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融宝小编读书和刚毕业的那几年,有两个行业简直是骗子的化身,相信很多80后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印象。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1)

如果当时你身边或者你本人从事保险工作,那么就知道我说的并不夸张,当时卖保险就跟传销一样,不断发展下线。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2)

事过境迁,如今我们说到保险行业已经没有当初的那种厌恶感,现在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银行都在代销保险类的理财产品。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3)

也就是说保险已经从传销转变成我们理财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金融产品,从传销变成了理财,这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于保险资金有了入市投资渠道。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4)

1995年,新中国保险业刚开始市场化发展不久,当时保险资金只能够投资三个地方。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5)

这也就意味着,保险公司拿到客户缴纳的保费后没有办法获得高收益。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6)

但是作为一家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又必须做到以下三件事: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7)

支撑这三件事的,实际上是一个要素: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8)

1998年10月,保险公司被批准可以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投资。简单来说,保险公司可以在银行缺现金的时候短期拆借,尽管收益率依然不高,但是比之前已经好了很多。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9)

1999年10月,保险资金被允许购买债券基金,这个是保险资金第一次被允许进入证卷市场。尽管限制依然很多,但至少保险公司已经可以投资三个市场了。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10)

2003年,保险资金购买债券的范围终于放开,不仅可以购买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央企债券,还可以购买高质量的企业债券。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11)

2004年10月份,限制进一步放开,保险公司终于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市场。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12)

2006年的时候保险资金又被允许间接投资一些基建项目,通过信托或者资管计划,保险资金可以简介参与到基建项目中去。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13)

2006年10月份,保险机构被允许投资商业银行的股权。这也是保险资金第一次被允许加入到股权投资中。通俗一点说,这个时候的保险公司已经可以控股银行了。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14)

2009年和2013年,保险资金投资范围进一步被放宽,包括不动产和金融衍生品。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15)

我们把整个过程梳理成一张表格(包括之前没有提及的),保险公司的全能职责越来越放宽。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16)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17)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的赚钱能力越来越强。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18)

这个时候的保险才是整整意义上的保险,可以说是金融市场无往不利的利器。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19)

以敢言著称的郎咸平就站出来炮轰:保险最不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销售佣金提成比投保金额还高,(PS:他真是这么说的)这明显不合理,而且销售业绩不好的时候,就会要求销售人员自己买保险......

郎咸平第二次说保险(郎咸平炮轰保险不是搞传销就是忽悠人)(20)

我必须要说明的是中国保险实在跟传销太像才让我们误以为它就是传销,而中国的传销又实在跟保险的代理人制度太相似才导致我们保险和传销傻傻分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