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已经正式进入了酷暑!随着7.23进入大暑,又是中伏,接下来,我们每天的日常就是:热!热!热!

高温状态下,人体的最常见的反应就是出汗。有些人,稍微动一动,就会一身大汗,比如我们办公室的小胖子同事,一到夏天,基本整个人都是汗涔岑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却不管天气多热,也很少出汗。

俗话说:“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那么,到底是出汗多好,还是出汗少好呢?

怎么判断出汗多是身体虚还是热的(夏天无病三分虚)(1)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汗”。

有一种说法,出汗就是排毒,所以夏天多出汗,可以帮助身体排毒。其实汗水里99%的成分是水分, 另外1% 中含有尿素与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就它们和“毒”沾边,所以通过出汗起到的“排毒”作用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那为什么很多人说,运动出了汗之后会感觉浑身舒爽呢?因为出汗会促进新陈代谢,让身体更有活力,而最主要的是运动时大脑氧气和血液充足,让人精神倍增,还会释放出一种让人感到轻松快乐的物质:多巴胺。所以感到舒爽并不是出汗的功劳。

其实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本能反应。在热的时候,通过出汗来达到降温的目的,热量被带走了一部分,身体自然会感觉舒服一点。

但是,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过汗则伤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通过强迫手段,比如高温瑜伽、过度运动等方式被动大量出汗,则会损耗人体阳气,造成疲劳、心慌、头晕等不良反应,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而每个人因为体质不同,出汗量也会有不同,只要身体没有感觉不舒服,出多出少,并不用特别介意,都是正常的现象。

但如果异常出汗,就预示着身体某些方面的不足或虚弱,需要引起必要的重视。

头部出汗过多:头部是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会聚于头。如果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而身体却没什么汗,往往还伴有四肢无力、口舌干燥等,则说明阳气不足,气虚体弱。本身夏天无病三分虚,如果不保护好阳气,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

建议:平时少吹空调,少吃生冷食物,这些都是伤害人体阳气的东西。 饮食上多吃用一些温补的山药、蜂蜜、羊肉、生姜等。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早晚做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能够激发身体阳气。晚上要用温水泡泡脚,排出身体湿寒。这些都有助于提升阳气。

颈部、后背、心胸大量出汗:这些部位常常在入睡后出汗,半夜或天快亮时,出汗量较多,人醒来的时候又停止了,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盗汗”。更年期、低血糖以及一些疾病都会导致盗汗,肝火过旺、阴虚、阳虚、湿热等身体异常都会导致盗汗,也有可能是心脏出现了问题。如果平时就有心脏不适,忽然出现颈部、后背、心胸的大量出汗,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建议:因为很多原因都会导致盗汗,所以最好找专业人士确认原因,再进行对症解决。而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提高身体素质,调理饮食、积极锻炼身体都是很有必要的。

手脚多汗:手脚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出汗,则大多是因为脾胃不和。可以观察一下,如果手脚特别爱出汗的人,是不是经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积食、腹胀、腹泻等问题。

建议:日常多吃一些可以健脾养胃的食物,比如南瓜、淮山药、芡实、茯苓、白扁豆等,夏天非常适每周吃几次猪肚炖藕加莲子,有补益脾胃、降心火的效果。

不管是哪种情况,在夏天一定要警惕空调病,切忌一天到晚用空调,导致人体不能正常排汗,导致出现身体发虚、盗汗、精神不济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及时补充水分,出的汗就是人体流失的水分,一定要及时补充,避免身体出现缺水,导致血液黏稠。每天至少要喝2000ML左右的水,同时也可以从果蔬中摄取水分。

天气的燥热也会容易让人“情绪中暑”,容易焦躁、烦怒,要保持心情的冷静,俗话说心静自然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