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话日常用语怎么学(学习四川话里四字词的过程)(1)


四川话日常用语怎么学(学习四川话里四字词的过程)(2)

01 固定格式的四字词

四川方言的特点之一就是个性鲜明,很多趣味十足的词汇在人们摆龙门阵的时候就随口创造出来。这

种特性要得益于四川话里面有很多固定格式的四字词,川人只需按照自己的想象力随意往里面丢字词即可。打个比方,“……眉……眼”这种格式的四字词,你觉得能往里面填啥子?

大概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瓜眉日眼”之类的词,我们来看下到底可以填出好多四川方言来。

“憨眉憨眼、花眉花眼、狂眉狂眼、恨眉恨眼、瓜眉瓜眼、怪眉怪眼、没眉没眼、鬼眉鬼眼、痴眉痴眼  白眉白眼、诧眉诧眼、挤眉眨眼、轮眉鼓眼、眍眉凹眼、痴眉钝眼、横眉劣眼、瓜眉傻眼、颤眉颤眼、斜眉吊眼、蔫眉耷眼……”

四川话日常用语怎么学(学习四川话里四字词的过程)(3)

四川方言就是如此的个性鲜明,一个固定的四字词格式就能衍生出二十多个方言词汇出来。这种看词填空就如同一场想象力的训练,哪个也不晓得会诞生出啥子有趣的词汇出来。

如果你觉得“……眉……眼”还限制了你的想象力,那我们再来看两个更松活的四字词结构。

“二”在四川方言里有一个比较独特的用法:“二……二……”。在两个二之间嵌入某些单音节动词或者形容词,就能表示某种不完全不充分的状态。

例如“二麻二麻”,专门用来形容微醺的样子。再比如说“二恍二恍”,形容粗枝大叶,不认真的。此外还有二像二像,二甩二甩,二通二通,二晕二晕等等很多。

四川话日常用语怎么学(学习四川话里四字词的过程)(4)

类似“二……二……”这种用法的四字词在四川方言里很多,很多只需要在凼凼里面填一个形容词就行。比如说还有个格式是,“飞……八……”。

单看“飞……八……”这个格式有点迷惑,我们试着填两个字进去看下。

在四川,如果要形容一个人很凶,很霸道的样子,可以用“飞歪八歪”。同样是填形容词进去,“二……二……” 表示的是某种不完全不充分的状态,“飞……八……”表示地却是某种略带贬义的否定语气。

不信,我们再填几个试下,看是不是这种感觉?

“飞咸八咸、飞苦八苦、飞辣八辣、飞臭八臭、飞厚八厚、飞痛八痛、飞忙八忙、飞累八累……”

四川话日常用语怎么学(学习四川话里四字词的过程)(5)

02 有画面感的四字词

四川方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词语精美,想像力十足。很多时候只要看到某个词,强烈的画面感就出现

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普通话里面的“买肉买步”,如果用四川话来说就是“割肉扯布”。四川卖肉都是用一个铁钩把肉挂起来,客人看上哪块了,师傅就划下一块。一看到“割肉”这个词,这个买肉的画面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四川话带来的这种想象力是一个简单“买肉“达不到的。

我们再说回四字词,四川方言里也有很多四字词带有这种特性。如果看过大量的四川方言词汇就会发现,四川方言里经常会出现这些字,”手、脚、鼻、嘴、肉、心、肝、眉、眼、声、气 ,甩、推、扳、逗、颤、笑、跳、流 ,长、短、大、小、辣、痛……“

这些字都是极为普通而常用的,常见于各种四川话口语中,如果将这些字组合到一起,就成为了画面感十足的四字词。

打个比方,“鼻塌嘴歪“这个词看到的第一印象是啥子。

鼻子也塌了,嘴巴也歪了,一定是一副很惨很狼狈的样子。的确,这个词在四川话里面是指跌倒或被打后的惨状,引申为疲惫不堪的样子。

四川话日常用语怎么学(学习四川话里四字词的过程)(6)

我们再来多看几个此类的词语,“莽声莽气、黄手黄脚、眼浅皮薄、憨吃憨胀、活摇活甩、穷吃饿吃、恶痒恶痛、痰迷心窍、估吃霸赊、偷奸耍滑、恶声恶气、扯谎涅白……”

是不是看到这类的词语不自觉就能想像出一副场景来。

不得不说,四川话里面有很多四字词都带着贬义,诸如“憨、莽、钝、粗、痴、瓜、苕、傻、恶、凶、恨、懒、怪、鬼、蔫、诧、眍、斜……”这种带贬义的字出现频率相当之高,自然这些字组成的词也自带贬义。

四川方言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它能将这些带贬义的字词具象化。如果你单说一个“憨”字可能还能还没啥子感觉,但是一旦组成了“憨吃憨胀”,一副穷痨饿虾的画面感就出现了。

或许就是因为四川方言这种特性,为其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些既生动又形象的方言四字词在人们

嘴里口口相传,经久不衰。

写到最后,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飞……八……”这个句式,你们能说出多少个词来?


【方言十八扯 032】

【欢迎关注“成都十八扯”同名公众号】

【往期专题精选】

在四川话里头啥子可以说,啥子不能说 | 四川话里的避讳与禁忌

如何毫无痕迹地用四川话恭维人?| 四川方言中的恭维语

四川人嘴里的“黄师傅”到底是干啥的,为啥子不是张师傅,李师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