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屏幕那边的你是否曾为了考古事业面朝黄土,是否曾为了文博事业而殚精竭虑,是否曾面对文物感叹过前人的智慧。今天给大家介绍曾侯乙编钟的前世今生。

曾侯乙编钟在哪里存放(为何镈钟占据最重要的位置)(1)

有古代文化常识的人,一般都知道,编钟是我国古代的礼乐重器,历史悠久,不仅用于祭祀天地、宴宾奉祖、祈安颂福,而且用于育人、教乐。

古代统治者每逢盛大或重大庆典,都冶铸钟或鼎器,以示威严祥和,故而编钟又称和钟,鼓钟之乐成为王侯帝豪的特权。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乐器呢?

一、曾侯乙编钟为何被称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编钟在哪里存放(为何镈钟占据最重要的位置)(2)

编钟是战国早期文物,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而曾侯乙墓编钟可以说是代表目前已出土同类乐器的最高水准。

曾侯乙编钟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称之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编钟在哪里存放(为何镈钟占据最重要的位置)(3)

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中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明古国”的历史辉煌。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也印证了中国是制造使用编钟最早的国家。因为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编钟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二、曾侯乙编钟是什么样的呢

曾侯乙编钟在哪里存放(为何镈钟占据最重要的位置)(4)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

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枚。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

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

曾侯乙编钟在哪里存放(为何镈钟占据最重要的位置)(5)

另有一件镈钟,位于下层甬钟中间,形体硕大,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首后顾,蛇位于龙首之上,盘绕相对,动势跃然浮现。器表亦作蟠虺装饰,枚扁平。镈钟上有铭文,记述此镈钟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

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

三、其传统意义

曾侯乙编钟在哪里存放(为何镈钟占据最重要的位置)(6)

那么为什么在这六十五件编钟里,镈钟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呢?楚国之所以不灭曾国,说明曾楚两国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曾侯乙去世后,楚王铸造了镈钟以此祭奠曾侯乙。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出土的编钟,超逾百批,数已千件,主要分布在中原及江南地区,其中曾侯乙编钟数量最多,规模最庞大,重量最重,保存最完好,全套编钟共计65件。

全套编钟音色优美,有深沉浑厚的低音、圆润淳朴的中音、清脆透明的高音。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每件钟均有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可分别击发而互不干扰,也可同时击发成悦耳的和声。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将我国音乐史提前了400多年。

曾侯乙编钟在哪里存放(为何镈钟占据最重要的位置)(7)

​曾侯乙编钟熔先秦工艺美术之大成于一炉,汇集了塑、雕、刻、镂、髹(漆)、画、嵌、错等多种技法于一体。构思奇巧,气势磅礴,为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绝品。

人们说它是“乐器史上的罕见之作”,因为它拥有3755字的乐律学钟铭;如此集中、广泛而深入地记述了乐律学理论,迄今绝无仅有。它纠正了大量史传谬误,填补了先秦乐律学理论的空白,成为体现钟律的世界最早的“有声读物”。各位看官,你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