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对于“老”的抵抗与叛逆,比想象中来得更猛烈一点。
年轻时候,她们是吹着高刘海、穿着喇叭裤、拎着三洋收录机去文化宫跳迪斯科的“新青年”。迈入中老年后,她们依然保留了这股潮流劲儿,“勇闯”专属年轻人的品牌店,打趣“这种样式30年前就流行过”。
AgeClub调查研究发现,随着更多享受过改革开放红利,接入移动互联网轨道的新时代老人的退休,他们的购买力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逐渐颠覆“老年人不舍得为自己花钱”的刻板印象。
中老年群体的消费升级,体现在产品选择上更加注重美丽与品质,消费需求向高水平、高层次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双十一,主打抗衰老的雅诗兰黛小棕瓶眼霜单品成交额突破2亿,由近50岁“李英爱”代言的“whoo后”跻身美妆品牌Top10榜单,足力健进入亿元俱乐部,与斯凯奇、clarks等知名品牌同列今年双11鞋品牌榜前10名。
其实中老年群体的消费实力在过去几年一直快速增长,而且尤其体现在鞋服配饰等与美、时尚相关的领域。
2018年阿里巴巴发布的《银发族消费升级数据》显示,60岁 群体双十一购物频次三年内翻了一番,人均购买丝巾数量从2条增长至5条,平均每年花销1500元在购置新衣上,银发族搜索服饰的热门词汇有“新款、洋气、百搭、AJ、小白鞋”等。
中老年女性对服装的旺盛需求已经支撑起一个庞大的线上品牌矩阵。
据AgeClub此前的中老年女装数据分析报告统计,目前国内至少产生50个以上年营达数千万至数亿元的中老年服装线上品牌,而且出现很多颇具特色的发展策略;
比如品类上有专做运动服、女裤、皮草、大码的,运营上有组建5000个VIP用户做社群的,也有今年迅速切入淘宝直播、单场观看人数超过万人的。
此外,还有突破服装行业惯性思维、从个性化定制化来开创高端市场,线上线下结合运营中老年用户的种种创新做法,正在推动中老年服装行业发生深刻变革。
近十年来,中老年群体对服装服饰的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事中老年女装十几年的韩都衣舍迪葵纳品牌创始人李涛,将其总结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买不到。商超长期以来都是老年人选购服装的主流渠道,中老年专柜数量少且款式陈旧、更新慢,老年人不得不选择定制或节省服装开支,凑付能穿就行。这个阶段,电商的兴起,给出了一条新的渠道,但也都是通过子女来满足老年人对服装的强烈需求。
- 第二阶段:买不对。解决了购买渠道问题后,接下来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合适”。这里既包含版型契合度、面料舒适度等硬指标没有完全符合老年人的需求,也包括款式少、设计旧、风格单一等软指标跟年轻女装差距很大。
- 第三阶段:不会搭。目前即将迎来的第三阶段,随着老年生活越来越丰富,为了应对各种场景对自身形象的要求,老年人不仅仅要“买的对”,还得“穿的对”,在什么场景中怎么穿搭更得体,成为他们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