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韩国汉字的进化全过程(韩国1500年历史的木简刻有生僻汉字 韩专家分析)(1)

韩国汉字的进化全过程(韩国1500年历史的木简刻有生僻汉字 韩专家分析)(2)

海外网2月1日电据韩国《京乡新闻》1月29日报道,韩国几年前出土一枚木简,据称有1500年历史,上面刻有大量汉字,其中生僻字“畓”引发考古专家的关注。

韩国汉字的进化全过程(韩国1500年历史的木简刻有生僻汉字 韩专家分析)(3)

韩国汉字的进化全过程(韩国1500年历史的木简刻有生僻汉字 韩专家分析)(4)

报道称,2019年,韩国在庆尚北道出土了这枚木简,长74.2厘米,上面能辨认的汉字,就有100多个,包括“谷”“堤”“結”“負”等。

韩国汉字的进化全过程(韩国1500年历史的木简刻有生僻汉字 韩专家分析)(5)

韩国考古专家认为,这枚木简记录了6世纪朝鲜半岛新罗时期的土地管理情况,称赞是“珍贵的史料”。其中,“谷”是指生活在山谷中的群落,“堤”代表堤坝,“結”和“負”代表土地面积单位。

韩国汉字的进化全过程(韩国1500年历史的木简刻有生僻汉字 韩专家分析)(6)

至于生僻字“畓”,韩国考古专家认为是“水”和“田”的缩略语,并称这个汉字只在新罗时期使用。因为在百济时期指代水田时,会直接用汉字“水田”表示。(海外网 刘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