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上海的巴黎贝甜,因疫情期间无证生产被罚58万,引发轩然大波,网友纷纷为其鸣不平。

巴黎贝甜无锡(众生皆苦巴黎贝甜)(1)

事件经过是巴黎贝甜因疫情封控在3月底关闭工厂,让无法返回住处的工人前往培训中心过渡住宿,并烤制面包自食自用。4月下旬封控形势严峻,周边居民食物需求急切,他们向居民平价出售在培训中心制作的面包,因为面包是在培训中心做的,四个月后被处罚。巴黎贝甜在3月27日就取得了保供资格,主要问题是它制售产品的培训中心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于是就被认定为违法,卖了5.85万,被罚58.5万!

用一句网红金句形容:为众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那段物资奇缺的艰难时期,想必每个上海人都记忆犹新,粥都快喝不上了,还能买到一袋巴黎贝甜面包是什么体验。

我宁愿巴黎只是出于善意,没有其他任何动机。谈不上雪中送炭,至少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吧,在上海人不堪回首的日子,这一举动足够温暖人心。但凡有私心,当然是留给自己的工人当口粮了,毕竟当时连泡面都快买不到。

我知道他家的东西不便宜,因为有个同事加盟了一家开在苏州,她人很好,经常会带一些面包分给大家吃。5万多块也就一家店三四天的营业额,全国有近300家门店,谁差这点钱?况且都是平价销售,并未坐地起价、借机敛财,对比当时层出不穷的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等乱象,分明是值得赞扬的好人好事。

非要舞文弄法,那也无话可说,确实触犯了法律法规,想必巴黎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点,却毅然“知法犯法”。然而法律应当是有温度、人性化的,而不该只是冰冷的条款。

法不外乎人情,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应该为维护伦理道德和人类情感而存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给予慈悲和宽恕。就算罗翔也会承认,任何法律都不完美,很多事情都有例外。遇到特殊情况,情还是会高于法,作出判决的都是人,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特殊情况下,都是可以酌情处理。

之所以引起舆论一致谴责,倒也不是因为同情巴黎贝甜,对他来说不是罚不起60万。而是善意被冷漠对待,公权被傲慢滥用,触动了无数网友心中的逆鳞,于是纷纷仗义执言。

这个事情特别不可理喻的地方在于,不仅给寒了无数国人的心,还有可能不幸颠覆人们对正义、良知和道德的朴素认知,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维护正义的勇气才是人性的光辉,不能让勇敢的好人寒心,不能让群众变得消极。

要明白疫情并未结束,也许永远都不会结束,地震又一次给四川带去无尽的苦难,灾难从来不会放过人间。天灾人祸来临时,没人能保证社会机器不会运转失灵,上海的教训足够深刻吧,谁敢说不会再来一次。

大灾无情人有情,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经常会被许多看似微不足道,又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感动到潸然泪下,正是千千万万平凡的人,凭着朴素的信念,内心的良知,才成就了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如果仅是顾虑法律法规的条条框框,让人在危急时刻失去挺身而出的勇气,不敢去救死扶伤,不敢去见义勇为,不能不说是一种荒唐与悲凉。当然,凡事都要在道德的框架内,不可能提倡目无法纪、胡作非为。

就此事而言,尽管没到雪中送炭的程度,善意的初衷毋庸置疑,也没有对社会和群众造成任何损害,虽不是无偿但也并无不当得利,考虑到当时的背景和群众的感受,应当是值得被宽恕的,网开一面并不为过。

巴黎贝甜无锡(众生皆苦巴黎贝甜)(2)

想起大学时特别爱看的一部韩剧《爱在哈佛》,因为女主角金泰熙实在太!漂!亮!了!她演的秀茵是哈佛医学院的学生,一次碰到有人窒息倒地,情急之下当场切开气管紧急施救最终脱险,却因为没有医生执照而被起诉,面临退学。男主贤宇翻了三本书,仲裁时引用了一条仁慈的法律为她辩护,这条源自圣经的《撒玛利亚人法》,是关于在紧急状态下,施救者因其无偿的救助行为,给被救助者造成某种损害时免除责任的法律条文,用意是免去好心人做好事的后顾之忧。最终秀英被判定无责,因为她的出发点是救人,仅此而已。相反,力所能及却见死不救,才是社会的倒退,道德的滑坡。

昨晚严重失眠,看到巴黎贝甜,想起爱在哈佛,写了一些感想。

感想关注,感谢阅读,感谢支持!

,