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节”是人的生日,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哪一天。其实就是今天,正月初七。人日节又称人胜节丶人庆节等,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人日节的忌讳(闲话人日节)(1)

一、“人日节”的来源

它源于我国的神话传说。我们都知道女娲造人的故事,她在造出人之前先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于是人和动物各有自己的生日,从初一至初六分别是六畜的生日,人的生日就是正月初七。

人日节的忌讳(闲话人日节)(2)

二、“人日节”的发展

作为古老的节日,“人日”在中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有记载的文字早见于汉代。据《占书》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那时人日节的主要活动是单一的占卜活动。魏晋以后开始被重视,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北齐书·魏收传》记载:“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即正月初一要把鸡的画像贴在门上,或画在门上;正月初七则要把人像贴在帐子上,据说可保家人平安。到唐朝时人日节最为盛行。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唐后人日节日渐衰落,但有关人日节的习俗仍有流传。

人日节的忌讳(闲话人日节)(3)

三、“人日节”的习俗

人日节的习俗有哪些呢?古人在这天特别强调以人为本,有多种庆祝活动和礼仪活动,如戴人胜、登高、逐鬼鸟等。

1.食“七宝羹”。《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在两汉魏晋时江南一带,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将七种菜合煮成羹汤,食之,可以祛病避邪。“七宝羹”,即用芹菜(勤快)、大蒜(划算)、葱(聪明)、韮菜(耐久)、鱼(有余)、肉(取富足之意)、米果(取团圆之意)等做成的,借七种菜的谐音或寓意,表达良好的祝愿。

2.戴人胜。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可戴在头发上作装饰避邪,或剪纸花互相馈赠。因此,人日节也叫人胜节。

人日节的忌讳(闲话人日节)(4)

3.登高。人日节这天另外一项比较普遍的习俗就是登高。人日节登高与重阳节登高的消极避祸的观念不同,更有积极祝颂祈福的内容。

当然,因地区差异,也有的地方有吃面条丶捞鱼生等习俗。还有的地方有些禁忌。

四、“人日节”的寓意

每年“人日节”这天,人们都希望天气晴好、阳光普照,这代表着新的一年平安顺利。相反,如果是阴雨天气,就代表着运气不佳。所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活动。

注:图片与资料来自网络,若侵权即删。

#2023新春庙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