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爱岗敬业

有着无限的光荣与梦想

同样

他们也是普通劳动者

有着我们一样的爱恨情仇

劳模风采人物介绍图文并茂(劳模肖像他们的爱)(1)

在今天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

我们记录下了劳模的爱

他们的爱是一种大爱

是无私忘我的爱

这种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温暖

更多的是一种感动

光荣与梦想同在

1

爱职业 一笑一颦皆艺术

姓名:陈巧茹

单位:成都市川剧研究院

职业:川剧演员

1991年荣获成都市劳动模范称号

劳模风采人物介绍图文并茂(劳模肖像他们的爱)(2)

4月20日,阳光普照,春光明媚。李长海和公司工会主席王光华一起到定点扶贫帮扶对象——歧坪镇爱国村,看望慰问邹泽孝、郑昭、李桂华等12户贫困户,给每户送去了毛毯、食用油等慰问品。他还现场决定将该村邹德邦、郑勇招入公司,家门口实现就业。

像这样的感人事例,李长海还有很多。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因受“7·18”特大洪灾影响,公司遭受特大经济损失,经营陷入困境,生产陷入半停产状态,李长海动员技术精湛的员工到外面的企业上班,以解决他们家庭的燃眉之需。同时他作为总工程师,不遗余力,亲自讲解、手把手示范,经他培养的员工拥有精湛的实际操作技术,如胡波、李长源、侯凯等12位员工,都靠着一技之长在外省新的工厂里获得了优厚的待遇。对留在厂里的员工,他让他们暂时回家,他则将自己的住房抵押贷款按时足额的发放工资。

李长海作为公司的“当家人”,视职工为亲人。目前公司大多职工一半时间在厂里上班,一半时间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在场镇上帮助家里销售服装、食品等生意,家庭困难职工较多。于是他积极和苍溪县社保局沟通协调,让员工能购买社保。缴费时,有王光华、刘成邦、王泽凯、赵启明、赵启新等26位员工不能足额补缴费用,他提前预付给他们2年的工资以便缴费。公司仓库保管员佘仕贵,体弱多病,他以公司工会名义多次发放慰问金共2.5万元,并让佘仕贵的妻子吴慧珍到厂里上班,减轻了他的经济负担。还有车工李某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挣高薪,谁知新公司不久后裁员,李某工作没了着落,李长海得知后,不计前嫌,让他回厂上班。

“做企业要有良心,做企业家要有爱心。”李长海这样说。为了让更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厂里上班、照顾家庭两不误,避免了夫妻、儿女两地分居,家庭成员之间相处更加和谐。李长海累计提供工作岗位300多个,解决城镇下岗职工10人,退伍军人12人,农村家庭困难户30多人。(记者 向晓文)

3

爱非洲 “探险”路上黑兄弟救他一命

姓名:徐 州

单位:中铁二局六公司亚吉铁路二分部

职业:铁道建设总工程师

2015年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劳模风采人物介绍图文并茂(劳模肖像他们的爱)(3)

“在埃塞修铁路,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探险家才行啊!”这是去年10月,徐州面对央视《焦点访谈》、《华人世界》栏目记者采访时,由衷地发出感叹。亚吉铁路是非洲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中国“筑梦一带一路”的重大建设工程。徐州的“探险”故事就发生在亚吉铁路开工不久。由于项目部标段地处埃塞俄比亚热带高原,地层以火山爆发而形成的火山岩、次生岩土为主,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沿线找不到符合标准的常规填料,50公里地段无料可填。为此,以徐州命名的中铁二局唯一的海外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了课题攻关小组,寻求对“火山灰”的级配和粘结性进行改良的方法。他带领12名工作室成员,在当地黑人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试验仪器,头顶非洲高原的炎炎烈日,每天徒步十几公里,对沿线土源进行取样、分析,半个月下来,脚磨破了皮,手搓出了茧。

一次,徐州和同事们在行进路上又遇到非洲高原常见的大冲沟,当地黑人轻松就跨过去了,而身材矮小的徐州,一脚踩滑,差点跌落下去。沟底既深,且乱石嶙峋,一旦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想起那次惊险的一幕,徐州至今心有余悸。“要不是黑娃兄弟眼疾手快拉我一把,你们今天就见不到我了。”徐州笑着对身边的同事说。走完铁路沿线100多公里,经过上千次的配比实验,徐州带领团队终于成功攻克“火山灰”技术,不仅解决了填料匮乏的难题,节约了巨额的工程建设成本,还为埃塞俄比亚找到了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施工技术和材料,为当地未来的建设发展拓展了资源。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徐州“扎根”非洲高原5年了。5年里,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2个月。忍着对妻子女儿的思念与愧疚,徐州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非洲“天路”的建设中,并且坚持在晚上补习英语,在对外迎检和接待俄罗斯专家团现场观摩时,全程用英语汇报,改善了在外 国专家眼中中国工程师不懂英文的印象。亚吉铁路正式开通后,央视新闻《焦点访谈》和《华人世界》两大栏目将镜头对准了徐州,称其为“‘新时期坦赞铁路’上的中国工程师”,打响了中铁制造在海外的响亮名号。(通讯员 田英 秦小明)

