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大团圆结局了,有人泪目,有人吐槽。当大家热烈讨论苏家一家子的时候,我更关注看清了原生家庭真相的石天冬

石天冬性格略显沉闷,话也不多,但他在如何看待原生家庭的问题上,比深陷其中的苏家兄妹要高出一个段位。

都挺好石天冬最后怎么样了(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1)

石天冬剧照

1.他明白父母并不完美,需要体谅

剧中父亲苏大强是一直遭人吐槽的对象。其实,本质来看,他只是一个不完美的父亲、不完美的普通人而已。

孟子说“父子之间不责善”,意思就是,父母与子女相互不求全责备,不对对方有过分的要求,毕竟人无完人。石天冬在这一点上看得很清楚。

苏大强理财被骗了六万块钱,女儿苏明玉的意思是得给他个教训,而明玉的男友石天冬则建议她告诉父亲警方破了案,钱追回来了。

石天冬说了这样一番话:“人都有犯糊涂的时候,年轻人都会被骗,何况他是老人家。老人通常被骗都是因为孤独,挺可怜的。”

都挺好石天冬最后怎么样了(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2)

可以看出,石天冬的同理心已经甩出普通人几条街了。在子女都指责苏大强做得不对的时候,石天冬却能站在老人的角度上,想老人之所想,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社会上,老人买理财被骗、买保健品被骗的事情很多,因此而造成亲子关系隔阂和疏远的事例也不在少数。其实,子女可以参考石天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见得是一味地填窟窿,而是用心和父母交流,真正弄清楚父母的想法,倾听父母的心声,而不是站在高处指责。

石天冬接下来说的话更为关键,他说:“父母卸下父母这个身份,其实就是普通人。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犯这样那样的错。我们也不是完美的儿女啊!家人,还是要相互地宽恕、体谅。

都挺好石天冬最后怎么样了(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3)

他说出了很多怨恨父母的孩子所看不清的事实,那就是:父母并非完美的人。

你看到了父母在你小时候对你不好、向你发脾气、对你不公平,你没看到的是,父母在他们小时候、年轻的时候,到底遭遇过什么,他们成为现在的样子也是有历史的原因、时代的原因、其自身原生家庭的原因。

也许,他们小时候也没有被公平的对待、也遭遇了各种冷暴力或热暴力,他们内心也有一个委屈的、压抑的小孩。每个人都活在他自己的生命脉络下,没有人无缘无故就变成现在的样子,每一个样子下面一定曾经有一粒种子或一颗刺。

所以,他口中的“宽恕和体谅”是异常珍贵的,如果缺乏这一点,亲子之间会有无尽的冲突和对抗,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2.他学习的是两千年前曾子的做法——“色孝”

都挺好石天冬最后怎么样了(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4)

与明玉的表面冷淡、内心关心不同,石天冬的很多做法都是在体察苏父的心意,他不冷漠、不对抗,身体力行诠释了曾子式的孝。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孟子》中记录了曾子孝亲的一个故事。

曾子家并不富有,经济情况也不太好,但他孝养父亲每餐有酒也有肉。父亲吃完了以后,曾子一定会很委婉地请示父亲,剩下的肉怎么处理或给谁吃?

父亲或者说给孙子吃吧,或者说你和媳妇吃吧,或者说隔壁的谁家好像很久都没有买肉了,送给他家孩子吃吧!

有时候父亲会问一声,厨房里还有吗?

尽管厨房里没有了,曾子这时也一定会撒谎说还有,这一句撒谎是为了让父亲吃得安心,不要让老人为自己的贫苦而操心。

孟子最后说,侍奉父母,要学习曾子那样的精神,体察到父母的心境,善察父母的心意,这才算是真的尽了孝道。

这也可以称为“色孝”。色是脸色、态度的意思。

都挺好石天冬最后怎么样了(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5)

《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怎样才算尽孝,孔子说“色难”,意思就是说,除了物质生活上的孝养之外,态度上也要做得好。给父母一个不好的脸色,哪怕给他钱,父母心里也不舒服。

石天冬的做法,正是孔孟一致倡导的“色孝”——善察父母的心意,不冷漠、不对抗。他用古人的智慧,来处理与父母长辈关系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3.原生家庭伤痕累累,为何要和解?如何和解?

都挺好石天冬最后怎么样了(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6)

剧中争议最大的是苏明玉小时候受了父母不公正的对待,成年之后要不要与父母和解?石天冬一直建议她需要与父母和解,更要与自己和解。那到底要不要和解?又如何和解?

虽然很多人对和解的大团圆结局不满,但事实上,和解才是最佳出路。

从苏明玉的转变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怨恨扎根内心的时候,明玉有无穷无尽的难过、痛哭、愤恨,整个人被磨得刚硬没有温度;而当明玉看到父亲买了她心心念念的习题册、母亲也曾在她受欺负的时候拥抱着她,她的心就被爱包容了,整个人被滋养了。

所以,为了我们自己,原谅一切不可原谅的事,原谅一切觉得不可原谅的人。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历史上,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其实是一个原生家庭糟透了的人。

都挺好石天冬最后怎么样了(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7)

《大舜》剧照

史料记载,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了一个儿子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固执贪婪,继母是个十足的泼妇,刻薄无情。弟弟象则傲慢无礼,视舜为眼中钉肉中刺,父母和弟弟总是想着法的对付他,更想置他于死地。

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屋顶上跳下来,才幸免于难。

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

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想要霸占舜的妻子,瞽叟夫妇则要抢占舜的牛羊和仓房。

后来舜一出现,象大吃一惊,老大不高兴。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敬,对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最终,尧将帝位禅让给了舜。

舜在遭遇了家人恶毒的迫害之后,还能善待父母兄弟,他怎么做到的呢?

那是因为他的内心的通透和力量。

他知道父母兄弟是怎样的人,但不执着于父母兄弟一定要做怎样的人,而且不论他们是什么样子都可接纳,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有句话叫“不管父母慈不慈,只管自己孝不孝”,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接纳我们不可改变的。分清自己和家人的界限,不要求他人,只管自己

都挺好石天冬最后怎么样了(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8)

这其实是一种更大的智慧,因为这样,自己就不受制于任何人,自己的情绪不会被对方影响,自己的身心不会被对方牵走,只管尽自己的心,让自己心安。

所以,无论原生家庭如何,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一切,放过自己。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看明玉苦苦挣扎、内心煎熬的历程就知道了。好在,她身边有个石天冬。石天冬骨子里其实在用传统的古老智慧,帮明玉化解原生家庭的伤。

愿每个人都不被原生家庭所伤,即使不幸被伤,愿每个受伤的人都能挣脱原生家庭的泥淖。

与自己和解,原谅、放下,向光而生,不论原生家庭如何,我们作为成年人都可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做自己、爱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