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1)

《新京报·书评周刊》去年曾推出限量版的合订本,结果一经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不少书友都没能买到。还有书友甚至特意跑到去年的图书市集现场购买,可惜还是无货。

于是,书评君陆续收到不少书友在评论区留言,询(cui)问(geng)合订本的制作进度。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2)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3)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4)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5)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6)

今年春天,我们如约而来!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7)

《新京报·书评周刊》首次正式出版全年合订本,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

·40余期深度专题;

·74份,逾50000字的各界学者思想与阅读图谱;

·100余本新书深度解读;

·100余位大咖作者撰文;

·200余篇深度精品文章;

·300余页原刊,保留报纸版式设计的原样呈现。

你将从中看到过去一年间发生在国内外文化圈的前沿讨论,与各界专家学者一道,铭刻那些共同的思考与追问。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8)

合订本封面图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9)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10)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11)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12)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13)

合订本实拍图

300余页原刊,

40余期深度专题爬梳

在这里,

留存有最深刻的纪念

过去的2022年无疑是充满纪念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是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逝世60周年,其对于“社会学想象力”的思考余音绕梁,在不同学科探索发展新路的今天仍具参考意义。

这一年,是作家罗伯特·穆齐尔逝世80周年,他曾和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并称,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所抵达的高度的证明,但穆齐尔无疑是其中被阅读和讨论最少的那一个。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14)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15)

这一年,是作家沈从文诞辰120周年,我们追忆一位文学家的前半生,亦追忆一位文物研究者的后半生。

这一年,也是大洋彼岸的艺术家爱德华·霍珀诞辰140周年,在色彩的迷离中,我们得以窥见都市中产的孤独境遇。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16)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17)

在这里,

保留下最本真的思辨

我们曾再度走近严复,尝试复原“被分成两半”的他;重读康德,寻求心灵的解放;认识一位格格不入的世界公民霍布斯鲍姆……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18)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19)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20)

我们也曾直面一个个现实议题。探讨日益理智化的社会科学如何处理绕不开的情感面向;聚焦近几十年的社会变迁所引发的中国家庭生活的深刻变化;剖析包括国家话语、商品化趋势以及日常生活变革在内的现代性因素,如何步步影响了母亲哺育方式的选择;也复盘过中国本土经济学的畅销书之路。每一个看似宏大的议题背后,无不与身处其中的个体息息相关。它们记录下过去一年中,我们对于个体意义的再发掘与永恒的敬畏。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21)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22)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23)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24)

在这里,

既探讨前沿热点,也追怀往昔时间

2022年10月,来自法国的作家安妮·埃尔诺一举摘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当周推出报纸专题《揭示记忆的根源》,共同走近这位可能在国内有些小众,但在欧洲绝对算不上冷门的新晋诺奖得主。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25)

我们也重寻过儿时连环画的记忆,在春日里记录寻找花迹的地图,在各地面食的烟火气中品味人间,在新式饮茶的诸种方式中与传统汇合,也在不同年龄段人的书架前拼凑童年的阅读轨迹。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26)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27)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28)

数十篇深度访谈

集结各界专家学者观点

专访乔治·桑德斯:

“要么现在,要么永远不会 ”

专访弗朗西斯·福山:

疫情会加速全球化浪潮的消退吗?

专访任剑涛:

政治学研究的历史视野

专访陈映芳:

社会学需要更多关于“现代”的研究

专访刘海龙:

用学术想象力走出传播学的学科焦虑

专访伊坂幸太郎:

与伊坂幸太郎一起写小说

专访阎云翔:

中国人的家庭 一个无限伸展的弹性概念

专访王明珂:

为何亲近人群间,最容易彼此猜疑?

专访黄克武:

“转型时代”塑造了严复的思想张力

专访梁永安:

多元化的文学呈现出个体价值的多样性

专访赵冬梅:

“宋代热”之下,是对个体叙事的再发现

专访张念:

在哲学的裂隙中,重思爱的可能

专访黄盈盈:

社会学研究的“情感”在场

专访兰小欢:

我不是抱着“科普”的心态写作

专访邓晓芒:

康德的道德哲学洞察人性之恶,又鼓励人们永不放弃

专访王德威:

文学史是进入中国历史和文明的一种方式

专访孙康宜

从魏晋到晚明:寻找被压抑的抒情之声

专访张昊辰:

如何理解一首古典音乐的价值与魅力

100余本新书深度解读

100余位大咖作者撰文

徐兆正评《北纬四十度》:历史的可能性与历史的事实性

瞿瑞评路易斯·兰德罗《细雨》:当话语吞噬现实

赵松评狄兰·托马斯《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我,以缤纷的意象”

娄燕京评《策兰传》:隔着“栅栏”与策兰相遇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29)

徐腾评《守卫生活》:城市到底属于谁?

郑非评《民族的神话》:追寻共同血缘 欧洲族群意识的中世纪想象

王东东评《橘颂:致张枣》:知音诗学的现代转化

闫超华评《柳林风声》:幽适,幻想与诗意奇旅

孙一洲评《本雅明传》:天才的向阳面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30)

......

3月31日10点起开始预订!

线上订单4月3日陆续发货

↓↓↓

3月31日-4月2日,《新京报·书评周刊》将联合首创郎园举办北京春季图书市集。今天下午三点,图书市集就开幕啦,你也可以选择在图书市集书评君的摊位现场购买合订本!随书附赠12星座作家书签!(仅限市集购买读者,扫码下方小程序可购买市集门票)

为回馈读者,合订本优惠售价99元!(原价168元,独家99元)

新京报年度图书(全年合辑新京报)(31)

本文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xjbcmyj@bj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