4

爱乡亲 帮扶十里八村奔小康

姓名:郭明

单位:巴中市国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职业:员工

2015年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劳模风采人物介绍图文并茂(劳模肖像他们的爱)(4)

4月春雨不断,地处低洼地带,进出白玉村的道泥泞不堪。郭明站在村口的大树下眉头紧锁,喃喃自语:“这路这么烂怎么发展产业呀!”回到家里,郭明一夜未眠,天亮之后他捐出了20万元,为群众修葺了这条进出村的道路。面对故土的困难,这个2015年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农民增收致富领域的代表人物郭明再一次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郭明1996年外出务工,一直从事水果销售的他最终打拼出了自己的事业。自己富了,在努力过好自己生活的同时,不忘回报故土,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郭明十多年来从未变过的想法。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积极为本村外出务工人员牵线搭桥,先后组织韩才林等500余人到外地从事水果销售和种植工作,年务工收入近2000万元……如今,该村90%的人都奔了小康生活。

郭成功就是在郭明帮扶之下走向小康的典型代表,他长年在外打工,一直不温不火,在郭明的帮助下建起了养猪场、酒厂,如今他在市区买了房子,还有贫困户刘昌能、郭成良等在郭明帮扶下也都脱贫摘了帽。

说实话,郭明奋斗的这几十年还真不容易!“每一次的努力都会得到一点点的回报,关键自己富了还不行,大家富了才是真。”二十年奋斗,郭明始终都把乡亲们装在心上,如今的他已经是家乡的致富带头人。

“这人太厉害了,跟着他干有肉吃!”2014年郭明带领村里的一群人反复调研、市场分析,将云南水果引进巴中本地市场,销售局面很快被打开,紧跟着就是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登门拜师,表示“忠心追随”。

“光销售还不行,最好能结合咱们巴中本地特色,做大做强做出特色。”随后,郭明加盟了巴中市国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今年的葡萄出来之后事先就得做好防病准备。”郭明从带领千人闯市场转到了带领千家万户奔小康。

“郭明是一个集传统的大仁大义、真情真意于一身,又集现代农民勤奋质朴、务实进取于一身的人。”说起这个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郭明,一直在水果地里倒腾水果苗的刘昌能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通讯员 陈兵)

5

爱井下 退而不休发余热

姓名:荣涛

单位:川煤集团达竹公司金刚煤矿

职业:采煤工

2007年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称号

劳模风采人物介绍图文并茂(劳模肖像他们的爱)(5)

他曾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时任总理温家宝的亲切接见;他曾建起了达竹公司第一个综采工作面,多次刷新了单产记录……如今,他虽光荣退休,却因爱这一岗位,仍坚守在井下一线,深受职工点赞。

56岁的荣涛,十八岁就当上了攉煤工。因他爱学、踏实肯干,从1996年起,荣涛先后担任了采煤三队、采煤二队队长,带领职工转战4个采区15个工作面。去年12月,他光荣退休。“我不干,谁干,总有人干吧。”这是荣涛常说的一句话。今年3月,金刚煤矿成立了综采安装回撤队。安装回撤支架,整天和重达10吨的铁坨坨打交道,既是笨重活,又是体力活,荣涛主动请缨继续工作,担任安装回撤队队长。

4月初,荣涛组织职工对—4114工作面开始支架安装。该工作面属大倾角工作面,全长150米,采高1.8米,巷宽6米,坡度约40°,顶板有淋水,底板滑。在现场,每放一架支架,荣涛都要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磨损情况,绳头、绳卡摸了又摸。支架到位后,他立即掺打支柱。职工们看他脚蹲着马步,弓着腰,眼睛瞪得圆圆的,干劲十足的样子,很是感动。他边讲操作要领,边用单体液压支柱前后左右推移支架,必须使安装后的支架成一条直线。双手打起了血泡,汗流满面的荣涛,一举一动感染和影响着职工,职工们都不令而行跟着干。在工作中,有职工问荣涛:“你已退休,为什么不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我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煤炭企业目前困难,眼下加之去产能,职工退养、退休多,一线职工劳动力严重不足,我作为企业的一名劳模,更应该为企业进一份绵薄之力。”荣涛认真地说道。

荣涛每天与职工同进同出,工作长达12个小时以上。一下班还总是活动在井口,查看支架完好等情况。就这样,截止4月15日,他带领18名职工顺利安全安装了40多座支架,创造了人员少、安装数量多支架安装好的成绩。

干过煤矿的很多人都想提前退休,可荣涛用行动坚守在岗位,退而不休,当有朋友问他还干多久时,他总是笑呵呵地说:“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将一直干下去。”(通讯员 李贵)

