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人问起,什么是格物?其实,作为中国人,或许大家都听过格物这个词,但是若被问起格物是什么意思?恐怕很多人就说不上来了其实,主要因为是格物这个词时代久远,特别是白话文运动以来,我们用古文甚至学古文的场景变得越来越少,加之我们古人的智慧确实至精至微,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理解其精要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格物与物格的区别?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格物与物格的区别(什么是格物)

格物与物格的区别

最近有不少人问起,什么是格物?其实,作为中国人,或许大家都听过格物这个词,但是若被问起格物是什么意思?恐怕很多人就说不上来了。其实,主要因为是格物这个词时代久远,特别是白话文运动以来,我们用古文甚至学古文的场景变得越来越少,加之我们古人的智慧确实至精至微,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理解其精要的。

百度上有解释说“格物是探究万物的规律,格“规律”之意”,这种说法太过浅显,自不能尽格物之究竟。我平素喜古文,闲暇之余也会做一些研究,算是略懂皮毛,距离格物的要旨恐怕相去甚远。只是从古人书经出发,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窥得一二,实属有幸!今日分享给大家,冀能抛砖引玉。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是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大学》八条目

《大学》曰:“格物而后知至”。又曰:“致知在格物”。说的是人类知识的获得是以宇宙间一切事物为研究对象的,眼之所见,耳之所闻,舌之所舐,鼻之所嗅,身之所触,各器官对物形成视、听、味、嗅、触五觉,五觉经过思维加工而形成知识,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结合时空场景而形成实践。

世间万物不论大小、精粗、坚柔、美丑,皆有其用。但什么时候用,什么地方用,如何用?则要视事物的具体情况而定,且事物与时空要相适宜。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古人所谓‬事物是指‬事‬和‬物‬,事是事,物是物。在格物的过程中,除了对事理和物理的本身进行研究,还要对事物与时空之间关系的适应匹配做研究。

假设知识是完备的,则无物不可用,无事不可成,宇宙间也便再没有废物与败事了。正如有句话说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就是这个道理。

“格物”的两个学派

格物,古人有不同的解释,一直存在争议。宋明以来,先儒解释“格”字有两大派:

一派把“格”解释为“至”。《尔雅•释诂》:“格,至也”。格物即穷尽事物的道理。要想穷尽我们知道的知识,就要在每件事物上下功夫研究,因为人心天然是有感觉和知觉的,而天下万事万物也没有一个是不具有理的。如果不在事理和物理上下功夫,我们的所知就很有限,便不能彻底弄明白其中精要,更谈不上利用。相反,如果持续认真研究,自然有一天会豁然开朗,一切道理都能贯通,这就叫做格物,叫作知之至。其代表人物是朱熹。

朱熹:格,尽也

另一派把“格”解释为“正”,《尚书·冏命》:“格其非心”。即把“格”解释为去除内心蒙蔽的物欲,格就是正心的意思。革去物欲之私,而天理自见,代表人物是王阳明。目前以第一种解释为主流观点,格物就是穷尽事物的道理,以达到知无不尽的地步。

王阳明:格去物欲

只是大千世界‬事物性质复杂,种类繁多,如果我们不能把事物进行分类,加以分析,然后做对比研究,最后在实践中去应用,就‬‬‬无法将事‬物的性质弄懂吃‬透,‬事情的因果关系也无法弄明白‬。因此研究事物我们一般先用归纳法,先研究一切事物的个别的性质,然后总结出‬事物‬的‬共通原则;再用演绎法,根据归纳法得出的共通原则,再来推理和解释一切事物个别的性质。

什么是‬格物‬?

“格物”就是观察、区分、解析、量度和比较事和‬物,以得出‬事之‬理‬和‬物之‬理的‬过程‬,更深层次‬的‬格物‬还要‬格‬事和物在‬一定‬时空‬之下‬‬‬的‬应用‬场景‬。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大学》第一章就提出本末、先后、终始、治乱、厚薄等相对词。而最后一章里,几乎全章都是量度、比较的语句,用这些相对意义来推定前因与后果。通过这些相对应地词把人类的行为区分个大概,或由因推出果,或者由果而推知其因。根据这些定理、推论用来解释或处理一切事物,就能免于错误。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明进步,都依赖于不断获得科学知识,但若‬要求知识正确与完全,就必须在观察、区分、解析、量度、比较事物上面下功夫。不仅在事和物两方面下功夫,而且还要能将事与物在时空之下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更好的指导人类的实践。而缔造‬这一切灿烂‬文明‬‬的起点‬和‬基石‬正是‬格物‬!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里,下次我们再就如何格物?也即格物的流程和方法来展开说明,敬请关注‬!

欢迎‬关注“程岚”的格物社‬,大家‬一起来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