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克习

图:来自网络

这样的死法,在我们县还是第一例,因为当事人我也认识,听到他的死讯时,我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禁不住感叹: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下面我来说说这个真实的故事。

男子钓鱼不幸触碰高压线死亡(他在钓鱼甩竿时)(1)

这事发生在20年前的一个初春,也许是暖冬的缘故,记得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才刚出正月没有几天,就感觉天气暖融融的。

微风吹在脸上,虽然夹带些许的寒意,但仍然不禁让人从心里涌出一分惊喜——喔,吹面不寒杨柳风!

“大强啊,今天是隔壁你赵叔家大女儿结婚的日子,昨晚你赵叔、赵婶一起到咱家送请帖来了,今天正好是星期天,天气又好,一会过去看看。”李老太一大早起来就叮嘱儿子,生怕伤了老邻居的情谊。

此刻,李大强正在洗漱,如果母亲不说今天有这一应酬还好,一说倒促使他对今天的时间安排有了新的打算。

李老太见儿子没有回应,马上又连解释带补充地说:“其实啊,人家让你去,也不是要你去干什么具体的事,只是图你给人家撑个面子,你不是刚提拔当领导了嘛,人家才高看你一眼。”

“妈,赵叔那边我去不了,你们去代表就行了。”李老太一听儿子这话,一脸的失望和错愕。

这时,李大强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补充说:“妈,我们几个朋友前几天已经说好了,今天一起去湖里钓鱼玩。”李老太一听儿子这样一说,也没话可说了。

李大强见母亲不再说什么,旋即躲进房间,拿起电话就打。没费多少时间,就把一起去钓鱼的四个密友约好了,并说拍着胸脯允诺:交通工具连同中午吃饭都不要大家费心了。

草草地吃过早饭,李大强生怕打扰王叔一家似的,有意绕过王家门前走向单位。

到了单位,他慷慨地放了小车司机的假。他拿过车钥匙,把钓鱼的家伙什、行头,一并装上旁边一辆金杯面包车上。然后他自己亲自驾车,悄无声息地走出了单位。

男子钓鱼不幸触碰高压线死亡(他在钓鱼甩竿时)(2)

到了约定的地方,密友们陆续上车。李大强拉上他们,迎着早春的暖阳,一边听着欢快的歌曲,一边高谈阔论。

特别是李大强,他掌控着一车的话语权,说起话来不仅一套套的而且还富有激情,大有“昔日龌蹉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的派头。

是啊,李大强怎么不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呢?他今年才四十岁刚过,就率先在小兄弟中崭露头角,就在上周,他才由一个部门领导提拔为单位领导。看得出他依然沉浸在升职的兴奋中。

没过多时,车子就开到了路的尽头。李大强一行人便下车徒步向湿地深处走去。那里有人工开挖的专供垂钓的鱼塘。

到了鱼塘,大家各就各位做着准备——铺窝,挂饵,放线……不一会儿,大家都或蹲或站在自己选好的位置上,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

不知道是阳光过于明亮,还是水温寒凉的缘故,李大强感觉今天鱼儿咬钩不欢。眼看着鱼漂动弹了,刚要准备用力甩竿,鱼儿却溜之大吉了。

连续几次这样,李大强有些按捺不住了。心里纳闷:是不是自己太兴奋了,心没有安静下来,鱼儿也感应到了?索性挪个窝子,换换手气。

正好旁边不远处有个空窝,于是就顺势挪过去。没过片刻功夫,只见鱼漂连续大幅度地摆动,果然有大鱼上钩了。

李大强内心一阵狂喜,随即双手握竿用力一甩,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那一刻,但见两道耀眼的电光在晴空下闪过,随着“有电”一声惨叫,李大强应声仰面向后栽倒。

这时几个密友,扔下鱼竿就扑上前去。只见李大强双眼紧闭,脸色青紫,手掌,脚心严重烧焦。高级碳素纤维鱼竿断了三截。

几个人不遗余力地把他送往医院。到了医院,医生只简单地看了看,便下结论说人已经死亡。

男子钓鱼不幸触碰高压线死亡(他在钓鱼甩竿时)(3)

都说玩物丧志,人们怎么也想不通,钓个鱼怎么会把命搭上呢?原来当地为了便于开发湿地,把高压电线架到了湿地深处。

出事的那个鱼塘恰好有高压线从上空斜拉过去,李大强那一刻正沉醉于鱼儿上钩,甩竿时没有顾及到头顶上有高压线穿过。

后经过有关部门的鉴定,鱼塘处高压线架空高度为六米半,符合国家标准。而李大强的钓鱼竿六米半长,为韩国进口货。

鱼竿耐压强度为六百五十伏,而高压线输送的电压为一百一十千伏。以上数据清晰印证了李大强的死因。

李大强的死,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尴尬。从家庭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妻儿老小悲痛欲绝不说,单单想谋求个工伤都不可能。

尽管单位也经常组织钓鱼活动,可是,李大强私自组织的这次活动和单位没有任何关系。

并且纪检部门已多次下文规定,领导干部不准公款、公车钓鱼,更重要的是,还有公安机关的一纸死亡结论——系钓鱼游玩而死。

从器重他的领导来说,既失望又惋惜和尴尬。失望的是,他太不自重了,死因竟然是这样的难以在官场上启齿;

惋惜的是,他这么年轻,前途未来可期,却在瞬间归零;尴尬的是,鉴于这种死因,连送个花圈表达哀思都不便公开。

李大强死后获得的唯一补偿,就是在他出事的前一个月,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老婆给他买了十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份保额一万元。

李大强的死,善良的人们还有另外一种归因和推论——时、运、机。假如那天……?诚然有好多个假如,李大强都会避开死亡,无奈现实事态的发展却没有沿着假如的设想发展下去。

真是一语成谶,李大强死后,和他同去钓鱼的几个密友,怕承受不了李家的责问和舆论的讨伐,一个个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成了真正的“秘”友。

男子钓鱼不幸触碰高压线死亡(他在钓鱼甩竿时)(4)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因钓鱼甩竿触电而亡的案例,在网上也时而看到,血的教训一幕幕地上演,但是人们的忘性总是十足。人们往往只钟情于怡情,而忽略了“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的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