

我是沈医生,感谢你的关注和点赞。 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