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 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劝学篇背诵节选?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劝学篇背诵节选(课外阅读之劝学)

劝学篇背诵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 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居家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荀子》为文的特点,在于“雄浑”。其学问渊博精深,所以行文气魄宏大雄浑,有包容诸家的气概。比如《劝学》总结了治学经验,为后世传诵宗法。在《富国》《王霸》篇中,纵横于古今,引述历代兴亡鉴辙。而《天论》篇,则探微扶隐,极宇宙之玄奥,倡言“天道有常”之旨。文章气势雄浑,为诸子所不及。后人称其文“学分之足,了数大儒”(《艺概•文概》)可谓中的之论。

赏析:

《劝学》篇是荀况的代表作之一。原文很长,这里节选了其中的三段。第一段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它能使人“知明而行无过”,即提高思想认识和加强品德修养。第二段写学习能使人增长才干,有了知识才能“善假于物”,比一般不学无术的人来得高明。第三段写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应当是循序渐进,不断积累,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效。全文围绕“学不可以已”的论题展开论述,层次井然。博喻和排比句式的大量运用,正反比照说理,逻辑严密,语言精警,无不体现了荀子说理雄辩的特色。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只有通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变得善良,因此他特别重视为学的作用。《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挥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本文的第一部分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

荀子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天性,“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而且不同地域的人“生而同声,长而异俗” ,是“教使之然也” 。确实如此,一个人的能力虽说与遗传很有关系,但知识的积累以及素质的提高基本上都靠后天学习积累。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外物,提高能力,“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因而可以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极大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湼,与之俱黑。”君子必须谨慎选择居住的地方,交游时注意选择朋友,做到“防邪僻而近中正”。

接下来,荀子又指出学习要坚持不懈、注意积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以及注意积累的道理。学习要做到“不舍”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

本文的第二部分,荀子论述了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荀子认为“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而且学习要真知力行,才能持久,并一直学到老。这里的“经”是指《诗经》和《尚书》,礼则指《礼记》。荀子之所以特别重视礼,是因为他认为礼是“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紧接着,荀子又详细论述“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区别。首先,二者的学习方式不同:君子为学注重心有所得,并用于实践,而小人为学只是道听途说,夸夸其谈。其次,二者的学习目的不同:君子为学是为己,而小人为学是为人,将它作为见面礼,取悦他人。

关于学习途径,荀子认为要与贤师益友多接触、多切磋。他认为,《礼》与《乐》仅有成法,而没有详细的解说;《诗》与《书》多记载以前的事,与当前实际不切;《春秋》微言大义,难以理解。所以要效仿贤师益友的行为并学习他们的言论,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养成高贵的人格,获得全面的知识。而且,读书不能读死书,要学以致用,做到尊礼,不然只是学到一些读经训诂之学,不过是为书作注解,做个陋儒。因此要学礼,探求先主施政之源,以仁义为本,“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不然将劳而无功。学有所得之后,与他人交流时要注意,对待不合礼道的人,要“勿告、勿问、勿听、勿辩”,与人言道要“礼恭、辞顺、色从”,做到“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最后,荀子又强调为学的重要,要求学者努力窥学问之全貌,并且应力求把学到的东西贯彻实施。做到“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 ,心利之有天下”,做一个有德操,有坚定意志,有应付本领的人,这才是真正成人,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精神成人”。

《劝学》在《荀子》一书中历来最为传诵,一方面是因为前面提到的关于学习的精辟见解,另一方面也是写作上颇具特色。《荀子》作为一部子书,虽然正如萧统在《文选》中所说:“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但作者为了说服读者,语言朴实浑厚、详尽严谨,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对行文亦颇留意。

首先,本文浑厚朴茂,逻辑性强,善于运用比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强调学习的重要作用;用“假舆马”、“假舟楫” 两个比喻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至于“青出于蓝”、“驽马十驾”之喻,已经成为人们口头习用的成语了。

其次,作者善用对偶、排句。有时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连用几个譬喻,字句整齐,自然成对,读来颇具美感。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论述学习要坚持不懈,读起来琅琅上口,气势恢宏,感染力极强。

注释:

(1)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輮(róu柔):木材加工的一种方法,即用火熏烤,使木材弯曲变形。

(3)知:同“智”。

(4)跂(qì气):踮起脚跟。

(5)假:凭借,借助。

(6)楫(jí集):船桨。

(7)生:同“性”。天资,资质。

(8)跬(kuǐ傀)步:古人以跨出一脚为跬,再跨出一脚为步。

(9)驾:马拉着车一天所走的路程为一驾。

(10)螾:同“蚓”。蚯蚓。

(11)跪:腿脚。螯(áo熬):节足动物 的第一对足,其末端状如钳,用以取食兼防御。蟹有八条腿,“六跪”,疑有误。

(12)蟺(shàn善):同“鳝”。黄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