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1)

在中国古代四大刺客当中,荆轲算是一名刺客的失败者,虽然他刺杀嬴政失败,导致燕国灭国。但历史对他忠勇的气概所折服,在他去刺秦之前,太子丹将他送到了易水边上,然后歌上一曲《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2)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歌,是一首感叹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还的壮士的慷慨悲歌。这首诗就两句,而且还非常整齐对仗。前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歌者的感情。后一句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易水歌》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

话说,秦王嬴政即位之后,一直不能独揽大权,直到他成年了,才从吕不韦手里接过权力的大棒。

嬴政掌权的第二年,秦军就通过赵国攻打燕国,占了两座城池。燕王献给吕不韦河间十城,借以离间秦赵的关系。此时的吕不韦大喜,派蔡泽到燕国辅佐燕王三年,燕王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

到了秦王嬴政即位的第七个年头,吕不韦想同燕国共同伐赵,扩张他在河间的十座城池。这件事被赵王得知后,迫于压力,主动向秦献上了河间的五座城池,其后孤立了北方的燕国,而后发兵攻打燕国。燕太子丹住在秦国,见秦王嬴政失信,知道没法在秦国住下去了。秦王嬴政十五个年头,燕太子丹装扮成穷人,离开咸阳,混出函谷关,逃回了燕国。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3)

逃走的燕太子丹心里不甘,他恨透了秦王嬴政,为了报仇,他把所有的家产全拿出来,一心要收买能刺杀秦王的人。当时有个叫秦舞阳的杀人犯,太子丹知道他有胆量,就把他救出来,收在自己门下。这样一来,燕太子丹优待勇士的名声就传开了。

在这个时候,秦国的樊於期逃到了燕国。樊於期这个人原本是秦国的大将,但他曾煽动秦王嬴政的兄弟长安君成交造反,但最后没有成功。后来长安君被杀了,樊於期辗转逃到燕国,来投奔太子丹。燕太子丹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把他当做上宾,在易水东边给他盖了一所房子。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4)

当时,有一位墨家的剑客叫荆轲,剑法了得,很有本事,太子丹也把他收在门下。太子丹把自己的车马给他坐,自己的饭食给他吃,自己的衣裳给他穿,也给他在易水东边盖了一所房子,小心地侍候他。

拿人手软,吃人嘴短,这个道理谁都懂,好吃好喝的供着你,到了拼命的时候,你得冲在前面。

太子丹给荆轲说了复仇的事情,荆轲就问太子丹想怎样报仇,太子丹说,他想派一名勇士,扮成使臣去见秦王,站在秦王面前,逼他退让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再好不过;要是不答应,妈的,就把他给刺死。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5)

荆轲一听,就说兹事体大,小心应对才是,还得准备周到了才能办去杀嬴政。

直到一天,太子丹来见荆轲,对他说,秦王派王翦来打我了,已经到了南部边界。你不能白吃白喝,赶紧想个办法,再等下去,他妈的,就打到家门口了,到时候我怕先生有力也没处使了。

荆轲明白这花的意思,他就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说老子早就想过了,要想靠近秦王,必得叫他相信咱们是去向他求和的。秦国早就想得到我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我要是拿着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喜欢,也许能当面见到他,见到他就好办了,凭我的身手,一定把他给杀了。

太子丹觉得主意不错,就让人给了荆轲督亢地图。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6)

后来,荆轲觉得光有督亢地图有个鸟用,为了增加筹码,他私下去见樊於期,找他聊聊天,谈谈心,最后,荆轲说了自己的意图,他给樊於期说,秦王害死了将军的父母宗族,还出赏格要将军的头。将军要报仇。

樊於期就说了,我他妈的早都想去杀了嬴政这狗日的,但是我有力无处使。

荆轲就说了,既然你想出力,我倒有个好办法,既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又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来。

说吧说吧,有什么不好说的,咱俩谁跟谁。

在樊於期的催促下,荆轲说了,他想去行刺嬴政,但怕见不到他。要是能够拿着将军的头献给他,他一定能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拿匕首刺他的胸脯。这样,将军的仇岂不报了吗,你说是是不是。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7)

