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认为评论一件事,先要了解它。知道它的前世今生,作者带您了解下一家国家全资企业怎么一步步变成现如今这个样子的,文章比较长希望朋友们能耐心看完

现如今大家普遍都认为联想的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机所的下属公司。早在1984年,中科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简称计算所公司。

这家公司由中科院以自主知识产权出资全资控股,注册资金130万人民币。是根正苗红的全资国企。那个时候的柳传志还只是六室的助理研究员。随着计算所的成立,柳传志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副总经理。而计算机所的所长曾茂朝任董事长。

而中科院的技术大拿倪光南任总工程师,这位技术大拿主持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计算机。那个时候的联想要是上科创版一点问题都没有,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科创板。这一系列“联想”产品也是后来联想这个品牌的由来,而这一批联想产品截止到1987年,赚了上千万,当时由于有税收政策,这上千万的巨款就是纯粹的收入。

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柳传志从副总经理变成了总经理,而计算机所公司也变成了北京联想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到了98年,又改名成了联想集团控股公司,注册资本变成了1亿,但依旧是中科院全资控股。

到了2000年,联想改制了。从全民所有制变成了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之后注册资本为6.6亿,而中科院出资4.3亿,持有65%的股权,剩下的则由职工持股会出资持有股权。

联想集团的发展史(带您了解一下联想集团的前世今生)(1)

01年6月,联想又改名了,从联想集团控股公司,改成了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这个名称也一直用到了现在。联想的改制也彻底完成,上文说过的持股比例落到了实处。

这是联想的第一步,从全资国企,变成了国资控股。

而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飞速普及,联想也越做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联想在08年到10年的净利润从4.83一路涨到35.9亿,3年翻了9倍。

而到了2009年中科院挂牌出售了联想的29%股权,将这部分股权卖给了泛海控股。

而联想的股东们也确定了董事会成员,董事长也不是中科院计算机所所长了,而是变成了柳传志。

柳传志 朱志南 卢志强3个人在董事会5席中占据3席,从此联想就由柳传志做主了。

联想集团的发展史(带您了解一下联想集团的前世今生)(2)

这是联想的第二步,国资从控股变成了第一大股东。

柳传志成为话事人后刚满一年,就在2010年和蔡金芳、朱立南等七人成立了北京联持志同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后续又成立了十四家北京联持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有限合伙)在联持会后以数字区分比如北京联持会壹公司。

这十几家“联持会”取代了职工持股会的地位,十几家公司共同投资了北京联持志远这家公司,由北京联持志远代为持股,取消了职工持股会的存在。

而在11年年底,泛海控股就将自己手里9.6%的股权以协议方式转让给了柳传志、朱立南、陈绍鹏、唐旭东、宁旻五位联想高管。而联持志远也向泛海控股和黄少康分别转让了9.5%和1.5%的股权。

而在12年的2月,也就是上文事件发生的2个月后,泛海控股将自己持有的联想股权再次以协议方式转给了北京联恒永信投资公司(有限合伙)。

这一套操作下来,高管以及他们的持股公司占股总计44%,高管们变成了第一大股东。

这是联想的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这一步完成后,国资不再是第一股东了。

到了如今,曾经中科院的国资印记在联想身上很淡了,在联想上的招股书中,联想宣称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

联想集团的发展史(带您了解一下联想集团的前世今生)(3)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热烈讨论一下,作者反正感觉学到了不少知识,原来股权是可以变更的,国企通过改制改革也是可以变成私人控股的,希望有关部门查一查这股权一步步的变更是不是都是合法合规的,早日给大家一个明白,网友们关心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爱国的表现,这个应该值得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