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拔几千仞,孤高无四邻。

低回倾北斗,突兀起东闽。

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

溪山来面势,歌吹彻穹旻。

子夜看先日,阴崖得后春。

三山空锁碎,万落自埃尘。

——摘自宋代名臣蔡襄的《登邻霄台》

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乌山历史风貌区,其最高处叫做“邻霄台”,海拔85米左右。早在北宋时期,它就已经存在,并成为福州人登高望远的著名景点。上世纪50年代,在乌山修建气象站时,这个著名的地标已经消失。从去年开始,福州市本着“还山于民”的原则,持续推动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工程建设,找寻消失的邻霄台也成为工程的重要内容。

福州冶山历史风貌区三期(掘出多个柱础和题刻)(1)

本月,在邻霄台遗址周边,陆续发现了多个题刻和建筑构件。据专家介绍,他们根据百年前老照片中的福州天际线,从福州的山水格局中,已经准确定位邻霄台的遗址,并将进行勘探。

景区悬崖旁 发现清代柱础

乌山的邻霄台,属于乌石山三十六奇景之一,也是乌山的制高点。上世纪50年代,这里被改造成了气象观测站。

在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工程建设中,邻霄台周边多个建筑被列入拆除计划,邻霄台及其周边景区的遗存也重见天日。

3月12日,施工人员在气象观测站的入口处清理巨石时,发现了三段明代石刻。这些石刻镌刻着多名明代官员的名字,还有一段文字记录了明代官员的抗倭功绩。上周,气象观测站内多处地基正在清理,靠近景区南侧的悬崖周边,又找到了八个柱础石。这些柱础石,有方有圆,其中一些柱础石上还雕刻着花卉图案。

福州冶山历史风貌区三期(掘出多个柱础和题刻)(2)

景区悬崖旁 发现清代柱础

福州冶山历史风貌区三期(掘出多个柱础和题刻)(3)

景区悬崖旁 发现清代柱础

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这些柱础石一直留存在邻霄台景区内,疑似是上世纪50年代建气象观测站时留下的,他们计划请专家来考证,将来活化利用这些老物件。

记者也联系了一名文物专家,他表示,柱础石是木构房屋中承受屋柱压力的基石。这些柱础石都有包浆,从款式上看,像是晚清时期的构件。

这些柱础石的发现,是否证明邻霄台附近曾有古建筑?文史专家卢美松老师表示,邻霄台是古代祭祀的位置,因此邻霄台的巨石上是不会有古建筑的。不过,邻霄台周边可能有附属古建。也有专家认为,这些柱础是气象站在建设时,将周边柱础堆到悬崖边集中存放而留下的。

借助老照片 定位邻霄台的位置

作为景区的主要标志,邻霄台曾是数块巨石形成的制高点。清代郭柏苍在编写的《乌石山志》中提到,在乌山顶上,有楷书镌刻的“邻霄台”三个大字。不过在上世纪50年代,在建设气象站时,部分巨石已经被炸毁,邻霄台石刻也同时消失。

福州冶山历史风貌区三期(掘出多个柱础和题刻)(4)

1900年前后拍摄的邻霄台(图片为李共青收藏)

此次施工中,专家们还是希望能发掘旧时邻霄台的遗存,而首要问题是定位邻霄台巨石的位置。由于资料中没有邻霄台的坐标,专家们只能参照百年前老照片,从拍摄视角对照福州的天际线和山水城市的脉络,重新定位。

此次定位的主要参照物,是英国旅行家伊莎贝拉·露西·伯德在1900年前后拍摄的照片。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邻霄台后方有西山、妙峰山、旗山、金牛山的山脉轮廓,还能清晰地看见穿城而过的闽江。专家们在同样的视角拍摄照片,通过视角比对,推断出邻霄台巨石遗址在气象观测站附属建筑位置。

邻霄台建好后 可俯瞰城区美景

根据目前的设计方案,邻霄台景区只会保留气象观测站,周边多栋建筑全部拆除,形成通透的景观长廊。在邻霄台完成建设后,市民可以在乌山之巅,俯瞰福州城区的山水风貌。另外在景区中,还会建设不危亭、双松梦、初阳顶、观海亭等古典园林景观。

专家表示,和乌山历史风貌区其他景点不同,鉴于邻霄台景区还有可能发现新的遗存,因此该景区会一边勘探一边调整设计。近期,施工单位将在气象观测站附属建筑下方进行勘探。按照推测,邻霄台的巨石已毁,地面还抬升了三米左右。如果在勘探中发掘出邻霄台遗存的石刻和石台阶,施工单位将参照旧时景观,进行还原修缮。(记者 石磊磊 罗丹凌 包华 文/图)

来源:海峡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