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怎么提高跑量效率 说说运动强度与运动过度(1)

跑者:说说运动强度与运动过度

跑步两年半了,感觉在配速、耐力、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学习了一些关于跑步、运动的生理知识。

最近,感觉到出现了两个“停滞”:1.减肥减重停滞了,体重甚至还有反弹。2.提速停滞了,好像还有退步。这两个停滞的时间都有一年左右了,只是我自己没注意到,是近几天分析运动软件记录的历史数据时才确定的。

长期坚持跑步,跑三休一,每次跑步都在10公里以上,配速一般也在5′30″—6′之间,这样的跑量、消耗应该不算小,足够减肥了吧?何况我还有适度控制了饮食、调整食物结构,有段时间(今年春末夏初)还出现了营养不良,蹲下起立时偶尔会头晕。当时我还以为头晕是运动过度造成的。

有运动过度的感觉,但不减肥、不提速,艰苦锻炼却没有成效?为什么?

昨天在今日头条发文《跑者:说说提高配速有多难》,网友评论说:“你的运动强度不够!”

看过评论,反复琢磨,领悟到“运动疲劳”、“运动过度”与“运动强度”、“运动能力提升”之间不能划等号。

运动疲劳,不一定是运动强度高导致。比如低强度慢跑,跑的时间长了,肯定会疲劳,但慢跑的运动强度本身不高。就像罚站,静静地站立着,运动强度当然不高,但站几个小时会让人疲惫不堪。且,再怎么疲惫不堪也不能因此减肥多少、运动能力提升多少。

运动强度高,并不一定会导致运动疲劳。比如3—5次一组的200米无氧跑,可能会很累,但并不会导致一个训练有素的跑者疲劳。100米冲刺,强度很高,但不会导致严重疲劳,百米冲刺后,稍微休息几分钟就能恢复如常。

再有,运动过度肯定是疲劳的积累,但是运动疲劳不一定都会“积劳成疾”而成为“运动过度症”。大多数情况下运动疲劳通过一天、两天的时间休息就能恢复。而运动过度则往往症状比疲劳严重且比较难恢复,运动过度症可能需要十几二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修养、调理才能恢复。

按照超量恢复原理、周期性原理及锻炼强度原理,自己遭遇的“两个停滞”应该是运动强度不够:低强度长时间慢跑导致减肥停滞、提速停滞,又还疲惫不堪!这就是所谓“垃圾跑量”吧。

弄明白了运动强度、运动疲劳、运动过度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得调整一下自己的运动方式了:

1.日常“锻炼”中增强“训练”意识,在健身锻炼时加入更多的“竞技训练”科目。

2.多进行强度较高的间歇跑,比如无氧间歇跑、乳酸阈值跑等,减少长时间轻松跑,把有氧耐力跑作为LSD训练的主要科目。

3.加大核心力量、下肢力量训练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