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精神分裂症早期能治好吗(男孩25岁分裂症又住院了)(1)

点击@李医生的小角落​关注​[送心]

25岁的小明在3年前诊断过“精神分裂症”,当时主要表现就是无缘无故坚持认为有人要害自己,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他的耳朵边上能够听到有人要求和命令他做一些事情,比如让他离开家,比如让他去撞车等,有时候不能控制得情况下,他就会听那个声音的话去做,还有过两次离家出走被警察给找到带回来。

得病的那段时间可把小明的父母担心坏了,让人值得欣慰的是:经过规律的治疗,吃药半年多时间,小明那些“不正常”的表现基本都没有了,所以他就没有再去找医生复查,还自己偷偷的把药停了。

一个月前小明又出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表现,虽然比不上第一次的无法理解,可是他晚上睡眠质量不好,有时候爱胡思乱想,或者突然芝麻大一点事情就给父母发脾气,甚至还会摔东西……

“他以前是比较内向温顺的孩子,他这又是咋了?”母亲以泪洗面的做到诊室里跟医生交流,同时小明坐在母亲的旁边,东看看西望望,还突然莫名其妙的傻笑一下……而小明的爸爸在诊室门口默默的等候着…

终于妈妈拉着小明的手出来了,她表情凝重的告诉孩儿他爸:“医生说是精神分裂症反复了,这是发病的早期表现,建议住院治疗……”妈妈说着就哭了起来,爸爸深深的吸了口气眉头紧锁…一家三口像办理入院手续的窗口走去…

13岁精神分裂症早期能治好吗(男孩25岁分裂症又住院了)(2)

认识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早发现及早治疗。急性起病者病前很难发现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早期症状。大部分患者是在无明显诱因下缓慢起病,仔佃观察分析一般都能发现有如下一些早期精神症状:

睡眠改变:

逐渐或突然变得难以入睡、易惊醒或睡眠不深,整夜做恶梦、或睡眠过多。

情感变化:

情感变得冷漠、失去以往的热情、对亲人不关心、缺少应有的感情交流 与朋友疏远,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或因一点小事而发脾气,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或欣喜等。

行为异常:

行为逐渐变得怪僻、诡秘或者难以理解,喜欢独处、不适意的追逐异性,不知羞耻,自语自笑、生活懒散、发呆发愣、蒙头大睡、外出游荡,夜不归家等。

敏感多疑:

对什么事都非常敏感,把周围的一些平常之事和他联系起来,认为是针对他的。如别人在交谈,认为是在议论他;别人偶而看他一眼,认为是不怀好意。有的甚至认为广播、电视、报纸的内容都和他有关,察言观色,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有的认为有人要害他,不敢喝水、吃饭、睡觉,有的认为爱人对他不忠而进行跟踪。

性格改变:

原来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变得沉默少语,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不与人交往; 一向干净利索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原来循规蹈距的人变得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工、工作马虎,对批评满不在乎;原来勤俭节省的人,变得挥霍浪费,本来很有兴趣的事物也不感兴趣等。

语言表达异常:

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谈话的内容缺乏中心或在谈话中说一些与谈话无关的内容,使人无法理解,感觉交谈费力或莫名其妙,或自言自语,反复重复同一内容等。

脱离现实,沉湎于幻想之中,做“白日梦”。  

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A Beatiful in Mind)

是根据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Jr.John Forbe Nash)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数学家纳什年轻的时候就显示杰出的数学天赋,但由于患有精神分裂症使他在学术上向高层次进军的道路上遭受到巨大的阻碍。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爱妻的帮助下及医生的治疗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最终他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药物的依从性是成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多方努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十分重要。

小明这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实不少呢,大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或者有什么相关‬疑问?欢迎留言交流

感兴趣本期内容,点击@李医生的小角落可进入李医生主页,了解更多身心健康相关内容,请用金手指关注点赞、评论收藏、分享转发[送心]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