樊於期天天想着报仇,听到荆轲这一说,不就是一颗头吗,拿去。然后拔出宝剑就把自己的头给割掉了。

然后,荆轲派人去通知太子丹,太子丹飞奔而来,趴在樊於期尸体上大哭一场。他叫人把尸身厚葬,把人头装在一个木匣子里交给荆轲,又送给荆轲一把极名贵的匕首。这匕首用毒药煎过,只要刺出像线那样的一丝血,人就会立刻死去。为了保险起见,太子丹派秦舞阳和荆轲一起去,路上有个照应。

两人动身那天,太子丹和几个心腹送他们到易水之滨,摆上酒席,为他们饯行。喝酒时,太子丹忽然脱去外衣,摘去帽子,别人也都这么做。一霎时,他们全身缟素,提前为荆轲和秦舞阳开了个追悼会。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家属谢礼。好像荆轲一个人吃饱全家人不饿,也没有家人。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8)

太子丹知道他们此行必死无疑,大家都很悲伤。荆轲的朋友高渐离拿着筑,奏出一只曲子。荆轲打着拍子唱了起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太子丹斟了一杯酒,跪着递给荆轲。荆轲接过来,一饮而尽,伸手拉着秦舞阳跳上车走了。

秦王嬴政二十年,荆轲到了咸阳。秦王嬴政听说燕国使臣把樊於期的头和督亢的地图送来了,马上召见荆轲。荆轲捧着樊於期的头,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地上了秦国朝堂。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威严肃穆,不由得害怕起来。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9)

秦王左右一见,就问,小伙子,脸怎么黄了?

防冷涂的蜡。

脸怎么又红了?

精神焕发。

他妈的,你以为这是威虎山,滚出去!

最后,士兵把秦舞阳给挡在外面,荆轲带着匣子和都抗地图自己进去了。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10)

秦王打开匣子一看,果然是樊於期的头,便叫荆轲拿过地图来。荆轲回到台阶下面,从秦舞阳的手里接过地图,回身又上去了。他把那一卷地图慢慢地打开,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指给秦王看。当地图全部打开时,卷在地图里的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一见匕首,立刻跳了起来。他妈的,傻叉,敢杀老子!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扔了地图,左手揪住秦王的袖子,右手刺了过去。秦王使劲地向后一转身,那只袖子断了。秦王一下子跳过旁边的屏风,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去。秦王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追着。这时,台阶上面站着的几个文官手无寸铁;台阶下面的武士,照秦国的规矩,没有命令是不准上去的。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11)

被荆轲追得那么紧,秦王嬴政只能绕着柱子跑,他身上虽说带着宝剑,可是连拔出来的那点工夫都没有。有一两个文官想去拦挡荆轲,全被他踢开了。

其中有个侍候秦王的医生,拿起药袋对准荆轲打过去,荆轲手一扬,那个药袋掉在地上。秦王嬴政趁这工夫,用力拔身上佩带的宝剑。可是心又急,宝剑又长,怎么也拔不出来。有个手下就说了,大王把宝剑背到背上,就能拔出来了。秦王嬴政按着他的话,一下子就把宝剑拔出来了。

秦王嬴政手里有了宝剑,上前一步,只一剑就砍伤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摔倒在地。他将匕首向秦王嬴政抛过去,秦王嬴政一闪,那把匕首从耳旁擦过,打在铜柱上,火星直迸。秦王嬴政又向荆轲砍了一剑,荆轲用手一挡,被砍去了三个手指。

秦王嬴政一连又砍了好几剑,结果了荆轲的性命,台阶下的秦舞阳也已死。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12)

经此刺杀,秦王嬴政大怒,命王翦一鼓作气,攻下燕国都城。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秦王嬴政二十一年,秦军穷追不舍,燕王喜无奈,只得杀了太子丹,将他的头献给秦王嬴政。秦王嬴政二十五年,秦军攻下辽东,生擒燕王喜,燕国灭亡了。

荆轲以此得名,《易水歌》的那短短的两句诗也永垂于千古。

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13)

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对荆轲的行为,自古以来评价不一。有人说荆轲是舍生取义的壮士,有人说他是微不足道的亡命徒,还有人说他是中国古代的恐怖分子。

至于是壮士还是恐怖分子,谁也不好评说。毕竟,人要有立场。

荆轲为啥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么要杀秦王)(14)

不一样的文章,不一样的精彩,更多内容,请关注【诗词歌赋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