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析:是指源自《春秋》的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的写作手法,现泛指行文中虽然不直观辩明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透过细节描写,气氛烘托,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等手段,利用读者的惯性思维达到委婉表达作者主观看法的写作手法。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孔子修《春秋》所采用的方法是"笔"和"削",就像在素描好的画作上根据作者的个人品味涂色。"笔"是原作上加添新的内容,"削"是针对原作的某些记录进行有主观意识地删减。
现学现侃:《春秋》看似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的记录史事,从中看不出什么作者的主观评价来。但它没有遵循为历史事实秉笔直书的原则,而是依据“震慑宵小之徒”的主观想法去重新勾勒历史。凡遇到“尊者”、“亲者和“贤者”的过失和恶行,他都要运用曲笔,为他们掩饰。《公羊传》总结孔夫子的修史方法为“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就是孔子的“《春秋》笔法”。
孔子看到春秋之际,乐坏礼崩,诸侯纷争,自己仁道治世的政治主张不被认可,于是依托鲁史,对历史记载中的事件和人物提出了褒贬,希望天下能够重归周礼时代。
后世正统史家誉春秋笔法为“一字之贬,严于鈇钺,一字之褒,荣于华冕。”经典的例子是对于杀弑诛三个的动词的运用,杀指无罪而杀,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杀。《孟子·梁惠王下》中:“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现译只听说把独夫纣处死了,却没有听说是君主被臣下杀害了)。”
比如《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前632)记“天王狩于河阳”,所谓“狩”,即冬季打猎。本来按照周朝的制度,各诸侯国每年都必须到国都称臣进贡,但到了春秋末年,王室衰微,各诸侯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反而天子要去参加诸侯的会盟。孔子不愿意接受周王朝名存实亡的事实,认为天子去见诸侯是不合礼制的,所以用一个“狩”字为周天子加以隐讳。
春秋笔法在中国史家中流传,多半受当时政治环境限制使然,可谓不得已而为之。当前两种现象值得深思:一类是新闻报道中作者断章取义、避重就轻、以气氛烘托、旁敲侧击等手段来暗中影响读者对时事的好恶,还美其名曰“春秋笔法”。另一类是大众的词汇不用,通俗直白的语言不写,硬要煞费苦心,隐晦地、费解地表达,卖弄个人文采,也自誉为“春秋笔法”。
以前听说过一句话: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直难解其意。年轻时读史书味同嚼蜡,毫无感情色彩的平铺直叙,让人提不起一点兴趣,于是它说山就是山,它说水就是水。后来见识的多了,再看那些生硬的文字自然而然地带上了批判主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返回来再看,才发现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表面,读每一史书都是在和作家对话,如果你对历史背景和作家认知的局限性不了解的话,只能是瞎子摸象。换位思考才会发现,当时作家能给出这样的答案,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才能透过作家的春秋笔法看见作家看见的那座山,作家看见的那河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