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两控区”内的工业炉窑、锅炉不给用了?企业环保问题32问答

问:位于“两控区”内的工业炉窑、SO2排放执行什么标准?

答:位于SO2控制区、酸雨控制区中的工业炉窑、SO2排放除执行本标准外(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应执行总量控制标准。

⑩问:下列情况执行什么标准?

工业炉窑整改(位于两控区内的工业炉窑)(1)

问:三台窑炉合用一支烟囱,怎样考察窑炉是否达标?

答:必须在每台炉窑水平烟道测,则每台分开来测,来考察每台窑的达标情况

问:碰到一个水泥厂分几期工程建设,且在标准中不同时期,怎么办?水泥行业中的烟尘是指哪一类生产设备产生的?

答:可以按不同时段建设的生产线,执行相应时段的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但必须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水泥厂产生烟尘的生产设备是:回转窑、机立窑。

关于竣工验收也出现风量一边大、一边小,大的一侧烟尘浓度高问题)。

3.1 对4#、5#炉除尘器改造后除尘器除尘效率测试报告的几点意见

(1)4#炉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二个周期分别为2.47×103/N.m3,和3.08×103/N.m3;平均2.77×103/N.m3;5#炉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二个周期分别为2.20×103/Nm3和2.13×103mg/N.m3;平均2.16×103/N.m3,认为SO2浓度监测结果偏高,不太可信?

(2)5#炉电除尘器先改造,4#炉在5#炉改造成功的基础上再进行改造,结果应该是4#炉除尘器除尘效率好于5#炉除尘效率,而实测结果刚好相反,4#炉总除尘效率为99.4%,5#炉总除尘效率为99.6%,不太可能?

同一个实验室分析人员采用同一批化学试剂,而实测结果有高有低,不太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应属正常能基本上反映烟气中二氧化硫实际情况。

从物料平衡分析。根据锅炉负荷、耗煤量、燃煤含硫量及燃煤中硫转化为烟气中SO2的转化率计算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实际测定值相比,3#、6#炉二者相差在8%以下,4#、5#炉二者相差约为20%左右,目前国内还没有以燃煤含硫量、耗煤量、SO2转化率来计算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来检验测试准确性的报导,据澳大利亚有关资料报导,在采用单一煤种,燃煤含硫量取样代表性较好的前提下,以燃煤含硫量、耗煤量及SO2转化来计算烟尘、SO2排放量与实测排放量相比,二者相差在20%之内,测试数据是可信的。

SO2平衡估算:根据锅炉吨位或实际耗煤量及燃煤硫份,用

(千克)理论估算与实测 SO2量相比较。(有脱硫效果的应确定脱硫效率),不能相差太大。

5.关于污染源氟化物采样问题

6.关于计量认证复查期间SO2采样问题。

①用手拆乳胶管,没有用止水夹。

②便携式烟气分析仪没有带。

7.某化工厂二氧化硫测试结果很低问题的查找。

2001年底,到某化工厂竣工验收监测,其中有三台35t/h热电站锅炉也需验收监测水膜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脱硫效率及烟尘、SO2排放浓度。结果测试出口SO2浓度时很低(少于10mg/m3),为此我们进行从采样管到仪器的全过程检漏,结果是好的,用便携式烟气分析仪测试也有几十mg/m3的SO2浓度(因是水膜除尘器、湿度在10%以上、此数据仅作参考)。全加热采样管加热状况也良好,而进口SO2测试浓度较高,且正常,一时我们也找不出原因,只觉得奇怪。后来把进出口全加热采样管对换测试,结果进口SO2浓度也很低,出口SO2排放浓度正常(200mg/m3左右),说明问题出在采样管上,后来分析原因:因我们全加热采样管也用来测试含湿量,此时流量大,把水膜除尘器出口石灰的乳液吸入沉积造成的,此时采样管的滤料就是一个SO2吸收塔。

为此:加热采样管在使用前应检查其有无堵塞,有无被污染,如有,应清洗干净,干燥后再用。加热采样管采湿法除尘脱硫(加碱)装置出口中SO2时,由于石灰是浊液并随水汽部分外排,可能造成采样管中石灰液凝结,从而影响到SO2的监测,此采样管再使用时,须清洗干净。

8.我们在大型化工集团进行竣工验收监测时,发现其废气中NH3的排放浓度特别高,达到1000~2000mg/m3,而企业自己监测结果只有100~200mg/m3。后来我们进行了仔细地检查,发现我们的监测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而厂方的监测方法有一些问题。因监测的排气筒中水汽含量特别高,企业在测试时,先把尾气中的水去掉,而只分析水汽分离后尾气,结果使监测浓度大为偏低。我们是采用全加热采样管、把水汽中的NH3也采样吸收了,结果当然较高。我们把找出来的原因告知厂方,厂方认可,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了工艺指标。后来我们再进行监测,监测结果NH3的浓度已降到100mg/m3左右。

9、2002年10月,我们在某化工厂进行验收监测时,发现脱硫除尘设施进出口风量相差甚大,进口的风量是出口风量的3倍。我们通知企业查找原因,一开始企业认为不可能存在漏风情况。我们要求企业彻底查一下,二天后,企业通知我们此处理设施原有烟道,由于增加了脱硫设施,企业把原烟道用闸门闸死,烟气通过脱硫设施排到烟囱中。检查发现,该闸门已烂了一个大洞,大部分烟气从此旁路直接排放,从而造成了进、出口烟气的极度不平衡。通过我们的监测,给企业查出了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了脱硫设施的作用,我想这样的事情企业欢迎,环保行政主管部更欢迎,因为通过竣工验收监测与评价,为企业找出在环保设施运行及环保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为企业的环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0.怎样拿采样管?