6

爱女儿 “画线下料”讲诉平实人生

姓名:肖方远

单位:成都焊研威达有限责任公司

职业:铆工

2015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劳模风采人物介绍图文并茂(劳模肖像他们的爱)(6)

“即使工作再忙,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每天要千方百计抽出时间来陪伴女儿,我觉得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4月20日中午,当见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都焊研威有限责任公司铆工肖方远时,他正准备参加青白江区总工会举办的庆“五一”表彰大会。

“我女儿成绩一直很好,我很少操心。”说起女儿,性格内向的肖师傅疼爱之情溢于言表。在威达公司,说起肖师傅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哥的。他从2002年到公司任画线员以来,经他手画线下料的钢板不计基数,高峰时期一年有7000多吨的料从他笔下画出,而无半点损失。

画线下料是第一道工序,必须要做到每一次都完美无缺,一张12x 2.2米的钢板,重达10多吨,要做到在下料中一点都不浪费,有时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计算。肖师傅说,经常在钢板上一蹲就是几个小时,靠的就是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决心,而前提就是认真和仔细。

“女儿在很小时候就知道我是做什么工作的,说我随手画的线条都非常的好看,而且常常问我是怎么做到的。”肖师傅说,从那时候起,他就开始给女儿讲自己的工作,有时下班很累,也要陪女儿做点游戏,而不善言辞的肖师傅与女儿做的游戏无一例外都和自己的工作有关——就是画线。肖师傅把一张纸板当成钢板,事先准备好与钢板大小但形状不同的纸板,边画边给女儿进行讲解,画完之后,用剪刀将纸板沿画好的线剪下,最后剪下的形状要和事先准备好的形状完全相同,游戏才算结束。

不仅如此,还经常带着女儿到自己工作的车间,现场给女儿讲解自己整个工作的过程。“之所以要经常给女儿画线,是要让她知道,只要认真细致,下够足够的功夫,再难的事情也是可以做到的。”

多年的耳濡目染,女儿肖茂晨也养成了认真和细致的工作作风。中学毕业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幼儿师范院校,毕业后成了一名优秀的老师,多次获得学校的表扬和奖励。(记者 骆向明)

7

爱帮扶 手把手带出700个“鱼老板”

姓名:李申学

单位:泸州市江阳区康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职业:水产养殖专业户

2015年荣获全国劳模称号

劳模风采人物介绍图文并茂(劳模肖像他们的爱)(7)

2009年,有30多年养鱼经验的李申学,建起了泸州市江阳区康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总结出的经验免费传授本村和邻村想养鱼的人,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养鱼中遇到的难题。

一年冬天,干坝村11组村民王世彬的鱼塘无故死了5000多斤白鲢,紧接着6000多斤花鲢、草鱼、鲤鱼又死了,损失达5万多元。当时在李申学带领下的养鱼户们,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都在怀疑李申学是不是真心帮助大家养鱼致富。当时的李申学也心急如焚,多次前往王世彬的养鱼现场查看,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饲养的鱼的密度大了,加上鱼塘里的水质不好,鱼缺氧死亡。李申学立即为王世彬的鱼塘安装了解毒改水器来调节水质,并为鱼塘清洁消毒。此后,王世彬养的鱼再没发生死亡的现象,消除了养鱼户们心中的怀疑。如今,王世彬养鱼年收入达10万元。

干坝村6组村民陈兴友,一家7口人住在4间烂草房里,一到下雨天,天上下大雨,他家就下小雨,连睡觉的床都只能用几块胶布来遮挡。看到陈兴友家这样困难,李申学心里很不是滋味,对他说:“你家不是有口鱼塘吗?要不你给我学习养鱼吧!”陈兴友闷了半响,支支吾吾地说:“好是好,可我哪来钱买鱼苗哦!”李申学回家给妻子说,想借钱给陈兴友买鱼苗和鱼饲料,妻子听后可不干了。“他家那样,哪个时候还得到我们的钱哦,不借!”李申学只好趁妻子不注意,偷偷借了2万块钱给陈兴友,主动帮他把鱼塘加固,还陪他到泸县去买鱼苗,并一手一脚地教他喂食、加氧等技术。两年后,陈兴友养鱼赚到钱了还给李申学时,他妻子才晓得其偷偷借钱的事。如今,陈兴友承包了70多亩鱼塘,采取套养模式,把甲鱼、胭脂鱼、江团等鱼种养殖在一起,每年收入达15万元。陈兴友逢人便说:“没有李申学,就没有我的今天。”

目前,李申学已带出近700个“鱼老板”,年产值达3800万元,辐射带动了1500多户农户发展稻田养鱼5000多亩,养殖户每户平均增收2.3万元。(通讯员 袁玉华 陈茂)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51网(www.51grb.com)

图片如无说明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