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制作了一个关于学习叠词的小视频,为了引起家长重视,同时也为了方便需要的家长给孩子打印出来看,故而重新整理了些图片格式,需要的可以下载打印。

对于家里有学龄期孩子的家长来说,我想对“叠词”应该不陌生, 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叠词便出现在了孩子们的语文课本中,几乎是考试必考。AAB形、ABB形、ABAB形ABCC形……好多语文老师都会专门打印出来,让孩子在早读时间背诵,而孩子的测试试卷中几乎每每都会有叠词的影子,当然题型不多,就那么几分的题。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孩子会背几个足够了,然而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学习叠词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叠词的积累和应用不仅仅有助于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更在给孩子的写作能力做伏笔。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1)

有人说叠词不就简单词语重复吗?能对孩子有那么大影响?

其实不然,叠词不仅仅是词语的简单重复,更能使文章产生一种独特的情感韵味,也可以说这种独特的语言节奏是种文字艺术,能更好的渲染情境,让作品变得更加莹润生动,就拿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2)

李清照《声声慢》

这首词开篇即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开头,风格深沉而凝重,悲凉愁苦的心绪贯穿全文,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作者因为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独悲凉,作品如泣如诉,非常凄凉哀婉,极富感染力。

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所写(篇幅有限,只选取诗歌的一部分):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3)

我相信喜欢诗歌的朋友,到现在对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都能信手拈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其实从古至今,好多优秀作品中的都不乏叠词的身影,又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所写: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4)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以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通过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以悄然的惜别,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眷恋,语言轻盈柔婉,和谐自然,堪称徐志摩作品中的绝唱。至今都是许多人参加诗歌朗诵之佳选。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我们的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但凡出现在我们课本中的内容,就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需要心生敬意,潜心学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先从欣赏叠词来开启我们的语言文化学习之旅。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5)

小娟课堂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6)

小娟课堂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7)

小娟课堂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8)

小娟课堂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9)

小娟课堂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10)

小娟课堂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11)

小娟课堂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12)

小娟课堂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13)

小娟课堂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14)

小娟课堂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15)

小娟课堂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16)

小娟课堂

叠词的技巧(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