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知道回民平时和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有一点很特别:国营商店里有一个专门的柜台卖牛羊肉,只有回民拿着肉票可以买;汉民拿着肉票去买,对不起不卖。多年以后知道回民的服饰和汉民也有区别,后来又知道了《古兰经》,知道了回民是穆斯林,而穆斯林遍布世界各地。

一个穆斯林女孩的神秘生活(一个穆斯林女孩的神秘生活)(1)

在遥远的十七世纪有一个穆斯林女孩失去了父亲(意外死亡),在她十四岁准备出嫁的时候。母女俩只能投靠亲戚。穆斯林女人是不能支配自己的生活的,包括身体。

失去父亲的女孩和母亲找到了父亲同父异母的兄弟,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女孩父亲同父异母的兄弟是皇家的地毯师,有地位也是个有钱人。但是也只能像对仆人一样的对待她们,只给吃住,还要努力的干活,没有报酬,任人指使。女孩天生聪慧,美丽好学。她不甘于此。她要出嫁,父亲去世,母亲无力为她置办嫁妆,只能靠自己。她要凭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向父亲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学习编织地毯。她有成功的希望。然而改变命运或者生活的方式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临时婚姻”。女孩在“临时婚姻”中只能接受金钱和优渥的生活条件,却不能享有妻子的权利,包括所生的孩子都没有继承权。女孩不同意,但主宰她命运的是父亲同父异母的兄弟,她只能服从,否则后果很严重。然而三个月的临时婚姻又能改变什么呢?女孩就这样嫁人了。她随时听凭临时丈夫的召唤,没有条件地服侍:提供性的欢愉。而她父亲的同父异母兄弟则接受大量的订单,大赚其钱。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不论种族、不论出身都能感染人。让人的身心沐浴和浸润在温暖的艺术氛围中。《花之血》的艺术手法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它里边对穆斯林的日常生活描写得非常生动。从富丽堂皇的宫殿、喧闹的市井商贩和肮脏的贫民生活真可是淋漓尽致。难能可贵的是还揉进了阿拉伯故事的血脉——语言平实、朴素,娓娓道来。

《花之血》没有惊心动魄的大场面,没有离奇的而又合理的情节——其实就是一个穆斯林女孩的日常生活:苦难中的自强不息,痛苦中的舍身忘我,绝望中的挣扎,远离抱怨和仇恨。世界上每一个少女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风风光光地出嫁,而这个穆斯林女孩被迫临时嫁给了一个富豪,机缘巧合她的闺蜜却真正嫁给了这个富豪。女孩知道后为了闺蜜的幸福而拒绝了续签临时婚约,不当临时妻子了。严重的后果就是她和母亲被父亲同父异母的兄弟赶出了家门。女孩当临时妻子时编织的一块价值不斐的精美的地毯又被人骗走了。生活再一次对女孩打开了残酷的大门,她将流浪街头,要乞讨甚至出卖肉体来维持生活。

然而世间从来都是充满了阳光的,她们母女俩被一家贫病交加的一家人收留了。虽然生活变得吃一口饱饭都成了问题,但是她们并没有绝望。女孩怀揣梦想最终感动了父亲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帮助女孩重新编织起了地毯。女孩成功了。

穆斯林女孩最终有没有出嫁?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她凭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开始了新的生活,可以说是欢声笑语吧。

女作家安妮塔·阿米瑞瓦尼出生于伊朗的德黑兰,后移居美国。她为了完成《花之血》从美国数次去伊朗考察、体验生活。她把故事的背景放到了十七世纪的穆斯林社会。如今世界上还有没有那时候受苦受难而又自强不息的穆斯林女孩呢?我们从电视新闻上看到应该还有。那些蒙面的、身着查多尔服饰的女人们……

历史不能重演,但是会延续。社会上的一些习俗现在看是反人类的,社会的进步在慢慢地改变或者克服那些陋习。可惜人类的进步的脚步似乎不是那么快,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有人去描写不公平、不合理,没有人性的生活,从而让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因为生活总是充满了希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