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油画作品,有时候我也感到纳闷,为何西方画家画的油画就要比国内画家画的油画更有特色,更有品质呢?

就比如说19世纪后期的法国女画家马德琳·勒梅尔,她笔下的“女性”题材油画作品,显得非常有“生命气息活力”,

墨尔本欧洲油画艺术欣赏:绘画大师马德琳女人油画(1)

马德琳·勒梅尔油画

瞬间就直触观赏者的视觉神经及心灵感受——宽阔不拥挤的场景,透亮不刺眼的光线,画面意境感深邃,艳而不俗,尤其是分部在不同角落的“光影明暗”,

让整个写实画面显得非常真实,毫不夸张地讲,这是足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场景,鲜明的光影明暗效果,

墨尔本欧洲油画艺术欣赏:绘画大师马德琳女人油画(2)

马德琳·勒梅尔油画

使得线条笔触显得很有“层次感、张力感”,即便是色调单一的室内背景墙也是如此,其中,女人在墙壁上的身影,

让整个画面的空间立体感更鲜明,而且整个画面的线条笔触并非完全细腻,也并非是集中一处粗糙,而是在同一个区域就显示出“粗细相融”,

墨尔本欧洲油画艺术欣赏:绘画大师马德琳女人油画(3)

马德琳·勒梅尔油画

画家这样处理线条笔触的意义效果,不仅是让人、物的细节更真实有情绪节奏感,而且也体现出画家的精湛技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式”,

简单讲,画家是结合物象细节的元素特征,将线条笔触进行“轻缓急促”地处理,而且还结合光线的照射方向,调节物象的色调明度,

墨尔本欧洲油画艺术欣赏:绘画大师马德琳女人油画(4)

马德琳·勒梅尔油画

所以在女人身上的同一条裙子,比如黑色裙子会出现银灰色,甚至是暗黄色,这些色调;以及女人端盘子的时候,手上线条笔触会显得粗糙些,

这是说明女人在用力,“粗糙”则是力量感的特征。当女人只是静静地坐着时,肢体肌肤的线条笔触则显得细腻流畅了,因为没有情绪波动、体力释放,

墨尔本欧洲油画艺术欣赏:绘画大师马德琳女人油画(5)

马德琳·勒梅尔油画

这么细致入微的创作笔法,估计在当代画坛很难找到了。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法国女画家马德琳·勒梅尔是与画中人物进行对话沟通交流,

因此女人的神态举此会那么自然到位,与其细节他物象的衔节也很有连贯性,比如,文章第三幅油画中的女人,她在抚摸身旁的黑狗,

黑狗安静地坐着,一副很忠诚乖巧的样子,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墨尔本欧洲油画艺术欣赏:绘画大师马德琳女人油画(6)

马德琳·勒梅尔油画

再比如,其中一个女人将下巴和双手搭在另一个女人肩膀上,脸上洋溢出轻松愉悦的笑容,另一个女人则表现得很淡然,

她很享受被人信赖的亲密感,她们是闺蜜。毫无疑问,画家将这种“闺蜜之情”用简约的肢体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让人一眼看出两个女人都是画作的主体。

墨尔本欧洲油画艺术欣赏:绘画大师马德琳女人油画(7)

马德琳·勒梅尔油画

当然了,每一幅画作,最令观赏者心动的地方,就是女人的体态丰盈。虽然画家自己是女性,但是对画面女人优美形态的描绘,丝毫不吝啬,

女人身上的服装、珠宝首饰品,彰显出女人高贵的身份、优雅端庄的个性。值得注意的是,女人身上的服装、珠宝饰品的色调,没有丝毫的暖色调的奢华,

墨尔本欧洲油画艺术欣赏:绘画大师马德琳女人油画(8)

马德琳·勒梅尔油画

却又显得很上档次,很时尚个性。以往的画家,都习惯用奢华的暖色调来彰显人物的高贵身份特征,但法国女画家马德琳·勒梅尔却没有这么做。

这进一步说明,人物表情气质的描绘,要比用色调处理物品显得更重要,这就好比,女人之美,在骨不在皮;女人之高贵,在于气质,不在珠宝首饰品。

墨尔本欧洲油画艺术欣赏:绘画大师马德琳女人油画(9)

马德琳·勒梅尔油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