有些人认为大气污染源采样是农民工的活(包括有些领导),特别是拿采样管的工作,其实越是懂得污染源采样技术的人员,越觉得拿采样管的重要性。因为采样管拿不好,轻则样品作废,重则造成错误评价、错误结论。

①关于等速采样问题在半山电厂2号炉我们做过计算,当时主要考虑电厂烟尘经电除尘器处理后,粉尘浓度较低,约200mg/m3,采尘氟时不需要等速采样,以1.5L/min流量同时采样尘氟和气氟,经理论推算误差太高,达300~400%,后来此方法就不用了(主要是从流速、烟尘惯性来分析)。

②钱清发电厂测试情况(厂方环保专职熟悉烟道断面情况)。

③半山发电厂4号炉测试情况(严中平拿不好)。

④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产生误差那些因素大小,有时需要具体灵活性。

⑤我们大气室拿采样管最认真是杨勇民,基本上都是自己拿的,应洪仓是一般情况下自己拿,特别是不太规范的地方。

11.等速流量计算技巧

一般情况下,等速采样流量都能从监测规范书上查到,但是遇到特殊情况下无法查表。

①因流速关系,采样嘴选取不是6mm、8mm、10mm时怎么计算?

②因流速太大,表格上查不到怎么计算

③温度太低或太高时怎么计算?

④湿度怎么扣除?

12.采样时间与采气量大小与有效数字关系。与李震宇讨论情况。

(嘉善)站监测情况,采样3分钟,水泥磨、生料磨全自动采样器皮托管堵塞情况

13.碰到静电除尘器出口断面带静电怎么办?导线接地。便携式仪器SO2监测在管道里面浓度低,拿出来后浓度高怎么回事?负压太大,抽气量不够。传感器正常、但响应时间长,说明有漏气。

14.报告编写中数据分析。验收监测报告编写一般应是项目负责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报告编写前应对建设项目工程基本情况及工艺流程有全面了解,对现场监测情况有全面了解,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报告审查意见批复及初步设计进行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有一个县环保局长叫监测站长在单位写报告,说找一份相同类型报告则可,后来我站不同意)。

验收监测的结果及分析评价

验收监测结果及分析应充分反映验收监测中检查和现场监测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和符合实际的分析。

(1)废气监测数据风量取测试前后平均值、烟气温度二次平均值、阻力、含氧量二次平均值、烟尘、SO2、NOX等三次平均值。

(2)数据有效数字一般保留三位,对于低浓度烟尘、SO2等项目根据采样体积和含量大小,可以保留二位或一位。

(3)厂界噪声不能平均,即平均噪声等效声级值,厂界无组织排放除1小时内监测结果可以平均外,其它都不能平均。

(4)对异常数据的处理要慎重,要进行原因排查,以防产生错误判断和评价。

15.监测期间工况分析

应给出监测期间,能反应工程或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或参数。对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还应计算出实际运行负荷。对大型、繁杂的处理设施应附有运行参数及运行条件。把设计数据或参数、条件与监测期间实际运行数据或参数、条件列表表示。

4、废气排放源及其相应的环保设施、厂界噪声、工业固(液)废物和无组织排放源监测部分的编写。

(1)现场监测的情况

验收监测项目、频次、监测断面或监测点位、监测采样、分析方法等,根据实际情况对照验收监测方案作必要的增加补充,并说明变动原因。

(2)监测结果

对于数据量较大的监测报告,正文可以用汇总统计结果表,具体监测原始数据监测表可以作附表。

监测汇总统计结果对照相应的国家和地方的新、旧标准值、设施的设计值和总量控制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3)出现超标或不符合设计指标要求时的原因分析。

5、厂区附近的环境质量监测

(1)环境敏感点环境质量状况和可能受到影响的简要措施,公众反映或污染纠纷情况简述。

(2)环境质量监测的区域情况和监测情况。

(3)其它同上。

6、环境管理检查

根据验收监测方案所列检查内容,逐条进行说明,并附必要的合同、文件、验收材料等。如环保机构设置及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情况;环保设施三同时情况、运行情况、投运率情况及常规排污监测情况;固体废弃物排放、处理与利用情况;绿化情况;“以新带老”的情况检查;在线监测系统及其在线监测数据情况,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结果与验收监测结果比对情况;放射源处置情况;有关项目各种批复文件是否齐备的检查;排污口规范化情况等。

7、验收监测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根据验收监测的检查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给出验收监测的综合情况。

(2)建议

根据现场监测、检查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结论中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监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需要改进的设施、措施和注意的建议。

工业炉窑整改(位于两控区内的工业炉窑)(2)

工业炉窑整改(位于两控区内的工业炉窑)(3)

工业炉窑整改(位于两控区内的工业炉窑)(4)

工业炉窑整改(位于两控区内的工业炉窑)(5)

工业炉窑整改(位于两控区内的工业炉窑)(6)

工业炉窑整改(位于两控区内的工业炉窑)(7)

工业炉窑整改(位于两控区内的工业炉窑)(8)

工业炉窑整改(位于两控区内的工业炉窑)(9)

工业炉窑整改(位于两控区内的工业炉窑)(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