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良渚古城遗址晋级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周年纪念日,也是首个“杭州良渚日”!

“杭州良渚日”是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自2020年起将7月6日设立的节日。以后每年的7月6日,我们都要为古城“庆生”!

为了更好地了解良渚,我们先用一张图来看一看良渚古城的大事记。

杭州良渚游玩攻略(首个杭州良渚日)(1)

一年前的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随着大会主席阿布法斯·加拉耶夫的一槌定音,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落槌之间,中国以55处成为世界遗产总数最多的国家,而杭州也一举从“双遗城市”变成“三遗城市”。

杭州的世遗之路

时间回到2011年6月24日,在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也由此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3年后的2014年6月22日,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大运河申遗成功,杭州成功跻身“双遗城市”。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顺利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为杭州打造“世界遗产群落”又添一笔。

在数量上,北京以7项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全球当然也是全中国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杭州则与洛阳并列,以三项世遗成为中国世界遗产数量第二的城市。

“三遗之城”的加冕杭州做到了。良渚古城遗址成了继西湖和大运河之后杭州的第三个世界遗产,也是浙江的第四个世界遗产。这进一步提升了浙江人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的确,在世遗的光芒万丈下,一座城市就有了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一种殊荣和一种灵魂。正如有网友评论,世遗对于杭州而言,承载了这座城市的文化个性,唯有它才能使这座城市变得生动和温暖。

良渚古城的王国经济

5000年前,良渚的土地上曾有一个体制成熟、功能齐备的王国。这个被天目山支脉所包围隐密的都城里,无数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种种原因,它在数千年的历史里湮没得无声无息。但它曾经辉煌一时的农业、水利建设、工匠制艺等,最终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留下了印迹。

良渚博物院院长周黎明介绍,5000多年前,良渚的先王率先从太湖之滨走来,到良渚修城筑坝。4000多年前,一场滔天的洪水淹没了古城,直到今天才由考古学家将它们一点点展示于世人面前。

杭州良渚游玩攻略(首个杭州良渚日)(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是良渚文化的专家,他表示,这里曾是一个无比辉煌的古代王国:它以宫殿为主的王城有3000平方千米,王城外围的核心居住区有5000平方千米,水利系统所直接保护的范围有100多平方千米。

“良渚遗址中出土的玉礼器上,经常可以看到神徽的图案。这代表着良渚王国已经创造了一整套标志权力身份和祭祀神灵的玉礼器系统。”周黎明介绍,良渚古城的系统结构在良渚晚期阶段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以莫角山宫殿区为主心,向外依次为内城城墙、外城、外围水利防洪设施的完备的城市格局。从莫角山宫殿区、城墙到外郭,堆筑高度由内而外逐步降低,显示出一种等级差别,是中国古代都城由内而外的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重结构的滥觞。

“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来诠释良渚王国的发展,可以说它是一个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在谈及良渚王国的经济命脉时,周黎明如是说。

除了稻作农业之外,在良渚文化时期,渔猎采集经济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在手工业方面,当时除了玉器制作外,陶器、石器和漆木器等都很发达。在遗址的钟家港两岸等地,可能都曾有手工业作坊集中分布。其中,良渚已经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玉礼器系统,主要围绕着神权、王权和君权设计,可以说是身份的象征。而其他的器具制作,多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之用。可以说,这是一个秩序井然的国度,那些服侍于王的能工巧匠们在兢兢业业的生产中创造物质财富。

与保护一样重要的是传承

今天是良渚古城遗址晋级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周年的日子,在这一年里,我们多了一个在家门口就能穿越五千年的时光机;在这一年里,良渚古城遗址以世遗的身份,第一时间、第一次公众亮相,便在故宫,举办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良渚玉器特展。蝶变后的良渚博物院累计接待观众量超过百万,一场直播超过40万人观看;在这一年里,更多人通过参观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走进这个五千年前的王国......

杭州良渚游玩攻略(首个杭州良渚日)(3)

在文化这个宽泛的概念当中,历史与艺术,从来都是最有力量并且最容易被共情被认同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申遗表面上是一个在往外推送的事情,内核却是一个自我赋能的过程。

我们去瞻仰古迹想要获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是我们仰视金字塔时、或者屏息进入莫高窟时所产生的对历史对人类文明成就的敬畏感。正是这种时间上的距离感和物质上的真实性,共同构成了文化遗产不可替代的价值。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复原才能实现这种真实。从这个角度讲,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才只是一个开始,如何使它真正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才是接下来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