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偷换概念”是什么意思吗?“偷换论题”呢?“不充分论据”和“以偏概全”能区分开吗?什么时候“预期论据”成立?什么时候属于“统计学谬误”?这些你都清楚吗?

事业单位干货有哪些(事业单位那变态)(1)

事业单位考试中有一个科目是综合应用B,上述是综B中的论证评价部分答题需要涉及的内容。首先我们要明白论证评价的题长什么样:更为关键的是,世界医学正在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这说明中医药走向世界已跨越了理念上的障碍。指出这句话的论证错误并且说明理由。错误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指出由什么推不出什么,但说明理由是需要我们学会上述提及的概念的,上述内容总是容易混淆或者判断错误,那究竟怎样理解呢,今天就来说一说。

所谓“偷换概念”就是将论证种的论点和论据的主语偷换了,但是还在一个范围,比如说:购买彩色钻石很赚钱,那么购买钻石就很赚钱。这其中就是偷换了彩色钻石和钻石概念,但还是在讨论钻石的范围。

所谓“偷换论题”便是答非所问,讨论的范围和话题改变,比如:大雁为什么冬天飞向南方?因为不能走,这里就偷换了去南方的原因和方式不同的话题。

所谓“不充分论据”针对是论据,论点多方面,而论据只说了其中片面,比如:科技让我们沟通更方便,这真是一个精彩并且糟糕的时代。这里论据只说了精彩而没有说糟糕,这就对于论点来说属于论据不充分。

所谓“以偏概全”是归纳论证范畴的,归纳论证就是通过举例证明某一观点,在论证评价题型中,要穷尽所有情况才能算是论证正确,如果没有穷尽所有情况就是错误论证,比如:我们班级女多男少,所以其他班级也是女多男少。用我们班级个别例子推出其他班级也这样就属于以偏概全错误。

所谓“预期论据”还是针对论据的错误,指用未发生的事情证明某动作,比如:明天有可能会下雨,今天不应该洗衣服。用明天不一定的下雨情况推出今天不适宜洗衣服的论点就是属于预期论据。

所谓“统计学谬误”是和数字相关,在论据中数字有可能不存在错误,但是论点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或者考虑论据中百分比的基数,得出的结论便是错误的。比如:我市人均收入增加了1万元,说明我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了。其中人均1万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基数,有可能是本来就富有的人更加富有,或者多了个别富有的人,所以拉高了人均收入水平,但不代表我市所有人的收入都提高或者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便是范了统计学谬误的错误。

上述这六种在论证评价中会经常涉及,现在看似很简单,但是在正式考试中很难进行区分,容易混淆,所以还是要通过专业的学习,掌握牢固,才可以保证正确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