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驼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儿童孤独症的遗传模式?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儿童孤独症的遗传模式(可能导致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的遗传模式

文|羊驼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一说起小宝宝,每个人脑子里出现的一定是可爱的、萌萌的、天真无邪的笑脸,这笑脸可以融化最冰冷的心,可以治愈成人世界里一切的烦恼。可也有一些父母,一提到回家,一看到孩子,他们的心就被揪起,被狠狠的蹂躏,碎的满地!因为他们至爱的宝宝与正常宝宝有些不一样,他们自认为他们的小天使可能,或者已经患上了儿童孤独症。

什么是儿童孤独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自闭症”。目前医学上认为这是一种脑部因发育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其真正病因仍在寻找当中,但目前有几点成因获得医学界的广泛认同。

导致儿童孤独症的因素

1、遗传因素导致

遗传因素对引发孤独症已趋于明确,但具体的遗传方式还不明了。研究人员怀疑孤独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虽然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但研究人员已发现了7个经常出现在孤独症病人的基因组。

2、孕期或者生产期导致

医学研究指出胚胎发育初期经由孕妇摄取的环境毒性也可能是孤独症的成因之一,生产期间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产伤、宫内窒息等都可能触发孤独症。

3、免疫系统异常导致

目前医学已发现患儿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辅助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等。具体导致免疫系统异常的原因和行为还在研究当中。

4、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导致,与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具体还需进一步的发现还在研究中。

但科学界和医学界都认同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治愈的先例。其治疗主要是靠早期的特殊教育,发现的年龄越小,教育干预的效果就越好,所以早发现便显得非常重要的。

那么早期孤独症有哪些常见反应呢?目前国内网络上给出的是从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智能障碍这四个维度去展现。但为了让家长朋友们更清晰,更明了的去判别,我引用国外医学界给出的各年龄段儿童孤独症可能的迹象给大家参考。

第一、12个月以内的婴儿的孤独症迹象

在这个年龄段,了解宝宝是否有自闭迹象是非常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下面就是早期孤独症可能表现出来的迹象:

1、对所有人的面孔都不感兴趣,面部多无表情。

2、不会和人有目光接触,不怎么笑,看人的时候好像要透过眼神看穿你。

3、不是总对声音有所反应,换句话说,对声音反应迟钝。

4、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听到声音不会转头去看,或者当他听到巨响的时候不会感到惊讶,但是在其他时候,听觉又是良好的,也就说其实他的听觉是没有问题的。

5、不喜欢被拥抱或触摸,甚至有部分表现为惧怕。

6、不会对典型的小孩子游戏感兴趣,比如说躲猫猫,摇铃铛等。

7、不会咿咿呀呀,没有早期要开口说话的迹象。

8、不会使用手势,比如想要被你拉住的时候伸手去抓你。

第二、12-24个月大幼儿的孤独症迹象。

这一阶段外在的表现更为明显,判断的依据也更为细化。

1、不使用手势,不点头或是摇头,不挥手告别或是不用手指他想要的东西。

2、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大约到宝宝14-16个月大的时候,大多数宝宝都会分享他们很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小狗或是新玩具。

3、16个月大的时候还不会说一个字,或者24个月大的时候不会说2个字的词。

4、缺乏口头社交能力,总是念叨着曾经说过的几句话,或者曾经对一个人感兴趣但是现在完全没有兴趣。

5、躲避。似乎把其他人都排除在自己的世界之外。

6、用脚趾走路或是根本不走路。

第三、2岁及以上儿童的孤独症迹象

这一阶段的孤独症儿童可能出现轻度自残行为,父母需特别留意。

1、语言发展迟缓。可能很难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一些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根本不开口说话。而另一些孩子虽然会开口,但是很难表达自己,也很难和他们对话。

2、有不寻常的说话模式。可能会用很高亢的声音或是很平淡的语调说话。可能会一个词一个词的说话而不是句子。或者反复说相同的词语。对于你问他的问题,可能会重复这个问题而不是回答你。

3、似乎不明白别人在对他说什么,别人叫他名字的时候没有回应。也可能无法完成任何指令。可能会不合时宜的笑、哭、或是尖叫。

4、只关注单个物体,或者物体上的某一个零件。例如汽车上的轮子。

5、不怎么模仿。很少模仿你在做的动作。也不参与模仿游戏。

6、喜欢单独玩耍。似乎对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兴趣,不喜欢分享。

7、有严格的要求。非常在意事情按照计划进行。例如,更换放学回家的路线会让他们感到抓狂。会特别关注吃什么不吃什么,或者有自己严格的饮食要求。

8、玩玩具的方式比较与众不同。例如,花很长时间来给玩具按照自己的喜好排序。喜欢重复打开和关上一扇门。或者他变得非常专注于按下玩具上的按钮。

9、进行自我伤害。例如咬伤或是打自己。

10、重复自己的动作。例如拍打自己的手臂。

11、对于各种刺激过于敏感。例如噪音和气味。或者拒绝吃很多食物。

12、对某些疼痛反应过度。例如他可能会在有噪音的时候捂住耳朵,但是却在膝盖和手受伤的时候没有反应。

13、有睡眠障碍。许多孤独症儿童难以入睡或是夜间经常醒来。

以上3大点27小点细致的表述了孤独症宝宝可能会出现的症状。父母可根据上文用心观察宝宝在日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当然,特别要注意的是:宝宝某个时间段出现某一符合项时,父母请勿轻易下结论,一定要多长时间多观察,更不能出现某个特征后,父母便开始对号入座,胡乱判断,强行干预,自以为是!

儿童孤独症不同于其他小儿疾病,各位妈妈们如果发现宝宝有以上某些迹象,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投入更多的关注、耐心、爱心和信心,温情的陪伴宝宝度过每一天。

惟愿天下的宝宝都健康成长!

今日互动话题: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碰到的孤独症儿童的表现,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声音!

-----------------------

在育儿过程中,如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关注【羊驼妈妈】,你想了解的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儿童成长发育、家庭教育、母乳喂养、疾病护理,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